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论文_郭伟红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一机二中 014000)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学习物理知识、研究物理问题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对观察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因此物理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观察的必要性、初中物理考查的观察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了阐述,通过教学案例和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论证,证明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观察能力;能力培养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的培养。初中物理中考将能力的考查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主要是通过有关知识及其运用的考核来初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

一、观察的必要性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领域,它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切科学实验、科学的新发现、新规律,都是建立在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基础之上的。“观察”与平时的观看是不同的,它的不同之处在于物理学中的观察是有目的的。在观察、提出疑问、做出猜想、证实猜想这些科学要素中,观察是其他要素的基础,没有正确的观察就难以形成正确的概念,归纳出正确的规律。观察贯穿于物理学习的始终,教材的第一堂课主要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的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将观察与物理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课本中大量的演示实验、探究活动都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而如今不仅仅是物理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所有的学习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来说,

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竟然是不会审题,导致各科教师在该问题上都比较苦恼,究其原因实际就是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足,导致学生真正做题时抓不住问题的中心。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观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对现在和将来的物理知识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物理考察的观察能力主要有观察自然现象能力、观察实验现象能力、观察生活现象能力等。

二、观察现象

观察自然现象:常见的自然现象如雨、雪、冰、霜、露等,观察这些现象的形成运用物理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是常见考题。这些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很吃力,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平时对这些现象缺乏目的性的观察,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霜是什么状态的。

观察实验现象:例如关于“观察水的沸腾实验”,a,b图哪个为水沸腾时的情况?

实验中准确观察现象,实验后正确分析现象、处理数据,才能正确得出实验结论。

观察生活现象:例如关心爱护残疾人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美德,为了方便盲人行走,现在许多城市街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忙道,如图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盲人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冰棒是大家都喜欢吃的的冷饮,请根据图中的情景回答:(1)图中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2)关于“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哪幅图?请你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说明理由。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上述两例题从社会实践中选取素材,从多角度展现生活与物理的广泛联系,使学生感受与领悟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观察方法的培养

教师的教学要教给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方法,观察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全面观察、对比观察、重点观察等,每种观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侧重之处,课堂实验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补充。教师要充分领会各种观察方法的要点,指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各种物理现象。

一个实验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现象是多方面的,生产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常也是非常复杂的,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只有有目的地观察,才能深入、有效。如何培养学生的重点观察能力呢?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观察活动引向正确的轨道,培养重点观察就是要强化有意识地“注意”,以消除无意识“注意”的影响,使观察有明确的目的。例如,在做晶体熔化过程实验时,要求学生在观察时注意两个变化:一是海波的状态变化,二是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围绕这两个目的,学生观察有了明确的方向,通过观察记录温度和物态变化的情况,总结出二者的关系,形成了正确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由于实验前让学生有意识地重点观察,就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对实验观察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同样,对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也要重点观察,如学了摩擦知识之后,布置学生观察自行车哪些部分利用摩擦;学了光现象之后,让学生课下观察小轿车和大卡车前挡风玻璃的设置有有些不同等,使观察有了目的性,否则观察的现象太多,抓不住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良好的观察习惯能使学生置身于物理情境之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产生良好的情绪和学习动机,同时通过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学习了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了解了高压锅的原理后,让学生们观察实际的高压锅,计算锅内能达到的最大气压。在学习“浮力的应用”一节时,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橡皮泥拧成团是沉入水中的,而做成碗状却漂浮在水面上,分析得出“比水密度大的物质制成空心后可以增大浮力”的结论;在课前让学生动手做个潜水艇模型,课上直接利用潜水艇模型演示浮沉条件,是学生印象深刻。

总之,掌握好科学的观察方法,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倡导观察与实验化的初中物理教学在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较强的实践思维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题意的能力。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物理的教学内容、学科特点和教学手段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然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引导,不断创造观察的条件。

论文作者:郭伟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论文_郭伟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