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计量计量的酝酿与尝试_度量衡论文

清季划一度量衡的酝酿与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度量衡论文,清季划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6)05-0125-10

      度量衡是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与民众日常生活、政府财政收支和国家稳定统一等密切相关。因此,秦汉以降,统一度量衡即是政府改制的重要内容。19世纪末,随着商业繁荣及区域性市场的形成,牙行、行会及海关等在少数行业和局部地区实现了度量衡的统一,[1]但度量衡全国性杂乱无章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2]20世纪初,清政府实施新政,度量衡划一作为加强财政集权、统一币制和拓展市场的重要举措,[3]被提上改革议程。对这一关于国计民生的改制,已有研究仅是在清末新政改革或探讨中国度量衡演进时才略有提及,①鲜有系统和深入的探讨。鉴于此,本文拟着重梳理清末新政时期度量衡改制的过程,考察清政府如何重新配置职能,融合中西度量衡知识与制度,进而透视这场渐进式改革进程中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传统与现代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新式度量衡知识的引介

      洋务运动时期,部分士绅和官员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度量衡制度的缺陷,指出无论是“黄钟说”还是“秬黍说”均不科学,所选标准物既不稳定又不精确,不仅难与西方度量衡相对接,也不利于经济往来和政权稳定。因此,他们积极引介英、法、日等国家的度量衡制度,并呼吁政府进行改制。

      1879年,出使英法的曾纪泽指出:“法国律度量衡之法,为天下第一”,并对该制选取的标准物,度、量、衡各自单位及单位间进制予以简要介绍。[4]同样有出使英法经历的郭嵩焘,在其日记中亦有相似记载。[5]可见,早期驻外官员已产生中国应顺应全球度量衡趋势的意识。戊戌维新前后,大冶黄石港的东郭生向格致新报馆询问泰西度量权衡的详细内容,格致新报馆以“与中华通商之国,以英为最,而英之度量权衡,名目繁多”,只因限于报纸篇幅,仅将英尺单位数目及层级关系予以简要介绍。[6]同时,部分官员和士绅还较为关注这些国家度量衡制度的发展动态,“英国欲将本国之尺不用,而用法国之尺”,[7]“英议院三次宣读变通度量权衡章程,略谓各国通用迈当计算,英国亦宜兼用此法,议员均以为然。”[8]从英国变更度量衡制的消息中,他们注意到世界上更具权威性的度量衡制度——法国迈当法,②并对该制度沿革,度量衡单位及进制、度量衡原器、度量衡器具检查方式、处罚方式等行政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9]在梳理德、英、美度量衡制实施状况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些国家先后加入迈当同盟,③重新修订本国度量衡制度,[10]因此认为迈当法是各国度量衡制度演进的趋势。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度量衡标准物有了新的认识,指出标准物的变革主要分为三级,“(甲)以一定普通之天然物为标准,(乙)以政府所定为标准,(丙)取天然之度数为比例,数学之原则为基础,而定为标准之元器,且永远保存,易世不更者”。[11]而观当时各国所用度量衡标准,皆属于丙种,即“准地球之子午线,制一米之白金长条二支,又取一粉立方纯水之重量,造白金砝码,为瓩之砝码。其他大数小数,全用以十进位之法”。[12]取地球经线的一部分做标准,单位之间换算采用十进位制,且由专业学术人员讨论制订,可以保证度量衡标准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在关注学习迈当制的同时,晚清官员和士绅还关注日本度量衡制度的演变,大量翻译日本度量衡的法规及相关制度。[13]1893年,日本参照迈当法对本国度量衡法进行修订,采择迈当法中度量衡原器、器具制造等方面规定,制定迈当法与日本度量衡各单位间的折算值,并依据本国国情,以尺、升、贯为度、量、衡基本单位,保留传统度量衡名称、部分单位换算值,④以及一些本国特色器具,⑤较好地融合了本国使用度量衡的习惯与世界度量衡制的发展趋势。1903年,周学熙赴日本考察工商业时,特别注意到兵库县署门外的检查度量衡所,“凡民间所造,非经检验钤准,不得行用。日本通国各府县皆设此所,其原器由农商务省颁发,仍不时调查之”,[14]对该国度量衡的改制及推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日本将本国国情与外来制度相结合的成功经验,获得晚清官员和士绅的认同,认为这是中国度量衡改制的榜样。不过,他们除赞成师法日本外还有更高期望。闽县人叶显廷(字在扬)在《度量衡新议》中指出,若制定永恒的度量衡制度,必以兼顾理论与实际为宗旨。具体而言,在标准物选取方面,叶氏认为“黄钟秬黍说”选用的标准物具有不稳定性,即“黍,植物也,植物不数世纪间必有肥脊、大小之殊,而毫厘之差有不免已”,[15]迈当制的长度标准取纬度的一千万分之一,虽较中国的传统标准稳定,然而纬度因“南北极向心力必缩”而发生变化,亦具有不稳定性。对此,叶氏认为:“维赤道周为经、纬度之起点,列邦天□、格致诸专家无不取,则发端于此。今若易累黍之制,以赤道周为度之准,由度而量,由量而权衡,以迄秤磅顷畝诸制,类推而一贯之,则所谓取法乎上,微特无差舛之虞”。[16]⑥取先进、误差微小的赤道周长为度量衡标准物,便可弥补中、西度量衡制选用标准物的不足,且“似驾乎法国而上”。[17]在单位换算法方面,叶氏参酌中、西制度,在保留尺、寸、斤、两等中国传统单位的同时,结合迈当制单位换算法,拟出一套度量衡表,⑦并确定了基本单位,“度以尺或以里为单位,量以勺或以斗为单位,衡以两或以担为单位”。[18]在器具方面,叶氏指出中国度量衡器多由民间制造,且“只知其法不知其理,故粗而不准”,[19]而迈当制器具使用便捷,且用机器制成,数值精确,值得借鉴。

