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心医院华新骨科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讨论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9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内固定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术进行治疗。结果:在治疗后半年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等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的恢复,保障其健康。
【关键词】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术;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
桡骨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种类之一,骨折部位在桡骨周围1~3cm处,发病人群多集中在老年妇女及青少年儿童,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在此类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多以手法复位或石膏固定法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治疗效果均不是很理想 [1]。所以为了讨论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9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9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49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8至81岁,平均年龄(45.3±2.5)岁,其中左侧受伤的有20例,右侧受伤的为29例。高处坠伤8例,交通事故伤为13例,摔伤的为28例;治疗组患者为49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0至19岁,平均年龄(43.2±2.1)岁,其中左侧受伤的有22例,右侧受伤的为27例。高处坠伤9例,交通事故伤16例,摔伤的为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2]。(2)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进行确诊。(3)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4)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
1.3方法
1.3.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普通的内固定进行治疗,采用T型钢板进行固定,术前对骨折部位进行CT扫描,进行常规的血、尿、肝脏功能检查,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实施T型钢板固定治疗。在术后予以抗生素治疗,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1.3.2治疗组,本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术进行治疗,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查看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在固定时让患者平卧,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先于第二掌骨及桡骨骨折近端分别置入两枚外固定支架螺钉,注意勿损伤肌腱及桡神经浅支,对患肢进行手法牵引复位,随后在C型臂X线下确定解剖部位对位对线良好后,安装外固定支架,并进行良好固定,如复位不满意,可以考虑行有限切开协助复位,必要时行克氏针辅助固定直至复位固定满意,术后予以患者常规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实施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3]。
1.4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观察3-18月,均骨性愈合,观察两组患者骨愈合后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恢复情况(包括愈合时间、功能评分以及掌倾角和尺偏角等)。
1.5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在治疗半年后,骨折部位恢复良好,无出现畸形、缩短等不良情况,患肢功能恢复正常。
有效:患者骨折部位有所改善,但是仍存在伸缩障碍;
无效:患者恢复较差,出现严重畸形。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对照组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63%;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91%。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对比,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11例,发生率为22.44%;治疗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为4例,发生率为8.16%。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治疗组患者愈合时间、功能评分以及掌倾角和尺偏角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临床骨折中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发病率也较高,并且其临床治疗手段也较多。但是有些治疗方式在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治疗效果不理想,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水平质量,所以有效的、科学的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是关键所在[4]。随着大量临床实践得出,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相对于内固定来说,该治疗方式是利用牵引力进行复位,可以有效的避免前壁肌肉生成的牵拉,实现对腕骨的牵引,恢复桡骨的长度,并且跨关节固定可以有效的保障闭合复位,避免患者出现桡骨缩短的情况以及畸形愈合的情况,另外由于该治疗方式的切口较小,因此有效的避免切口感染、出血等不良反应,降低对骨折部位肌肉肌腱的损伤,保障患者的恢复[5]。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得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63%,同时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恢复情况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稳定性高、损害少等特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的恢复,保障其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柯屹,杨广忠,马创,等.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9):?6962-6969
[2] 刘亚,于洋,杨家赵,等. 三种外固定治疗方法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 22) : 3442-3443
[3] 李国强,张希彦,张永飞,蔺 攀,魏 防.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19(02):128-12
[4] 陈长青,陈蕊,伦保国,等.两种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40例效果比较[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3):?22-24.
[5] 贾光辉 . 外固定架跨关节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观察 [ J ] . 医药论坛杂志, 2015 , 36 ( 12 ):89—90.
论文作者:刘海兵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桡骨论文; 患者论文; 远端论文; 关节论文; 不稳定性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