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咨询的范例与原因: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看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政治咨询的范例与原因: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看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思想咨商的示例与理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路论文,示例论文,视角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14)02-0022-05

       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需要有恰当的方法甚至是技术的支撑,否则,这种良好的理念就会止于口号、悬于愿景而得不到切实践行。方法和技术是解决“怎么办”、“如何做”的途径问题。以“思想症结”为对象、以“解惑、去苦”为旨向的“思想咨商”活动,既有明确的工作目的指向,也有可操作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在“思想观念”的维度、在方法和技术的层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诉求。“思想咨商”的做法或理路值得学界关注和探究。

       一、践行“以人为本”理念需要有方法和技术的支撑

       广义上讲,任何社会都有“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任何社会都需要对“自然”的个体的人进行“社会化”使之成为“社会人”,成为统治阶级倡导的生存意义以及它所支持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对“自然”个人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所主张的政治合法性及其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导和培育的过程。狭义地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基础上创立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一门新兴的人文学科。勿庸讳言,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承担对“自然”的个体的人进行“社会化”的任务,要对“自然”的个体的人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及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当然,对“自然”的个体的人进行“社会化”教育是有性质之别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他们的政治合法性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和教化,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前提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合法性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合理性进行辩护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为我们进行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性提供了前提性的保障。

       应该承认,不论何种类型的“社会化”,都必然要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普遍性出发,而不是从个体发展的特殊性、具体性出发,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是以“社会本位”为基本理念,从社会的物质生产需要、政治斗争需要、社会发展需要等出发,强调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认同和服从。的确,社会与个人之间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对立关系,社会整体发展得越好,越是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社会发展境况是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外在条件。但是,如果过于强调个体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服从和奉献,轻视甚至忽视个体的特殊情感及其正当的利益主张,这种只关注人的共性而忽视人的个性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与个体自身的特殊需要过于“隔膜”而不能深入作为“自然性存在”的个人的心灵,最终将演变为一种“无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这里的“无人”不是指“无”抽象的、整体的、类的“人”,而是“无”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免会陷入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困境。

       现在的问题是:任何社会,进而我们这样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甚至是斗争情况异常复杂的,社会的良序运行又必需要有强有力的“意义系统”维系,因而,承担对“自然”的个体的人进行“社会化”教育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又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完成其应然的历史使命。解决这种悖论的办法只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进行“哥白尼式革命”:不是直接从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出发,而是从受教育者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尊重、关心和帮助个体的“自然人”,促成其健康顺利地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人”。这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由“社会本位”转向“以人为本”。

       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层面的以人为本,突出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方法论原则”,“而不是一种实践模式……不是可以加以模式化、程序化应用的实践做法和操作程序。”[1]27-33这种认识在总体上是正确的,因为理念往往代表着某种价值取向,而且在更为深入的层面,还会蕴涵或预示某些方法论原则。但是,这种认识却又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任何理念的实现都离不开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实践做法和操作程序”,没有“实践做法和操作程序”,不论多么好的理念都只能止于口号、悬于愿景,不可能取得实效,获得实现。当然,我们并不赞成将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任何“实践做法和操作程序”都作“模式化、程序化”的机械处理。在自然科学领域,“模式化、程序化”的工作方式有利于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利于提升工作的效率。但是,“思想观念”领域的工作有其特殊性,它是“做人的工作,做群众的工作,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等领域,也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2]76精神生活领域的问题极其复杂,远不是“模式化、程序化”的工作方式所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需要针对不同对象,以及不同对象的不同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甚至是技术去引导和化解。方法和技术是“过河”所必需的“桥”或“船”,“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3]139同样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其“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诉求,离不开有效的以人“为本”的“实践做法和操作程序”,进而也就离不开有针对性的方法甚至是技术。

       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有多种维度和层面,比如,在生活上照顾,在感情上慰藉,在心理上疏导,在观念上引导,在发展上帮助,等等,但是,就“思想政治教育”之“教育”层面而言,很难面面俱到,思想政治教育之“教育”的重心是在“思想观念”层面进行引导,这种引导是从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观念问题”出发,帮助其分析问题的症结,引导其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地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从而达到理清认识、疏通症结、畅快心情的诉求。这种特别关注和致力于分析和解决受教育者思想困惑或症结的工作,就是我们所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视域中的“思想咨商”问题,是一种独特的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方法和技术。

       二、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几个“思想咨商”案例

       “思想咨商”究竟咨商什么?又是怎样咨商的?“思想咨商”如何能够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这是关注和探究“思想咨商”活动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而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仅从理论上来阐释又显得过于抽象和思辨,所以,我们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作为问题解答的支点。

       案例1: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如下诉述:毕业后因为无所事事,感觉挺无聊。我有个同学信基督,也因为毕业后很孤独,所以她每周都出去聚会。同样因为无聊,我后来也跟她去了几次,去参加他们的聚会。参加聚会的大多数都是大学生。只是有一次,在聚会后,有人说,你还没有做决志祷告吧?当时看他很热情、很诚恳的样子,虽然我不知道什么是决志祷告,却不好意思拒绝这位朋友的好意和热情,所以就稀里糊涂地跟着做了。后来有人告诉我,做了决志祷告就必须信主了,不然的话就会受到上帝惩罚的……天啊!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玩才去的,我根本就不信什么基督教……现在感觉自己好无助、好自责,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事在心里憋了好久了,都快受不住了,想死的念头都有了,谁能救救我……