      纵览《度量衡新议》一书,叶氏设计出一套保留中、西制长处,规避其不足的制度,用大量的图表、数据,较为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仅受到时任农工商部尚书载振赏识,[20]亦得到严复较高评价:“假有曰,国之法度必由己立,则叶君此议,变法国之用子午线者而用赤道,所本于自然者同,而子午线南北尚有微殊,赤道之长只一而已,是其起数于法为优。至所谓尺畝斤斛者,其得数与中国现行又不相远;且起数既已精矣,虽推之为量,所以计电热功力者,即科学最精之需,亦可以有条而不紊,真至美之制也。”[21]

      除引介新式度量衡理论外,新式度量衡制度应如何在国内施行,部分官员纷纷提出各自见解。早在戊戌变法期间,曾被总理衙门派往美、日等国考察的傅云龙,鉴于中国量器、衡器混乱,与西人购置炮船、机器只能借用英、法度量衡的状况,上书请求清廷统一度量衡,建议由工部精制铁尺、铁斛、铁秤、铜码通行各省,与颁布度量衡制度不符者一律停用,亦用白金造尺,“以为颁尺之母”。[22]

      1901年,已投身实业的张謇提出一些变法建议。张氏认为,“度量权衡,国家政令权力之标识,犹文书之有重,押军旗之有徽章也”。因此,国家不但要明晰从中央到地方的推行程序,而且一定要掌控度具制造权,“宜由户部准旧制,校定权度升斗斛之长短、大小、轻重,范铜为式,分颁各省布政使。由布政使选明图算之士,督率金工,精细仿铸,刊识年月、造人姓名,每一府州县各给一具。各府州县掌赋税官,选明图算之士,督率木工,用坚致木材,精细仿造,亦识年月、姓名,卖给民间。价准工料成本加一成,为就地支办之费。民间旧物悉令销除,不准乱用。若有在普通学堂图算学成请分造者,给予准设官照,并授法式,仿日本度量税,每照收税五圆,亦充就地支办只用。”[23]由此一来,不仅可以由中央到地方逐层制造、推行新器,亦可用提成、收取执照税的方式,减轻新制推行的经济压力。

      与上述提议不同,时任顺天府尹沈瑜庆着重突出国家利权问题,指出因尚未统一度量衡制度,致使“外人得窥伺,以攘其居间之权利”。[24]因此,政府应订定新度量衡制度,并以日本方法为模板,“由国家设局制造度量衡,颁发各省售卖行用。自颁发之日起,一切私度、私量、私衡皆废除而不用。”此外,鉴于度量衡器为各商户所必需之物,沈氏建议“除工本之外,酌收其十中二三之赢余,以资国用”,加之“官造用机器,价值工料又较私造为廉价”,民间更易接受新器具,还可以增加财税。

