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72619630903xxxx
摘要:当下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材料管理不足、施工质量控制松懈、现场安全管理薄弱、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为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应从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工程管理的实际工作,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状;管理;控制措施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的工程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工程管理措施。建筑工程管理是工程实践的指导。只有在有效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企业才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充分重视项目管理,确保项目管理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以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项目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中的非常重要环节。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优劣,同时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益也有很大的影响。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控制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问题。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保证建筑能够按照设计保质完成。建筑工程管理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部分对建设项目非常重要,因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收入会受到影响。建筑工程种类差异很大,规模和施工量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施工的因素很多,施工中使用的施工技术也很多。这使得施工中常会有多种施工交叉进行的情况。在施工中,天气条件对施工顺利进行的影响也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能够有序进行,对影响施工的所有因素都要严格管理。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
2.1材料管理不到位
优化材料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1)对物料供应商缺乏管控。没有做好材料源头工作,材料供应商没有进行调查和评估,导致采购回来的材料质量不过关。(2)入场检验不正规,未按照标准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入场材料的质量控制形式化,导致不合格材料的进入和使用,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2.2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一道工序留下隐患。施工人员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故意隐瞒,施工管理混乱。在施工现场对成品和半成品保护不当,随意损坏,严重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有些建筑工人的素质不高。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有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照图纸施工,不按照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
2.3安全管理薄弱
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无法指导现场安全施工,如现场监督力度小、隐患的排查有效性查等问题。由于缺乏系统的安全教育,施工人员不了解安全操作及管理制度,安全意识薄弱。会出现违章放置建筑设备、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现象。上述因素的存在将引起安全事故频发,给工程建设带来了阻力。
2.4技术质量问题
(1)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通而又难以解决的工程问题。有的裂缝小,但有安全隐患,有的会引起工程泄漏,影响正常使用,有的会继续扩大。它可能危及整个工程结构的安全,成为结构破坏的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混凝土立模和振捣不足、洒水养护工作不足等,但无论何种因素都威胁着整个工程的安全。
(2)混凝土麻面
混凝土施工后,经常发现麻面现象不仅影响施工项目的外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混凝土麻面、缺棱掉角主要是由于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浇筋混凝土前木模板湿润程度不够,养护不良,混凝土不捣实,过早拆模等会造成混凝土麻面现象。导致了建筑物出现缺浆以及表面不光滑等问题出现,对建筑工程整体效果与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3.1明确建设工程的责任
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必须明确建设项目的责任机制,明确委托方与受委托方的责任。同时,还需要明确各环节工作人员的责任,避免权力不明确和工作责任不明确的现象。这不仅能促进建筑工程人员之间的和谐,而且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2加强项目现场管理
工程管理作为建筑工程良好效益的保证,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保证工程施工安全,加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现场管理应全面、细致,例如要求供应商在验收材料时出示相关检验文件,防止问题的材料进入现场;加强工程施工设备的管理,防止机械设备暴晒和雨淋出现故障。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检查工作,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采用高质量的原材料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是混凝土工程的第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施工技术水平的发挥。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中,必须选择优质原料,包括水泥选择和碎石选择,并对材料的质地和尺寸进行测试和测量。每项原材料指标必须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标准的基础上才可使用。
(2)严格配置的材料比例
除了有良好的原料外,原料的配比也很重要。必须按一定配比配置。在配置之前,应进行取样和测试,并分析实验部门的测试结果,以确定结果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如达不到标准,必须对材料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和再测试,以满足技术要求。当测试结果合格后,再根据配比进行大量配置,材料不能根据经验随机调配,消除了调配比例不当或材料不匹配等问题。
(3)加强混凝土浇注和振捣的技术管理
混凝土浇注过程应该是连续的。在浇注工作之前,应进行全面检查。浇注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布置后,必须进行振捣工作,并对点进行均匀布置。混凝土涂层的厚度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速度控制要适当。位置必须准确连接到每个点,不留空隙。每个振捣的标准点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控制插入时间进行调整。根据操作程序,先进行周围振捣,再进行中间振捣。
3.4加强建筑工程安全性
安全生产是所有企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建设项目中,施工人员应当在技术管理人员的领导下施工,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对于违章作业,违章操作行为,要及时指出,应及时指出并纠正,并提出相应的处罚措施。在排除了安全隐患问题后,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这是对每一位施工人员安全的保证。
3.5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仅可以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提高成本控制,而且可以提高施工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水平。为了对项目质量实施相关的项目质量领导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在各级实施责任制到各个管理岗位。二是不断强化项目质量的监督工作,监理在项目质量检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监理人员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合同规定,严格监督和验收施工的各个工序。不断协调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促进建筑行业的规范化科学发展。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运作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通过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建设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最终实现建设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效率。
参考文献
[1]单荣华,吴立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2]李高锋.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9(18).
[3]周小龙.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创新[J].建筑工程,2012.07
[4]夏道路.浅谈建筑企业管理及建筑项目工程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3,2
论文作者:陈凤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