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论文

辩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论文

辩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王鹤岩,张志顺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 要: 文化传统是指蕴涵于传统社会文化现象中的规则、理念、秩序及其所包含的信仰。文化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连接和传承中它可能变异,原有的内容可能被剔除,新的内容可能被增添。只有不断吸收和融合新内容并剔除旧内容的文化传统,才能是更加充实、富有价值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仁爱”“和合”“忠”“责任意识”“诚信”等优秀文化理念。这些文化理念和文化传统在当今社会也起着培养人们良好品质、升华人们精神境界、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作用,深入挖掘并辩证继承文化传统中的德育资源对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德育资源;爱国主义;自强不息

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离不开文化自信。历史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众多的智慧,因此,中国的文化自信必须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但是,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就有不同的理解,当前,有人把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当作精华来弘扬,或者否定传统文化,于是,走入误区。本文通过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探寻其中蕴含的德育资源,进而辩证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坚定文化自信而尽绵薄之力。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1]。传统文化是特定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民族特征的文化,是文化传统的载体。文化传统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中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文化样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前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形成以来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明成果。正如钱穆先生所说的“一民族文化之传统,皆由其民族自身递传数世、数十世、数百世血液所浇灌,精肉所培壅,而始得开此民族文化之花,结此民族文化之果。”[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彰显着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得到发展,它涉及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道德信念、思维模式、生活习惯、信仰体系、文学艺术等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塑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正是这种本质特征,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中华民族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并顽强地发展至今,其原因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包容性和统一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缘起于以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历经夏商周至秦朝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在以后的几千年发展中,虽然中国出现了分裂割据,但是,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这就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统一创造了坚实的政治、经济、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的统一加速了民族融合,强大的包容性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和消化异质文化,得到发展。历次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汲取异质文化的积极因素而注入新的活力,最后形成儒释道为主体的文化格局,这种包容性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合”、“中和”文化精神,吸引了异质文化的融入。正是这种多元统一性,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兼收并蓄。

钾肥市场挺价心态持续,市场供应量较少,价格将维持坚挺。硫酸钾烟草招标需求仍待释放,后期将对市场需求及价格起到一定利好,价格将维持坚挺,并伴有上行可能。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仁爱”、“和合”等理念。例如,儒家思想家提出的“仁爱”思想由关爱他人逐渐转向关爱人自身,这是由外向内、主体之间平等相待的觉醒,使“仁爱”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这揭示了人待人处事必须立足于本性,即“仁爱”,因此,无论他身处何种境遇都能泰然处之。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诚信”理念的体现。诚信理念是中华民族先辈的一个非常重要理念,是立人之本,因此,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只有诚信的存在,人才能存在,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大学》将“正心诚意”作为修齐治平的开端。孟子明确提出“朋友有信”,这是对孔子诚信思想的丰富。荀子将诚信扩展到选贤治国,于是,诚信不仅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也是选拔人才治理国家的伦理规范。总之,诚信的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内容是诚信为本,取信于人。这诚信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此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还有大量的关于人生思考的思想。例如,《尚书》有“满招损,谦受益”谆谆告诫;《论语》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老子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劝告人们正确对待福祸问题;孟子提醒人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荀子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屈原以“鸟飞反故兮,孤死必首丘”表达了落叶归根的概况;司马迁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劝告人们要谦虚;欧阳修以“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我困于所溺”劝诫人们不用玩物丧志,警惕成败在于细节;苏轼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人们学会换位思考,等等。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的丰富德育资源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德育文化,中华民族的先贤非常重视道德教育,例如,《尚书·舜典》记载,虞时,有专门人员实施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西周时期,也有专门机构开展以“礼”为主要教育内容的道德教育。从总体上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以“厚德载物”、“大象无形”为代表的道德修养。在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德育文化框定了中国古代德育文化的基本形态和发展方向。儒家文化所承载的道德教育功能,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更具有代表性。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

主要包括以地理学家的名字为名称,如试用版(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第一册的“徐霞客”、“李四光”、“竺可桢”三个专栏,较全面地介绍了我国这三位地理学家的生平事迹、主要学术贡献,不仅能让学生分别了解他们在喀斯特地貌、地质力学和物候观察方面的研究及贡献,而且能增强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一)以身许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大量的立德修身、追求理想人格境界的文化资源,梁漱溟就曾经把它概括为“伦理本位”。