      通过出使、考察这种方式,部分官员、士绅对英、法、日等国的度量衡制度有了初步了解,并通过报刊这一新兴传媒介质引介到国内,为更多人了解新式度量衡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中、西度量衡知识与理念,酝酿提出了新的度量衡制度,并呼吁政府加以推行。

      二、划一度量衡的制度安排

      1903年,中日续定《通商行船条约》。但因中国商民所用度量衡不一,不利于商贸往来,清政府于是议决,“由各省督抚自行体察时势情形,会同商定划一程式,各省官民出入一律无异,奏明办理”,[25]同时注意从通商口岸到内地的推广顺序,以及新、旧度量衡的折算。对此,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予以认可。[26]不过,经办此次修约的钦差大臣吕海寰、盛宣怀并不乐观,认为此事“恐难遽改用”,[27]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清政府重订度量衡制度的艰难。

      鉴于货币混乱制约商业贸易,且货币统一有助于加强中央财政集权,清政府新政时期着手改革币制。在论及相关问题时,绅商张振勋认为币制混乱与度量衡不一相关,“银币钱法而外,凡权度量衡诸制长短、大小之宜,均宜整齐划一”。[28]甚至有论指出,“中国整顿寰法不从权量下手,是货币之分量虽能划一,而货物之分量日益纠纷”。[29]作为币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度量衡改制日趋迫切。为此清政府提出两点整顿举措。首先,拟设专门机构负责校正度量衡。清初以来,不同的度量衡器具由不同机构平校,⑧并无专门机构管理。1903年商部成立,在其拟定的十二条章程中,四司之一的会计司即负责校正度量权衡。[30]受此影响,厦门仿商部筹设商政局,其会计所承担校正度量衡之责。[31]其次,调查各省现行度量衡状况,取“其多数简而易行者”,由商部司员拟订度量衡定制,以便各省一律遵照。[32]值得一提的是,新式商人组织——商会受到政府重视,并在调查度量衡事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3]

      1906年清政府颁行《仿行立宪上谕》,昭示预备立宪正式启动。如同新政初期将度量衡划一视为币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谕中再次强调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性。除继续调查全国度量衡概况,[34]清政府还派人赴日本调查,并拟设立专门的推行机构。是年,清政府要求萨荫图、曾习经赴日调查造纸印刷事宜时,同时考察日本的度量衡制度。[35]此外,农工商部拟筹设权衡度量局,首任尚书载振还遣员在北京内城为权衡度量局选基址,并派司员参酌《度量衡新议》所列办法先行试办。[36]次年,农工商部在对比各省度量衡的基础上提出“将来即以北京现行者为标准”,[37]但遭致度支部的反对。度支部尚书载泽召集各司员讨论时,各员“引经据典,竭力辩驳,或谓某事见利而不见害,或谓某事知二五而不知什一,任举一事,皆有其困难之处”,甚至“以泪遏之”。[38]筹划度量衡划一事宜,陷入胶着状态。

      1907年10月9日清政府颁发上谕,决心划一度量衡。上谕开篇指出,“度量权衡本有定式,而相沿既久,旧制浸违。各省自为风气,官私任便滥用,以至名实分歧,耳目混淆,官民出纳动滋弊端,通商交易诸多窒碍。徒为奸胥猾侩盘剥渔利之资,平民商贾均受其累,殊不足以彰信用,而资法守。”[39]度量衡混乱,不仅阻碍市场交易,亦使百姓深受其累。由此可见,清政府此时已不单将划一度量衡看作币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其视为市场交易中不可或缺的基础。随即,清政府着令农工商部会同度支部办理划一度量衡事宜,限六个月内拟定推行章程。奉该上谕,农、度二部随即展开行动。农工商部先于部内设立度量权衡局,选派司员入局工作,调查中外现行度量衡制。除了考校政府度量衡旧制,划一度量衡标准,该部还分电各省督抚调查各地度量衡使用状况,“按照前工部营造尺、仓场漕斛、度支部库平分别比较”,[40]将其差异逐一核明,并希绘图列表备文,限一个月内电复至部。同时,函请驻各国公使调查所在国家度量衡制实施状况,以备参考。至于如何制造精准原器、如何将章程有效贯彻,“应参考各国成法,体查中国情形详细审定”。[41]此外,农、度二部商议再次派遣专员前往日本考察。[42]筹划之初,对采用何种办法、制订何种制度,清政府内部意见相歧。针对旅华英商禀请英使,要求中国度量衡改订仿照英制一事,时任驻美代办周自齐认为应直接改用迈当制。[43]外务部建议,“宜遣理化毕业生赴英德美考察办法,设立专局制器检查”,[44]美国亦表示欢迎和支持。农、度二部则认为,应参照中国旧制划一度量衡。

