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悟中深化思维——“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思维论文,教学实录论文,找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找规律”是现行课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往往过多地关注规律的获得,然而对规律获取的过程远比掌握规律本身来得重要。以下案例是我市数学教师的施教过程,较好地阐释了数学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动手操作、体验、感悟,以不断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师:数字王国有许多数字朋友,瞧,(媒体出示)、3、4、5……98、99、100。若每次用这个框框住其中的两个数,那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请同学们大胆猜想。
:可能有99个。
:可能有50个。(也有学生说可能有98个、100个等)
师:到底有多少个呢?这儿有100个数,比较多,答案又不能确定,怎么办?
:我们可以先选择其中较少的数,比如10个数进行研究,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学生齐声附和)
【评析:此处开课简单明晰,从“数字王国”有许多数字朋友谈起,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内需,而且题材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结合,为探究新知作了较好的伏笔。同时,由于所给数字较多,答案不能确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想到了可用较少的数字作为研究对象,这本身就影射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难的不会想,想简单的。】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了解平移,感知规律
师:下表的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那么,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师(引导学生读题,明晰题意后):同学们可以动笔画、算,也可以借助提供的框来实践操作,看看到底有多少个不同的和。同桌同学可以合作。(学生合作探究)
师:谁愿意来汇报?同时要告诉我们,你是用哪种方法得到不同和的个数的。
:我是用框框的,共有9个不同的和。
师:你在框的过程中,平移了几次?
:8次。
师:哪8次?你能否到台前来演示给同学们看一看?(该生到台前进行了演示)
师:你们还想用框来再框一次吗?(想)要求:一个同学框,另一个同学帮着数一数,看看平移了几次,有几个不同的和,并把结果填到“研究表”中。(学生开始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并填写下表)
师:有没有同学跟他思路不一样,但也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的?
:我是用数的方法的,即1和2、2和3、3和4……8和9、9和10,共9个。
师:这实际上是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方法?(列举)不管是用平移的方法,还是用列举的方法找不同和的个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对,我们在找规律或解决问题时,往往都需要“有序思考”(板书)。
【评析:在本环节教学中,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清楚地了解了“平移”,为后面的探究过程扫除了认知障碍,使学生在操作中更好地体悟规律。由于教师的开放教学,使学生有了较大的探究空间,如有学生用提供的学材进行“框”,从而得出结果,也有学生用列举的方法得出结果。不管是用哪种方法,都应讲究“有序思考”,这是比找到规律本身更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本环节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2.猜想验证,发现规律
师: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通过平移找出答案吗?(媒体同时出示下表)
(学生同桌合作探究后汇报)
:每次框3个数,平移了7次,得到8个不同的和。
(这时,教师请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如何平移的,让结果在操作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师:如果在上表中每次框出4个或5个数,你猜想一下,分别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每次框出4个数时,能得到7个不同的和。
:每次框出5个数时,能得到6个不同的和。
师: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什么好办法让别人心悦诚服吗?(生动手验证,并把结果填到了上面的“研究表”中)
教师把一组学生探究后填写的“研究表”进行展示,如下:
每次框几个数 平移的次数 得到几个不同的和2 8 9
3 7 8
4 6 7
5 5 6
师: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把发现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组内交流后开始汇报)
:每次框的数一次比一次多1。
:平移的次数是一次比一次少1。
:我发现表格的横行中也有规律,如2+8=10、3+7=10……
(激动地):我发现,每次框几个数与平移的次数合起来正好是给定数的总个数,即为10个。(学生自发鼓掌,教师适时在表格前用大括号标出了10,并写上“总个数”三个字)
:平移的次数总比所求和的个数少1。
:也就是说,平移的次数加1就能得到所求和的个数。
……
【评析:“每次框3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是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第二次操作,至此学生已隐约感觉到有一种内在的规律,但还处于口欲言不能达且不确定的状态。教师此时提出“如果每次框4个或5个数分别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的问题,没有让学生进行直接操作,而是让学生先作猜想,顺应了学生的学习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验证猜想的欲望。在实例的基础上,教师又提出了一个较为开放的问题“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规律”渐显。】
三、归纳类推,完善认知
师:如果我们把数增加到15个,每次框2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是否也有类似的规律呢?(媒体出示下表)
(学生们自觉地开始同伴合作,动手操作)
:通过操作,我们发现有14个不同的和。(该生还主动到台前来为同学们进行了演示验证)
:跟我们前面发现的规律完全相同,每次框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加起来正好是15,即为数的总个数;平移的次数加1得到所求和的个数。(学生们附和同意)
师:在这1~15的数表中,若每次框3个或4个数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呢?(学生直接进行了口答)
师:那我们在课始时,提到了数字王国中1~100这连续的100个数排成一排,每次框两个数,现在你能准确地说出有多少个不同的和,并说明理由吗?
:100个数,每次框住两个数,需要平移98次,即有98个不同的和,再加上开始框住的两个数,那么肯定有99个不同的和。(生再次自发鼓掌)
师:若每次框3个或4个数……(生答略)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了规律!那现在有一道稍难的题,不知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敢)如果现在有m个不同的自然数排成一行,每次框n个数,请问需要平移多少次?能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学生讨论后汇报)
:平移的次数是m-n。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因为经过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平移的次数加每次框的个数都正好是数的总个数,所以平移的次数应该是m-n。
:所求和的个数是m-n+1。
……
【评析:规律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光靠10个数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教师很快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15个数,甚至于课始所提问题的100个数,既起前后呼应的作用,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大量例证的基础上,规律已不言自明,但教学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把学生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数的总个数为m,每次框n个数,结果会怎样?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把握住了学生思维发展的可能性(用字母表示数已学过),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深化了思维。】
四、丰富题材,灵活应用
师:其实,今天学习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见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妙手推推推”的节目。在看电视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画面中出现了几个数?有没有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在其中体现?(视频播放,最后留下一视频主画面)
师:用数学的眼光,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画面中有9个数。
:在推的过程中,每4个数正好组成了一个物品的可能价格。:在这个电视画面中,隐藏有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画面中正好有9个数,每次框住4个数,说明主持人刚才在推(平移)的过程中推了5次,一共有5+1=6(种)不同的框法,即有6种不同的价格组合。
……
师:这样的规律,在我们学习的26个英文字母中也可以运用。如果每次框4个字母,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框法?(媒体出示如下)
(生直接口答并说明理由,略)
最后,学生独立解决课本P56的“练一练”及P59的第1和第2题,并进行了交流。
【评析:“妙手推推推”节目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性,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看视频时,教师不仅让学生看,而且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有没有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在其中体现”,使生活中的问题更具有“数学味”。由于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练习素材。学生在灵活运用中不断受到启迪,进一步深化理解了规律,从而达到了增强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
总评:
1.合理活用教材,重在“找”。
上述教学案例,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没有囿于教材,但不难发现,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层次清楚。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深化,这与教师深入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是分不开的。除教材中提供的学习材料外,教师紧扣“找规律”的“找”字,先从数字王国的话题谈起,激发学生“找”的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丰富的素材让学生经历了实实在在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广开言路,可以说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启迪。最后,让数学规律回归生活,在灵活运用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
2.操作体悟规律,重在“思”。
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体验感悟规律是本节课的亮点,但比“找到规律”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并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当学生通过研究发现规律时,教师并没有止步,而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10个数有这样的规律,那这种规律在15个数中是否同样存在呢?100个数呢?”这时,学生发现规律是一个不完全归纳的过程,只有通过更多实例才能让学生信服“规律”,使学生认识到思考问题要全面。好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以智慧来启迪智慧,让学生在不断的深“思”中提升数学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