在《西铭》中,张载“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1]这种观点,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统一于天地之气。张载还主张,为了实现天人合一,君子必须参悟天地而明确其心,体察民情而施政,实现“大同”理想。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家大都认同“天人合一”思想,佛家也有赞同。

食品药品网格化管理“涵江经验”已上升为“福建模式”,列入国家和福建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十三五”规划,先后得到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毕井泉局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的充分肯定,福建省政府办公厅《今日要训》以增刊形式予以刊登,得到福建省副省长梁建勇的批示肯定,并在全省范围推广。

时,教师选择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议题“癌症”作为一个项目。“癌症”项目是个学生感兴趣、真实而有意义的项目,它可以联系的复习内容有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化、生物的变异、免疫、动物的克隆等知识,承载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了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满足课程标准规定和价值导向。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孔子重视“自强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例如,“为之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些话语都体现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基本精神。《周易·象传》记载的“刚健而文明”、“刚健笃实辉光”等话语,倡导刚健精神。《周易·易传》记载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倡导“国人君子要学习天地之势,掌握阴阳之理。天属阳,代表刚健、有为、进取,所以君子要学习‘天行健’,永远自强不息”[6]

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体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精神的事例和语言,“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7]这只是司马迁之前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这也充分地告诉人们,具有大毅力、持有“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信念的人们,才能克服生存境遇的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事业。作为个体的人,众多的中华民族成员传承着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作为群体的中华民族,秉承着“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勇敢地面对各种各样的灾难,挺起脊梁,奋勇前行,创造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中华历史。

(三)立德修身的理想人格追求

到达阵地后,夏国忠指挥士兵们抓紧时间抢修工事。他让战士们利用地势地形,构筑起一条环山掩体,每隔几米挖一个防空洞,以防鬼子飞机大炮的轰炸。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视立德修身,追求理想人格。在殷商时期,“德”概念就出现了,并逐渐有了“正直”的含义;在西周时期,“德”渗透到政治领域,形成德政观念,把体察小民的疾苦作为为政者的“德”的表现,在先秦时期,“德”就具有了普遍性、内在性和政治性的含义[8]。“德”不仅含有品德和境界的意义,而且是为政者管理一方的施政理念。中华民族的先贤很早就重视道德教育。据史料记载,就注重以道德提升个人的修养,以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先贤们强调要从自身、从自身的心灵出发,提高道德自律性、自主性,以实现自我超越,维护人际关系和社会整体秩序。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理念,他主张:“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后世的儒家思想家把自省、自反、慎独、自我修养作为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大学》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中的“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都说明了儒家是把修身作为立世的根本。因此,儒家思想家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方向和步骤。“礼”是“仁”的具体表现,是人们行为的标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方式,因此,《礼记·冠义》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孔子也强调人“不学礼,无以立。”以德修身,以“礼”规范人的行为;人就可以“立”,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孔子倡导“克己复礼”,以稳定家国的秩序,来实现“大同”。孔子把希望寄托给了“君子”和“圣人”。“君子”和“圣人”是富有道德素养的理想人格。成就“君子”和“圣人”,要内修仁德,外施仁政。后来的重义轻利就是这种思想的延续。

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3]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中国传统社会,农耕文明、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必然要求整体利益至上价值观来支撑,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无私、无欲是圣人、君子的必备道德品质;“公义胜私欲”是根本道德要求。整体利益至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价值观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非常关注个人,例如,孔子拒绝谈论鬼神,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关注天下苍生,感慨“苛政猛于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功的一点,就是它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基本愿意服从整体利益,并以之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因此,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4]“生”是个人的生,“义”是整体的义。为了“义”,屈原直抒胸臆,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为了“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牺牲个人而成就整体利益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饱尝酸甜苦辣,不断铸就了辉煌。

(四)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其凝聚力、包容力和整合力来维持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国历史多次出现分裂割据,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整合功能使分裂化为一体,确保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整合功能表现在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视传统,即政治上的传统。在历史上,虽然也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候,但是少数民族无法抵挡中原文化的优越性,其文化融入到中原文化中,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热爱和平的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彰显整合功能的又一个动力源。