      1908年4月28日,农、度二部会奏拟划一度量权衡制度图说总表及推行章程。[45]这项文件明确指出,应以“我朝纵黍尺之旧以为制度之本,师周礼煎金锡之意以为制造之本,用宋代太府掌造之法以为官器专售之计,采各国迈当新制之器以为部厂仿造之地”为改制指导思想。所拟度量衡制度及推行章程以“恪遵祖制,兼采西法”为宗旨,即保留旧制中营造尺、漕斛、库平为度、量、衡标准,而器具种类、制作方法及度量衡推行方法则采西制。据此,农、度二部在考察“古今中外之制度,官商民用之习惯”后,折衷拟订出划一度量权衡制度图说总表及推行章程。

      《划一度量权衡制度图说总表》(下文简称《图说总表》)详细论述了度量衡器具的种类,⑨并列出度量衡名称及定位表、度量衡种类式样及材料表、中国度量衡制与法国迈当制的折算表。值得注意的是,农、度二部在订定度量衡名称时,规定尺、升、斤为度、量、衡的基本单位。单位换算方面,除一斛等于五斗、一斤等于十六两外,其余皆采十进位制。《推行划一度量权衡制度暂行章程》(下文简称《部颁推行章程》)共40条,可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确定划一度量衡纲领性内容,以营造尺、漕斛、库平为度、量、衡标准,度量衡器具均由农工商部下设的制造厂制造专卖。二是规定推行度量衡制的各项办法。主要办法有:制造原器与用器。制造一套精确度量衡器为正原器,永久藏于农工商部;照正原器大小造两套度量衡器为副原器,一套代替正原器使用,另一套保存于度支部,以备随时考校。再照副原器大小式样,制造地方原器颁发至各省,作为检定度量衡的标准,各地官用、民用度量衡器具一律为农工商部制造厂所制。规定推行程序。总体上遵循先改官用器,再改商民用器的顺序,其中,商民用器需从京师、各省会、各通商口岸到内地有序推行。官用器具限三个月内一律改用新器,“如有一时不能改定者,当先与新器定一折算之比例,限二年内一律改从新制。”海关仍使用海关权度,但需作海关权度与新制度量衡折算表。商民用器限十年内换用新器,如若某地旧器、新器差异不大,可先行改定而不必拘泥于十年之限。鉴于十年内各地尚需旧器的状况,农工商部准许“无论度量权衡,每处每样以留最通行之一种为断”,但禁止制造、买卖旧器。同时,将十年分为四个阶段,除第一年检定各处所留最通行之旧器外,其余九年各分三年,依次按照省、府、厅州县的顺序改用新器。此外要重视宣传,“由臣部将新定各种制度刊刷精图,广为颁布,并遍发城乡市镇张贴,以便周知。”设立度量衡推行机构。各地除由行政长官负责推行,商会协助推行外,限一个月内设立度量权衡局,专理度量衡推行事宜,于设立后选派人员会同各地方官及商会,检定留用之器,调查应废止的商民用器,限一年内呈报督抚送部核定。官用旧器限半年内调查呈报。拟定防弊办法,因拟定官民所用新器皆由部设工厂制造,且所留旧器准用而不准造,妥善安置民间制造度量衡器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防弊办法。因此,各处收到部颁新器三个月内停止制造买卖旧器,其店主及行伙,可入部设制造厂学习,亦可经农工商部注册获得执照,贩卖、修理新器。

      对于《图说总表》及《部颁推行章程》,会议政务处较为满意,认为以营造尺、漕斛、库平为度量衡标准,恰如其分地“恪遵祖制一定不易之经”。其次,增加度量衡器具种类,以及由官用至民用、由省会商埠至内地的推行方法,既采择了西法,又切合中国国情。对于度量衡器具“官造官卖”,会议政务处则提出异议:“惟一厂所造,必不敷用,多设分厂则经费较巨。又斗斛平称重大之件,道远者转运为艰”,遂请农、度二部再筹良策。[46]

