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学逐渐核心素养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初中生的数学成绩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通过小组的建立与合作探究,活跃了课堂氛围,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初中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建立集体意识。笔者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的具体建立方法,以供相关学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学习小组;建立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098-02
1初中数学学习小组建立现状
1.1分组方式单一化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对于学习小组分组重视度不足,没有建立科学的分组方式。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教师随意分组的情况,如按照最为顺序分组,一般为了维护课堂秩序,都会选择相邻坐位学生为一组。但是这样的分组方式并不具备科学性,没有考虑到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及学生之间的个性化特点。部分小组之间的学习水平差距悬殊,影响了实力较差学习小组讨论及学习的积极性。
1.2表面化形式严重
学习小组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探究、创新能力,但是大部分初中课堂学生的桌椅摆放方式仍旧以长方形摆放形式为主,学习小组中的成员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其次是教师虽然在桌椅、坐位、小组成员分配上下了功夫,但是在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旧占据着课堂的主要成分,学习小组讨论的问题由教师提出,由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小组讨论的问题,并没有发挥学习小组建立的真正意义,降低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小组学习在课堂中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没有从实质上体现出学习小组的价值,制约了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
1.3成员分配对性不强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只是对学生简单地进行分组、任务分配,未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跟踪和总结,以及有针对性地指导,只强调合作学习下小组成员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小组成员完成任务,还要针对每一个人的劣势进行改善,使小组合作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全面发展。
2巧建学习小组,提高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
2.1科学分组
一般教师在学习小组人数的规划中,会倾向于二人组到六人组,但是相关学者提出,四人组为学习小组人数选择中的最佳人数比重,可称之为黄金小组。四人黄金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组内成员的优势,因此教师在学习小组建立前,需要对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优势与不足,并将其合理分组,在学习小组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其优势,尽量避免小组实力差距过大的问题发生。同时在学习小组建立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异、能力特长协调、性别合理搭配等因素,实现科学分组。
2.2小组建设
每个小组之间本身存在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小组建设是提高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学习小组建设实现其价值与意义必不可少的过程。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凝聚力,在小组成员点名分组完成后,应设计小组成员职责,如队长、发言人、记录员、联络员等,设计队歌、口号,以此建立初中生的团队精神,认识到自身在小组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与发挥的作用。鼓励组内成员及各个小组之间的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助人为乐的精神。
2.3精心选题,利于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学科教学研究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而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挑战程度,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是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关键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师在决定进行小组学习前需深思熟虑,精思巧构,为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打好坚实的基础。
2.4把握机会,有效开展合作
2.4.1在教学关键内容处
在课堂上,教师挑选的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应在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激发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欲。恰到好处地把握合作时机,既可让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亲身参与到结论推理的过程中来,对得出的结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可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4.2在学生疑惑时
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时适时发动小组合力共同学习,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同学们经过了迷惑不解———恍然大悟———无比自豪这一心路历程,真正感到了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也为他们积极参与到下一次的小组学习中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
2.4.3在问题答案不唯一时
由于学生考虑问题比较简单,思路不够开阔,此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寻找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在相互启发、互帮互学中,产生了新的灵感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效地拓展学生解题思路。在合作中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难题面前个体力量的微弱和集体的力量强大,理解相互学习的必要性,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甚至会自发地要求进行小组学习。
2.5多维并举
2.5.1适时调控
学习小组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的难题,此时教师不应该过度参与,但是也不可置之不理,最为合理的观察每一个小组中遇到问题的难以程度,若是对于该小组成员而言,较为容易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继续观察,而对于一些难度加大的问题,教师可以是适当因素,帮助初中生掌握小组探究的方法,适当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习小组的合作质量与效率。
2.5.2适时参与
教师与学生的适时交流对于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对此,数学教师应摆脱讲台教师的固有思想,适当的参与到学习的问题谈论中,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学生在问题探究中遇到的主要难点是什么,并给予科学的引导,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2.6创新评价体系
教师对学习小组的科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评价应建立在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角度,除了对小组之间的评价外,还应该对小组中不同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明确指出其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同时鼓励对其不足加以改进。
结语
结合上文可知,在我国大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下,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巧妙构建学习小组,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点、特长等因素,认识到学习小组建立的重要性。针对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学习小组分组及建立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数学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并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价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悟人生的真谛,以此促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桑明杰.赤子(上中旬).2015(14)
[2]试分析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陈招发.赤子(上中旬).2014(15)
[3]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析[J].邓其芳.新校园(阅读)2018年01期
[4]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对传统教学产生的影响调查[J].曹端喜.中学化学2018年02期
[5]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王盛基.甘肃教育2018年01期
论文作者:钟耀海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素养论文; 初中生论文; 成员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