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 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老年冠心病中的治疗地位和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心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再次入院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不仅能有效提高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相比阿司匹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氯吡格雷;冠心病;疗效;作用机制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本文将临床较为常用的两种药物应用于临床中,现将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2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男33例,女18例,平均年龄(68.5±2.6)岁,心功能NYHA分级中Ⅱ级21例,Ⅲ级24例,Ⅳ级6例,病程在2-9年之间,平均病程(5.3±0.6)年,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在3-8次之间,平均次数(5.7±0.4)次,对照组41例,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9±2.3)岁,心功能NYHA分级中Ⅱ级18例,Ⅲ级20例,Ⅳ级3例,病程在2-8年之间,平均病程(5.1±0.8)年,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在3-8次之间,平均次数(5.4±0.9)次,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都给予生活习惯干预,同时给予降脂、抗炎、降压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以上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单次口服剂量为100mg,早晚各口服一次。观察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片,单次口服剂量为50mg,早晚各口服一次。两组均接受治疗12周以上[1]。
1.3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凝血功能观察指标包括血小板聚集率(PAG)、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心功能检测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2],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下出血、过敏皮疹、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腹泻等,通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不同药物的安全性。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扩张冠脉药用量等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类,临床总有效率包括显效和有效病例数[3]。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再次入院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讨论
抗血小板聚集是冠心病治疗最为关键的环节,本文在扩张冠脉药物、降压降脂等治疗基础上,将两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临床中,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预后情况也明显更优,由此说明,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能更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通过与血小板表面ADP受体不可逆结合,产生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该药还有较强的稳定动脉斑块和局部抗炎作用,相比阿司匹林其不良反应更低,因此逐步取代传统阿司匹林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线抗血小板药物。
参考文献:
[1]陈雄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6,28(1):97-98.
[2]张维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处方药,2016,15(5):80-81.
[3]杨猛.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6):1061-1062.
论文作者:罗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冠心病论文; 功能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两组论文; 格雷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