      清末新政启动后,度量衡改制就被提上日程,虽然初期仅停留在规划设想阶段,但在1907年清廷颁布上谕之后,重订度量衡制度得以正式开始。农、度两部会同拟定的《图说总表》及《部颁推行章程》,较好地融合中外度量衡制度,用科学方法制作度量衡原器、制订度量衡标准,规定度量衡基本单位,增定度量衡器具种类,可谓中国度量衡制度史上的重大进步。[47]此外,《部颁推行章程》还拟定了具体的推行程序及方案,先公后民,以及发挥各地商会协助推行等具体举措,也有助于新制在各地推行。

      三、度量衡新制的地方实践

      1908年,《部颁推行章程》颁行后,各地度量衡划一工作渐次开展。因该章程为暂行章程,故章程内声明“如有与外省情形不便者,尽可随时商改”。[48]据此,各省根据本地状况对推行办法进行了调整。

      浙江省在调查全省度量衡器具使用状况后,比照中央颁布标准,发现并无可以留用的旧器,无法按照推行程序进行。而有类似状况的奉天、山东、河南等省,均获《部颁推行章程》认可,准许于新器到省后逐一全改新制。鉴于此,浙省拟请援照此法办理。[49]四川省则大体按照《部颁推行章程》划一本省度量衡。遵照《部颁推行章程》内“重视宣传”条文,川省盐茶道、布政司、劝业道会衔下发推行度量衡办法告示,用白话文的方式,简要叙述政府划一度量衡原因、新度量衡标准、推行顺序、新旧制折算问题,以及应遵守及禁止事项。值得注意的是,为防止推行出现阻碍,四川省政府发动民众监督举报,“如有衙门里关卡上的书差,市面上的奸商,敢于欺骗搕诈,任意大小,盘剥乡民,准受害的人据实控告,查实重办。”[50]此外,作为川省推行度量衡的主管机构,四川劝业道于推行伊始即按《部颁推行章程》,对“足以操纵商场之大势”的牙行公店予以重视,“如果全省牙行公店一律先行遵用新器,则一般人民自易同化;如牙行公店等观望不改,则商界既多窒碍,民间更难实行”,[51]遂令各县于文到十日内一律备价请领,如有超期未领者,则由地方官追销其牙贴执照,禁止营业。

      随后,四川省按推行程序陆续展开划一工作。依据《部颁推行章程》,更换民间用器的第一年,要根据本地情形择留一种旧器,用以向新器过渡。故省劝业道限各县至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初一日完成该项工作。然因“各属或未据报齐,或虽禀报酌留一种而城乡并未贯行划一”,[52]此项工作未能按时完成,不得不延展至宣统二年二月底,如再不能完成,则为该知县及劝业员各记大过三次。严令之下,各县陆续上报,留用旧器基本完成。至于川省度量衡推行顺序,最初拟由州县及府再及省,然为避免换用新器间增加纠纷,“暂令各县划一,俟一年后,再行详请直改通省划一,不必再令由府而省”,并令各县速至省劝业道购领斗升标准器全份,回县后再行制造并逐一校准,“于九月内遍发城乡市镇,并即出示晓谕,俾令各用户一体仿制遵用”。[53]至于偏远的厅州县屯来道购领器具,最迟不得过八月十五日,以便于宣统元年十月初一日前一律改用新器,完成全省划一。

