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创新论文_安换欣

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创新论文_安换欣

河北省第一测绘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31

摘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指在遥感、网络以及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之上所完成的网络服务系统,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为国家的土地开发行为提供数据支持,保证了城市开发过程中空间信息获取的准确性,促进了当前建设中地理信息资源共享行为的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建设和设计上出现了许多创新之处,使得使用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本文针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内容进行了介绍,结合实际环境,分析了当前在框架建设中使用的创新技术。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内容;建设创新

引言:当前城市是我国建设较为完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其居住人口多、建筑密集的特点使得城市的开发和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升城市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当前的技术人员开始借助网络和遥感技术等手段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以此来为城市管理和开发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概述

1、建设用途

当前所构建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运行中可以借助网络手段实现地理信息的共享,从而为城市管理以及城市开发等工作提供了统一且准确的地理信息,为政府建设以及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理信息服务。城市的建设一般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信息以及建筑分布等因素,借助当前的数字城市地理框架,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完善,维护和组织城市建设的正常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结合了基础的测绘技术和遥感技术,借由网络信息传输提升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应用价值,为社会上各行各业提供了地理信息服务,保证了城市管理和开发过程的正常进行,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准确的地理信息数据支持。

2、建设内容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及应用示范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用于对基础地理信息进行采集、更新、录入以及配置存储等过程。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借助网络完成对地理信息的推动和查阅,其是完成空间框架正常作用的主要空间,一般具备个性化开发空间。应用示范系统基于所构建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选择国土、公安、城管、规划和公众等领域进行应用示范,以应用部门业务需求为主导建立应用系统,并总结公共平台的应用模式,在政府及其各部门全面推广。除了上述几方面的内容之外,地理空间框架一般要在国家的规范和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运行,其使用和开发应当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之下进行。

3、建设价值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实现了城市开发和管理中的信息资源共享,强化了地理信息的应用功能,推进了政府不同部门在工作中的信息共享,为城市管理行业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持,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经济效益

当前城市开发中存在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城市的管理者在建设和管理中应当对资源和设施进行有效的分配管理,推动城市的协调发展。在建设中借助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管理者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共享和分析,避免在管理中由于数据更新不及时带来的决策失误,也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避免了决策中的浪费。同时,城市的测绘数据管理效率得到了提高,规范性的数据处理手段可以减少管理中出现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2)社会效益

通过建立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城市在建设中可以通过平台更为高效的获取城市地理信息资源,带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建设也在各个城府部门之间推广了网络技术,使得部分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推动了管理效率的提升和部门工作中的协同合作能力,降低了管理过程的成本。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创新

1、思路理念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推进,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设计和使用视角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前的城市框架开始向城市信息化方向发展,建设中框架的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有效推动了地理空间框架的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概念认识上的创新

在传统的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中,框架被定义为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加工以及地理信息服务以及对地理信息服务过程进行法律法规管理的全程,其在概念上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信息查询平台存在模糊问题,在当前的建设中,国家对框架的概念进行了准确定义,使得框架的设计过程更为准确。

(2)建设内容上的创新

当前的地理空间框架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及示范应用等几部分组成,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借助网络以及地理信息数据来完成政府部门以及公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地理信息的在线查询需求。当前的公共平台一般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开发,满足了不同部门及行业的使用需求。当前在建设内容上的创新使得开发工作更为灵活,且系统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

(3)保密内容上的创新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目的是为国家的管理以及各政府部门的城市建设提供服务,但是我国对于地理信息有保密政策规定,且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之中的大量数据属于保密内容,对于国家安全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的创新设计中,国家对数据信息和地形图进行了保密处理,既保证了地理信息安全,也保证了城市建设可以正常进行。

(4)服务模式上的创新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线上服务使用的逐渐增加,在创新过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城市地理信息框架平台进行了在线服务的优化,通过网络来实现数据的查询和处理,实现了全过程的数字化和在线化建设,借助网络的运行实现了信息的处理和传输,提升了数据库的使用效率。

2、理论技术

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在数据采集中的测绘技术发生了很大的进展,当前的框架使用的GIS技术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使得框架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创新和发展。

(1)体系架构上的创新

当前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架构包括数据层、GIS服务层、web服务层以及应用层,其分别完成对地理信息数据的集合处理、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的传输以及地理信息在跨平台过程中的聚合处理。当前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功能上更为完善,且平台的开发在国家的管理之下进行,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

(2)语义模型上的创新

当前数字城市框架之中采取多节点的结构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使用,这种数据存储模式在大量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之中进行使用,因此为了优化平台功能,不影响数据的整体结构,当前的技术人员对语义描述模型进行了统一和优化,对于不同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和完善,从而实现了数据结构的集成处理。

(3)框架建设上的创新

当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开发和管理人员提供数据上的参考服务,其属于服务于城市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因此在框架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为了保证框架的实际运行效果,其管理部门应当以城市人民政府为主导,在日常的管理中通过建设完善的管理机构对框架的使用和开发过程进行管理协调,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提升框架的实际效果。

结语: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直接推动了城市管理工作和城市开发建设工作质量的提升,当前在框架的创新设计中技术人员在建设思路、建设理论以及建设机制上对框架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框架的运行智能性不断提升,推动了框架的智能特性,方便了用户的实际使用和政府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德仁,邵振峰. 论新地理信息时代[J] . 中国科学 F辑:信息科学,2009,39(6):579-587.

[2] 刘先林,段福洲,宫辉力. 航空摄影科技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J] . 前沿科学,2007(3):10-14.

[3] 国家测绘局. CH /T 9003—2009 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S] . 北京:测绘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安换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浅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中的创新论文_安换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