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734(2008)04-0013-04
艾伦·赫茨克指出:“不了解宗教向度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的政治。”基于管理实践,选择多学科视角,沿着相关学科展开,可获得多种启示。易言之,借鉴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的思想方法是必要的、必然的,但也是不够的。考虑到管理学的形成过程、CEO的人格特征、企业的内外环境等因素,管理学、传记文学、军事学、心理学,是可供选择的危机管理研究向度。
一、管理学向度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源于企业危机管理实践,源于管理科学的矛盾运动。为此,要科学地研究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澄清资料汇编、人物丛集、信息泛滥、事例堆积的杂乱状态,透过孤立的表象、片断的描述,着眼于管理学的宏观视野,超越现象与表象,运用管理理论,剖析案例本质,把握危机管理的内在脉搏和抽象逻辑,在概括、抽象中揭示理论形态和深层规律。
1.遵循逻辑线索
美国杰出CEO是管理理论变迁的见证,可视为研究危机管理的红线。与卡内基、摩根、洛克菲勒、福特家族、沃森父子、斯隆、艾柯卡、韦尔奇这根红线并行交织的,是问题意识、理论脉络与逻辑线索。随着经济的发达,理性主义的危机,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逐步受到以人际协调、人的激励为主旨的行为科学的诘难。然而,行为科学忽略经济因素、技术系统的影响,对外部环境估计不足,非理性主义的成分过浓。二战后,伴随着理性主义的复活,现代管理科学取代了行为科学。不过,现代管理科学并没有改变工作的性质,工人仍处于被操纵状态,人际关系的无目的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再后来,企业文化理论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以价值观为内核,突出组织的整体功能,完善激励机制,发挥文化的作用,从事柔性管理,将理性精神与人本主义结合起来。
2.关注主、客体的矛盾运动
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着重解决效率问题,不可避免地将管理作为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过分讲究可操作性和效果,对负面影响估计不足。“经济人”假设、任务管理制、组织职能制、精神革命说等表明,古典科学管理理论是客体至上的效率哲学。在行为科学看来,对效率而言,非理性因素客观存在,情感的驱动力大于逻辑的力量,要想提高效率,必须洞察人性,熟悉人的行为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认识、激发动力,引导和控制员工行为,减少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目标差。行为科学将人放在首要地位,是主体至上的行为哲学。在管理理论中,系统论大行其道,组织被视为由经济、技术、人等因素构成的系统,人们将企业与环境构成的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是主客体统一的系统哲学。企业文化引起普遍关注后,人们终于认识到,管理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是一种文化,有其内在价值观。企业文化理论弥补了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超越行为科学对人心理层次的关注,是主体回归的价值哲学。
3.重视CEO的言论
杰出CEO是经验主义管理学派的成员,他们的言论、著述和策略,联系实践,基于常识,不乏陈词滥调和远见卓识,既深刻又片面,达到逻辑、辩证、系统思维的统一。苏格兰常识学派代表人物托马斯·里德认为,常识原则是知觉固有的基本判断,是理性活动的基础,不是后天获得的。常识原则包括实体原则、因果原则、因果推理原则,等等。将杰出CEO言行修复、整理成严密规整的逻辑体系,将其纳入管理大师行列,评价其地位和作用,是研究者孜孜以求的,也是许多CEO追求的。卡内基一次次出国游历,增广见闻,不停地著书立说;老沃森唠唠叨叨强调“思考”;小沃森倾毕生心血写出《一个企业的信念》;韦尔奇退休后四处亮相,不断出书。他们如此执著,如此虔诚,都是试图在杂乱无章的表象世界中,探索管理规律,升华理性思维,活学活用理论,为社会公正、人类和平贡献力量,认识、摆脱和战胜危机。
二、传记文学向度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作品,自叙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文学依据真实事迹,用形象化方法记述和刻画人物的生活经历、品格形成等,其中包括想象性的描写。近年来,传记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勃兴,其教育功能、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
1.关注“巨型传记”
“巨型传记”概念是由肯道尔提出的。它篇幅大,信息多,较为客观,比较准确、全面地收罗资料,能够“屈服于事实”,注重“传记的研究而不是传记”本身。值得借重的传记有两类:一是杰出CEO的传记,包括其家族人员的传记;二是管理大师及相关人物的传记。比如:斯隆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彼得·克拉斯的《卡内基传》,琼·施特劳斯的《华尔街之子摩根》,道格拉斯·布林克利的《福特传》,等等。其中《福特传》是福特家族4代CEO的“集体传记”。钱德勒、托马斯·麦克劳、泰德罗的《管理学历史与现状》,虽为案例研究专著,亦可视为传记范本。还有些著述,因包含传记的内容而具有传记属性。
2.借助传记的方法
莫洛亚指出:“我们比古代的传记作家感到更迫切需要遵循时间的顺序,因为我们不像他们那样相信存在着永恒不变的性格。我们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和种族一样是不断演变的。我们认为,性格是在与人和事件的接触中慢慢形成的。在我们看来,在主人公一生的任何时刻都和他相符合的性格是一种抽象的结构,而不是现实。”研读传记,要重视细节。普鲁塔克说:“人的品德和劣迹并不总是体现在他们最杰出的成就里。相反,跟最大的围攻或至关重要的战役相比,不太显眼的行为,片言只语,一句玩笑却常常揭示一个人的真实性格。”1980年-1984年,福特汽车公司CEO福特二世多次接受戴维·刘易斯采访,采访内容10年后才公布。当时,福特二世指出:“艾柯卡是个非常聪明的生产人,是个超级推销家。但到1974年、1975年,他突然迷失了,完完全全迷失了……在后期,他已经完全搞不清楚他要干些什么,每过两三个月就要搞一个新项目。整个组织都被彻底搅乱了。”这个细节,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有助于解读福特二世与艾柯卡的历史恩怨。