      各地划一度量衡并非一帆风顺,即是基本按照部颁章程进行的四川省也不例外。四川劝业道在新制推行之初即已考虑到牙行可能不会配合,并动员民众监督举报不良商人,但仍状况频出。因重庆府内有商户尚未采用新颁秤尺,致使商民间产生口角,遂四川劝业道饬令“巴县会同商务总会,督同重庆巴县劝业分所严密检查,如果尚未划一,迅即改归一致,不得再听自由,以后如再被人举发有据,必将该商铺从重科罚,决不宽假”。[54]一些商帮因质疑新制而未改用新器,巴县米粮买卖帮及船帮首事秦同兴认为新斗去掉中梁,不用手提而用手捧,使用甚为不便,遂禀请仍改用有梁之斗。知悉此函,巴县劝业员认为,新斗较旧斗重量减轻,不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且“大宪筹定之事已早有斟酌,苟能防杜弊端,即使他方面稍有妨碍,亦所不计也”。[55]不赞成商帮提议,并督促该商帮尽快改用新斗。即便遵用新器,买卖双方亦存在趁机渔利的状况,或有奸猾商人利用改用新器却不改价格的漏洞渔利,或是“买货者明用改制之秤,暗借习惯”[56]而使卖主吃亏。为杜绝此类事情再度发生,四川劝业道认为应从整治民间秤匠入手,于是“传集境内秤匠,饬令赴劝业分所注册,并令在县投具切结”,[57]日后制秤务须以度量权衡局所制秤为标准,并责成地方官督同劝业员随时随地认真检查,如有违反者,即由该县拘案处罚。

      在四川逐步推行新制之时,江苏省尚在商议本地推行方案。宣统元年(1909年)九月,江苏巡抚瑞澂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增加辅助机关。《部颁推行章程》规定由商会协助地方官推行,然“苏省商会尚未全设,且权限范围甚狭,只可行于商界,不能普及齐民,似未能负完全之责任”,[58]而省内广设自治公所,且与民间关系更近,可增加为辅助机关。二是缩短实行期限。江苏各地用器与新器差率不大,易于折合,遂拟以自治公所成立之期为新器实行之日。三是设立专卖处所。《部颁推行章程》规定,民用器具由各省度量权衡局转由地方官发给各商会或殷实商店贩卖,而苏省乡镇较多,商会及殷实商店不能随处皆有,民众购器恐有不便,应由自治公所与商会一同照章承售,便于商民购买。

      苏抚的三点建议,得到新设民意机构江苏谘议局的认可。谘议局法律审查会认为,可将自治公所与商会一同作为辅助机关,且宜将第三点中“承售”改为“承卖”较符合《部颁推行章程》规定。至于第二点缩短实行期限,恐怕实行开始后各旧器未能完全废止,“宜由自治公所及商会,于奉饬后,将该地方习用之各旧器与新器确实折合,详细列表,榜示公众,以杜弊混”。[59]同时,应针对不同器具,限定相应范围。对此,1909年12月16日谘议局再次集中讨论。有议员指出,废止旧器使用新器,中间留有过渡阶段亦存在问题,“各地用特定之一种旧器才觉稍稍用惯而已,臻颁行新器之期又换用新器,其不便有何如是用此度量衡,每人每家必经过两次之大不便”,赞成缩短实行期限,尤其是缩短开用新器的时间。对于“以自治公所成立之期为新器实行之日”,有议员认为恐怕耽搁推行进程,“若官已遵改而民间不能推行,则以后官民之交涉更多出入”,故应先督促各地迅速成立自治公所,然后再颁定推行期限。[60]

      参考谘议局意见,为调查如何缩短实行期限,苏抚令该省度量权衡局派员,会同自治公所及江宁商务总会调查各处习用度量衡器,逐一比对部颁新器进行折算,拟出详细列表晓示民众。[61]1910年4月21日,除第一、三点按照谘议局法律审查委员会意见办理外,第二点改为“于暂用旧器之日,即将新器之数折合施行,洵可省去中间习惯一种旧器之阶级”,[62]确定缩短开用新器时间。

      作为推行新制的重要一环,制造度量衡器具至关重要。在器具“原器”选择方面,仓场衙门中仍存完好铁斛一只,农工商部度量权衡局认为尚可用作量器的原器。而度器、衡器的原器已无留存,需要重新制作。度量权衡局查知各国“原器”皆用白金,且迈当同盟之会员国皆由会中制造母器,虽然中国尚未加入迈当同盟,但仍“照会驻法公使,托英法有名之工场,用白金制造尺度、法马之原器”,[63]终由法国制成寄回中国。[64]准备好精密“原器”后,还需建立机械制造厂。除向德商订购机器外,1909年4月,农工商部还购定工厂基址,[65]希冀在六七个月内工厂竣工后即可开始制造器具。然因订购机器“所配机件间有与新制不宜,不能不往返更换”,[66]致使开工不得不延迟。此外,为参考民间度量衡器制造细节,农工商部令各地方政府及商会,于各省商埠及商务繁盛之地,调查民间向来所用各器系用何种材料制造、其材料产自何处、价值若干,以及每年制成销售之数各若干、各器价值若干、铺户共有几家等内容刊载于调查表,予以详细调查。[67]在天津商务总会协助下,直隶地区各公司行号详细填写调查表,[68]积极配合度量衡器具制造工作。