事实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和而不同”理念,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汲取异质文化中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养料,来丰富自己。这是文化的自觉整合。缓解社会矛盾,关键在于人,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在现实生活中,君子善于以和谐友善的态度与他人交往,但是他不必苟同他人的意见;小人善于苟同他人的意见,但因名利相异而内心的态度不一定和谐友善。在这里,“君子”,“小人”这不仅把“和而不同”当作人际交往的一种原则,而且把它提升到政治伦理原则的高度。如果“君子”“同”了“小人”,那么“君子”的利益又如何来实现呢?从孔子的立场,“君子”是不能“同”“小人”的。抛开孔子的立场,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其中的积极意义,来更好地解决文化建设和为人处世问题,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西周末年的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为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界定了“和”与“同”的含义,即,“和”是“以一种元素同另一种元素相配合,求得矛盾的均衡和统一”[9]51;“同”是指绝对的等同、千篇一律;认为“万物都是由不同事物和合而成,而不是由同类事物凑合在一块”[9]58。晏婴指出“和”与“同”是有差异性的,并认为“杂多和对立的事物是‘相济’、‘相成’”[9]58,形成事物的统一体,促进事物发展;否则将一事无成。

(五)天人合一的宇宙自然观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从总体上说,“天”就是宇宙,“人”就是人自身,包括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道德经》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识到人与天具有本质上的联系。庄子比较早地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例如,《庄子·达生》记载:“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山木》记载:“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庄子认识到,天地是万物之父母,而人又是万物之一;天地自然地是人的父母;天人合一就是必然的结论。《易经》也认为,天、地、人是不同的;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三道相互对应、相互联系,以人为中心,以天道为源,演绎为三才之道。在《易传》中,孔子,“君子”要明察天地本性,懂得天地之德,然后使人之德与天地之德相合。为此,《礼记·中庸》提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天人自然合一。基于此,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懂得人的本性,就能懂得天道;人性与天道相通,天人可以合一。董仲舒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10]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以儒释道为主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突出伦理性的和谐文化。重视人,认为人是生活的重点,关注人生,彰显人文精神。以“求善”、“践仁”为目标,以“天道”、“道”为世界的本源,以伦理道德为行事的准则。

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现代意义的国家是不存在的,也没有“国家”的概念。这“整体”包含了“国家”。因此,为整体利益牺牲,就包含了为国家利益牺牲;就包含了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涵的以身许国爱国主义精神就是重要道德教育资源。

我认为不是巧合,因为大家知道英莲的谐音是‘应怜’,所以,我认为作者的意思是,黛玉尽管生活在贾府,但寄人篱下,婚姻无法自主,其实和香菱的处境相似,香菱是被薛蟠强抢过来的,此外,黛玉的婚姻也与薛家有关,宝玉是被薛宝钗抢过去了。

“天人合一”思想,为解决人与自然界的冲突和对立的关系,为解决人类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实践证明,人们不遵循客观的规律,盲目地向自然界去索取,甚至破坏,自然界势必报复人类,后人们深入地挖掘“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辩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途径

文化因交流而色彩斑斓因借鉴而更加繁荣。因传承而源远流长传承者因传承了文化传统而根深叶茂。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文化只有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碰撞、渗透、融合,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源远流长。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文化都是特定主体在特定条件下,对自然环境问题、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思考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了特定主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深层次的内容。由于特定主体的认识局限,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必然体现两重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历经约5000年甚至更久远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历史浪潮的洗礼,反映现实生活世界规律的彰显积极意义的成份传承同时,也因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而使一些得以留存。

综上而言,对老年脑梗塞患者采取舒血宁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神经缺损评分和血清CPR浓度,治疗成效显著,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成员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是中华民族在纷繁复杂而又布满荆棘与迷雾的历史长河把握前行方向的指南,是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坚实根基。从根本上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性格禀赋和民族特性,从而铸就了中华民族淡定从容、自强不息、舍生取义、崇尚和谐和崇德向善等优秀品质。进入近代以来,其激励着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积极探索变革,挽救民族危亡,大浪淘沙始见金,终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逐渐走向光明。

如何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人们就进行了思考,并形成了三种态度:其一是全盘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倡导历史文化虚无主义;其二是全盘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固守传统,高扬历史文化保守主义;其三是辩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极践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前两种态度没有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然也就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一些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即,继承社会生活的合理成分,而否定社会生活的不合理成分。换句话说,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里的继承是批判的继承,而不是全盘接受;这里的批判是继承中的批判,而不是全盘否定。