3.区分案例研究与“管理文学”
文学有意识形态属性,传记是非虚构作品,传记文学是心灵的证据,是作者与传主的对话,是作者心态的折射。回忆录、书信、图片、日记、演讲稿、著述、音像制品等,信息丰富,歧义百出。然而,管理学不等于文学,个案研究不是人物传记,二者密切相关,又不是一回事,应厘清边界,避免混淆。
三、军事学向度
钱·金、勒妮·莫博涅在《蓝海战略》中写道:“企业战略受军事战略的影响很深。”大型企业、跨国公司、全球整合公司肩负责任和使命,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国防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战争实施等事务。CEO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政治、军事、文化、经济色彩,显示意识形态属性。也许正因为如此,韦尔奇强调“军队的管理改变了当代的商业习惯”。
1.军队是最有效率的组织
效率是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盈利的前提。建立组织,应对危机,兼顾公平,保持稳定,形成并完善理论,目的都是提高效率。军队是人类最有效率的组织,在履行使命、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执行任务、应对危机诸方面,任何组织难以与之匹敌。军队的管理思想、激励模式、奉献精神鲜活生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企业管理及危机管理中的各种问题,都可以从军队实践中找到参考答案。
2.军队是最优秀的商学院
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上最大、最优秀的商学院,不是企业,而是军队。许多企业都效仿军队进行管理,福特汽车、通用汽车、通用电气、IBM都曾承担或正在承担着军工科研、生产任务;许多CEO都有军事生活阅历:福特二世当过海军,卡内基当过机要员,小沃森当过飞行员,麦克纳马拉、米勒、考德威尔和彼德森、丰田喜一郎都是退役军官。此外,麦当劳、肯德基、沃尔沃、CNN创始人也都来自军队。
3.管理学与军事学的双向运动
胡克金斯基发现,行政管理学派的灵感和主张,许多都来自军队和教堂。威策尔认为,1870年的普法战争,是管理革命的开端,毛奇的管理体系——“作战部队和参谋部法则”为各国军队效仿。威策尔指出:“作战部队与参谋部法则很值得仔细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它一直是管理学教材的标准论题,并由哈灵顿·埃默森、赫伯特·卡森、林德尔·厄威克等著名管理权威进行了深入探讨。”埃默森是科学管理理论奠基人之一,传播效率主义的先驱。埃默森在西欧长大,是普法战争的旁观者,获得工程学位后进入美国商界,其“效率12条法则”独具匠心。卡森是埃默森的合作者,是卡内基、摩根、洛克菲勒的密友,其专著《钢铁的浪漫史》、主编的《效率》杂志,影响很大。厄威克是战斗英雄出身,一战后投身效率运动,创建咨询公司,强调远见和强有力的领导,提倡学习管理英雄和阅读传记,提出组织管理的8项原则,为古典管理理论系统化作出贡献。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管理学与军事学的交流、相互借鉴。
四、心理学向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规律的科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早被称为“工业社会心理学”,又称“组织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研究”,研究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和组织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1.运用心理学的思想方法
胡克金斯基认为,在管理史上存在着一个“心理学时代”,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工业心理学理论、人群关系理论、群体动力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903年,德国心理学家斯腾提出“心理技术学”概念,研究企业管理的有关问题。同一年,“工业心理学之父”雨果·闵斯特伯格论述了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问题。管理学、心理学、管理心理学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因此,梅奥的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谈话实验、群体实验,勒温的群体动力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等,均有参考价值。考察奥国学派、洛桑学派以及美国人类学、民族学学派的基本观念,借鉴杰文斯、克拉克、李夫曼、本尼迪克特、米德、林顿、卡迪纳等人的观点,可以烛照人性及管理漏洞,深化对管理理论的认识,为危机管理实践服务。
2.洞察当事人心态
CEO心理负荷很重,心理冲突严重,巨大的工作量和环境压力,使许多CEO患有身心疾病,导致心理障碍和病态人格,影响正常思维和判断。洛克菲勒、福特、福特二世、小沃森等,都有心理疾病的记录,在情感、意志、理性与非理性等方面,体现为依赖人格、反社会人格、被动—攻击人格、强迫人格、妄想人格、分裂人格,在行为上常常越轨,伴有惊人、骇世之举。
3.挫折与饱和是危机的信号
“挫折”是指受到阻碍没有达到目标和实现动机的焦虑状况,研究挫折是行为科学的一部分,也是危机管理题中应有之义。产生挫折的原因很多,为了消除焦虑,维护自尊,当事人会采取攻击性、退让式、折中式等多种防卫手段,在道德边缘上行走,钻法律空子,明争暗斗,有时有迹象,有时无痕迹。另外,CEO如果长期从事重复的或缺乏创造性的活动,会产生“饱和”感,出现厌倦情绪。
4.警惕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来的。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是指“人的态度和行为等的认知成分相互矛盾,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人总是试图使生活协调有序。为此,面对危机,人们会想方设法改变认知关系,消除心理失调体验,以期减少和消除失调。危机管理策略是不完全归纳法的产物,百密一疏终难免,总有盲区、死角和自相矛盾之处。加上CEO经常充当演员:明明心中无底,却表现得胸有成竹;头脑清醒时,显得浑浑噩噩;心中窃喜,却装作勃然大怒;心起杀机,却扮作和蔼可亲。研究者对此要格外警惕。认识到这种现象后就应以开放的心胸,批评的精神,科学的态度,积极应对危机,改善认知,调整行为,调整认知因素的权重,以期解除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