      1910年8月5日,器具制造厂正式开工。[69]然而,经费不足成为生产器具的最大难题。早在定购原器、机器及建造工厂之时,农工商部便因经费不足,不得不先从储备银中垫支6万两用于周转。[70]加之制造器具的材料必购自他方,“工价昂于各处,恐难减轻成本,只可先行试办,再事扩充”,[71]是故机器动力及规模有所缩小。同时,因部分器具尚需手工制造,特另设手工厂,与机械制造厂一同造器,以致经费更加紧张。然而,需造器具种类繁、数量大,供应官用器具已属艰难。若仅依靠部设器具制造厂生产,无疑会阻滞划一进程,会议政务处的质疑变成现实。针对是项状况,农工商部决定在各省建立器具制造分厂,既可解决器具生产问题,也便于偏远地区购领新器,但新问题随之而至。在四川,除官设器具制造厂可造新器外,民间造器作坊亦可制造新器,这又与《部颁推行章程》内民间匠人仅准修理、贩卖器具的规定相悖。此外,因新制并未在全国范围有效推行,部设工厂所制器具出现无人购领状况,“堆积空房,行日朽坏”,不禁引起时人唏嘘:“不知此中又费去若干经费,混过多少人员矣。”[72]

      与器具制造厂相比,度量权衡局的设立更显曲折。虽然沈瑜庆在新政初期即建议仿照日本之法,设立度量权衡局,专司度量衡行政。首任农工商部尚书载振亦曾于北京内城为度量权衡局选址,但在1907年清廷颁发上谕后,农工商部立即设立度量权衡局,暂借商标局为办公地址,[73]开展拟订推行章程工作。《部颁推行章程》等文件拟定后,为免因特设一局而浪费经费,度量权衡局仍附设于农工商部内。[74]地方上,浙江省在杭州购地,“以便附建劝业公所暨度量权衡局”。[75]江苏省在设立器具制造厂后,“仿造江宁办法,附设苏藩司衙门,以藩司为局长”,[76]并衔江苏巡抚命令,派员会同自治公所、江宁商务总会调查各地惯用度量衡器。[77]从度量衡推行的实际情形来看,设立度量权衡局,与其说出于需要,不如说按章办事。因为本应掌管度量衡推行一切事宜的度量权衡局,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在中央除调查中外度量衡制外,其他行政事务多由农工商部办理;在地方基本被各地行政机关取代,如度量衡使用状况调查由地方政府及商会承担,具体推行事宜则由劝业道及劝业公所办理,督促检查等工作由地方官、劝业员等分任。究其原因,除与传统行政习惯有关外,经费紧张亦是重要因素。也正因为如此,中央因经费紧张不得不从简开办度量权衡局,各地分局开办之初即面临被裁撤的命运。[78]

      此外,地方度量权衡局经费来源亦不甚明晰,浙江省财政局在做1911年预算案时,因将度量权衡局经费列入地方行政经费,遭到劝业道反对,认为应将此费列入中央行政经费。[79]经费紧张且来源不明,与农工商部最初的设想不同,度量权衡局最终沦为可有可无的机构。1911年5月,鉴于新制推行效果不佳,农工商部拟将度量权衡局迁至汉口、上海,希冀借地势便利打破推行僵局。[80]未几,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新军起义相继爆发,清政府忙于挽救摇摇欲坠的统治,已无暇顾及度量衡的改制。

      明清以来,随着中西交流日益加深,中国逐渐被纳入到世界体系。在此过程中,部分官员、士绅认识到中国制度变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度量衡而言,他们开始引介西方的度量衡知识,尤其注重列强度量衡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并呼吁政府参照这些制度,结合中国具体情势进行度量衡改制。