(一)辩证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文化问题上把握好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人们生产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设虽然决定于经济基础,但又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2]

目标读者是阅读推广的服务群体,品牌定位首先要确定的是目标服务群体。比如高校馆一般是大学生,当然还可以细分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但其整体素质差别不大,群体需求接近。但公共馆的目标群体则是多样化的,从学龄前儿童到银发老人,各群体服务需求差距比较大。因为品牌定位后的服务基本是为特定群体量身定做的产物,所以需求接近的群体比较适合囊括在一个品牌下,图书馆要对他们的阅读需求进行详尽的分析,并抓住他们的需求来设计推广活动。

不同的文化体现了各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等,但不同文化主体之间会因面临某些共同的问题,形成一些具有共性的文化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虽然文化主体有着区别,但是他们面临着共同问题,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我们可借鉴和继承的内容,这就是要辩证地继承它的初衷。任何传统文化,只有被辩证地继承了为今所用,才能发挥传承作用,否则,只能是历史遗迹。中国共产党人尊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宝贵的力量。

(二)要辩证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通过研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结合当前的现实生活需要,找到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的精华,而后对之进行提炼、加工、创新,使之成为新时代的文化

毛泽东同志从历史典籍中找到“实事求是”,并创造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在历史典籍中的“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思想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创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概括地讲,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与现实中国社会生活相契合的内容。例如,自强不息、崇德向善、诚信、和谐、整体利益至上、奉献、责任等思想,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有利于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积极向上、向善,建设和谐的社会秩序,提高幸福生活质量。要辩证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承袭,而是推陈出新,解决当前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增强中华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要辩证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找到“糟粕”,将之排斥、抛弃。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主体的认识能力、社会生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内容,有些内容即使在当时是科学的、合理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它们对当前的社会生活来讲,也成为不科学、不合理的内容了,所以,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内容就是“糟粕”。例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愚忠”、“愚孝”、“女子饿死事小,而失节事大”,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等等。

(三)辩证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必须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干扰

历史虚无主义不加甄别地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作“糟粕”抛弃,而文化保守主义又不加甄别地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作宝贵精神财富加以继承,排斥包括代表前进方向的文化。这些错误思想严重地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并延缓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辩证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要顺应时代的需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和优势,扬长避短,开放胸襟,借鉴其他文明的积极文化成果,以成就中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提供软实力支撑,为提供中国人民幸福生活质量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大国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珍贵精神财富[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112.

[2]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67.

[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人才,2013,(21): .

[4]杨柏俊.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293.

[5]论语[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40.

[6]李德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关于文化的一点再思考[J].东南学术,2000,(6):??.

[7]司马迁.司马迁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295.

[8]陈谷嘉.中国德育思想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5.

[9]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1:445.

[11]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2:23.

[1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z].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5/c64094-29966415.html.

Dialectical Inheritance of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ANG He-yan,ZHANG Zhi-shun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 Petroleum University, Daqing 163318, China)

Abstract: Cultural tradition refers to the rules, ideas, orders and beliefs contained in tradi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Cultural traditions are not static, and they may mutate in the conn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society.As a result, the original content may be removed from the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new content may be added into them.Only by absorbing and integrating new contents and eliminating old ones can cultural traditions become more substantial and valuable.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profound cultural concepts such as“benevolence”, “harmony”, “loyalty”, “responsibility” and “integrity”.These cultural concept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also play a role in cultivating people's good quality, sublimating people's spiritual realm and creating a good social atmosphere in contemporary society.Deeply excavating and dialectically inheriting th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in the cultural tradition is of great value to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and carrying forward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resources; patriotism; self-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G05;B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1971(2019)05-0100-06

收稿日期: 2019-07-0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思想的哲学研究”(18BKS06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哲学研究”(17KSB036);东北石油大学文科基地开放基金项目“大庆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义和途径研究”(KY121701)

作者简介: 王鹤岩(1971—),女,黑龙江通河人,教授,哲学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研究;张志顺(1969—),男,黑龙江宾县人,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郑红翠]

标签:;  ;  ;  ;  ;  

辩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