      庚子事变后,统一度量衡作为清政府巩固统治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提上了议事日程。在“祖宗之法为本,西方经验为用”理念的指导下,清政府首先颁行了《划一度量权衡制度图说总表》和《推行划一度量衡制度暂行章程》等制度,作为推进统一度量衡的政策依据。这些政策和制度规定应用科学方法制作度量衡原器、制订度量衡标准,重新拟定了度量衡基本单位及其与其他单位的换算值,并增订了度量衡器具种类,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中外度量衡制度的优点,可谓中国度量衡制度史上的重大进步。不过,因筹划新制较为仓促,相关设施尚未完备,改制后的度量衡尚存不少缺陷,尤其是在度量衡标准物的选取方面仍限于传统方式,未能注重标准物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作为划一度量衡的重要环节,新器制造与检查必不可少。西方国家度量衡器具皆由民间造卖,并配有完善的检查制度,或设专门的检查机构,或由警局协助检查。而在清末新政中,相关设施或是刚刚起步,或是尚无能力创设。尽管农工商部拟以度量衡器具“官造官卖”来解决上述问题,但囿于经费、人才的多方短缺,收效甚微。

      新政时期,清政府的职能大幅扩张,各种新式机构应运而生。为推行新制,清政府设立新式器具制造厂与度量权衡局。然而,各地仍习惯于既有行政运行方式,新制的推行多由地方传统部门及官员承担,度量权衡局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沦为可有可无的机构。此外,在新政改革中,清政府不仅将划一度量衡看作利于政府财政税收的手段,更视其为整顿市场交易必不可少的一环,并重视商人和商会在推行新制度中的作用。然而,度量衡划一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交易中业已形成的“习惯”,[81]触及不同地域、行业商人利益,加之部分商人趁机渔利状况时有发生,新制推行并不如预期顺利。

      此外,针对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程度不同的状况,清政府还制订了由官及民,从省会、通商口岸到内地的推行程序,由简及繁,层层推进,希冀以此解决因地区差异引起的推行难题。可是中国地域辽阔,差异太大,加之中央权力式微,清政府不仅难以掌控各省推行步调,诸多政策和措施被地方搁置拖延。如贵州省以省城留用旧器为准制成标准器,下发各属府州县进行比较,“合旧器者留之,稍不合者改之,大小不合者,虽不便尽改,但使一切交易照此标准器折算,亦与改留无异,将来部中新器颁到再饬改用”。[82]得知此法,农工商部认为较颁布章程所拟更为扼要,便于实施,遂将此法分发各省参考执行。但四川省则坚持业已拟好的方案,对农工商部的建议置之不理。

      新政时期,清政府因应变局,力求变革。但由度量衡改制的酝酿及尝试不难发现,传统与现代、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等因素在这场渐进式改革中的复杂纠结与相互影响,以及中国近代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曲折与艰辛。

      ①丘光明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关增建等:《中国近现代计量史稿》,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吴慧:《新编简明中国度量衡通史》,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年。

      ②迈当为法语mètre一词音译,在中国度量衡名词尚未统一前对公制长度单位米的一种翻译(亦音译为密达、米突),且因量(容积)、衡(重量)单位由度(长度)单位推导而来,故清末以来,称法国度量衡制度为迈当制(或密达制、米突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逐渐统称为万国公制(即国际单位制)。

      ③迈当同盟,即万国度量衡公会。参见驻德商务随员水钧韶译:《万国度量衡公会条约》,《申报》1908年4月3日第4张第2版。

      ④传统度量衡名称,如毛、间、町、步等。保留传统换算值,如一间等于六尺,一町等于三百六十尺等,与迈当法所用十进制不同。

      ⑤例如鲸尺,是用于量取制作和服所用绸布的度器。参见《日本改定度量衡通行法》,《湖北商务报》第35期,1899年,第20页。

      ⑥按迈当制取地球经线一部分为长度标准,而非纬线,此处乃叶在扬论述谬误。

      ⑦所拟单位数值与中国官方颁行单位数值相近,如在度表中,1丈折合9.8722营造尺,1尺折合0.98722营造尺。

      ⑧如漕粮所用斛由粮道校验烙印,京道各仓木斛由仓场烙印;砝码由工部司官会同户部司官及前往请领各处官员共同较准。参见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第274-275页。

      ⑨具体状况:度器有营造尺、矩尺、折尺、链尺、卷尺五种,量器有勺、合、升、斗、斛、

六种,衡器有部库天平、部库法马、商用天平、杆秤、戥秤、重秤六种。

标签:;  ;  ;  

清代计量计量的酝酿与尝试_度量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