       案例2:一位温柔而靓丽的在读硕士生哭诉:自己的父亲经过多年打拼,中年的他已经是拥有几家建材公司的老板。自己的母亲在家操持杂务,因为家境宽裕,几乎每天晚饭后都外出打麻将娱乐。自己是在读硕士生,与一位高中时的同学相爱多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在外人看来,这是一个温馨而幸福的家庭。然而,最近因为一些事情让全家人极为痛苦,她最后不得不离家出走:因为她母亲几乎每天都是做好晚餐后便出去打麻将,她的父亲常常一人喝酒,直到醉态。她的父亲人值中年,手握财富,寂寞的他终于有了外遇。这位女硕士发现了父亲的秘密,觉得此事对她母亲不公平,于是,她一方面将此事告诉了她的母亲,另一方面找到其父情人斥责。父母为此闹矛盾,要离婚;其父情人与其父关系闹僵;而她自己,因为所爱的对象家里太穷,买不起婚房,父母又逼着分手……一家人都极为痛苦,她自己则选择了离家出走。

       案例3:一位年迈又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全科医生,他的妻子在两年前去世了,而他爱她胜过世上的一切。他无法接受妻子的死亡而痛苦之极。这位老医生知道自己很痛苦,所以他不断去看医生,能看的医生都看过了,情况却并没有什么改观,因为思念,他几乎陷入了绝望。

       对于案例1,不乏“高人”支招。有的说“在中国信仰是自由的,宪法规定:你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没有人可以强迫你,别担心了!”如果那位大学毕业生真的那么相信法律,坚信无神论,就不会被上帝“烦得”想死了。有人说,“耶稣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如果你还不认识他,他是不会责怪你的。”问题是别人明确地告诉他:“做决志祷告后就必须信主了”,而决志祷告已经做了,就算耶稣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你不认识他,但他却是全能全知的,保不全他不认知你呀?谁敢保证他那双犀利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呢?当然,也有人这样说,“这位朋友,你担心上帝会惩罚你,就说明你已经承认有神的了,既然神真的存在,你就应该相信他。你现在面临的是自由的问题,‘难道我非要信耶稣不可吗?不信就不行吗?’其实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只要明白神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确定神真的存在,你就应该相信神。”其实,这是废话。因为这位大学生在心里是不信神的,如果他信神哪里还有纠结得想死的那份烦恼呢?还有更损的支招者说,“你干脆死了好了,别活着浪费空气了,主也不会要你的,因为将像你这样智商的人收为弟子会给上帝蒙羞的。”本来就郁闷着的这位大学毕业生,是想找人帮助引领着走出思想困惑的阴影,反遭辟头一骂……“思想咨商师”是这样告知那位大学生的:你不知道什么是“决志祷告”,所以,你即便做了“决志祷告”也不可能真正入教“皈依”。其实,决志祷告有时也被简称为“决志”,而决志是个现代词,也是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拿定主意、决心怎样”的意思。对那些决心信教的人而言,决志就是坚信耶稣存在,而且承认耶稣基督就是自己的救主。从这个词义看,拿定主意、下定决心是最根本的,就是从基督教教义角度看,“因信称义”也是最主要的,口中念念有词要“将一生交在你的手中”的祷告,只是“仪文形式”,形式是次要的。你现在所做的不过是一种“仪文形式”,因为你在心里“根本就不信什么基督”。既然你心里根本就不信什么基督,也就没有真正进入基督教。既然没有入教,又怎么会遭到教徒们供奉为救主的上帝的惩罚呢?!所以,随意祷告一次的你因为根本没有真正“决志”,也就大可不必为那次随意的“仪文形式”痛苦得想自杀了。

       对于案例2,思想咨商师(以下简称“咨商师”)在听完那位在读硕士生(以下简称“她”)的诉述后有这样一些对话:

       咨商师:你为什么要将你的父亲有外遇的事情告诉你的母亲?

       她:我应该告诉她,我认为我的母亲不应该被隐瞒。

       咨商师:你怎么理解“应该”。

       她:“应该”是一种义务。

       咨商师:履行“义务”就是行善?你在行善?

       她:是的。

       咨商师:你做成善事了吗?

       她:我告诉了我母亲事情的真相,但父母闹离婚却不是我所希望的。

       咨商师:也就是说,你履行了“应该”的义务,却并没有得到善果?

       她:是的。

       咨商师:你是在做事与愿违的事情?

       她:是的。

       咨商师:也就是说,你不应该将事情的真相那么直接地告诉你的母亲?

       她:是的。

       咨商师:除了直接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你的母亲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路径?

       她:是的。

       咨商师:你没有去考虑其他的路径?

       她:是的。

       通过这样的追问和商讨,那位硕士生认识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来她主动与其父亲沟通,她父亲告诉她,他日复一日地辛苦赚钱,妻女只把他当成了“提款机”,女儿在学校有导师关心,有同学交往,有爱情滋润;妻子心思在麻将上,每天做好饭菜犹如按时“喂牲口”,而他在生意场上打拼的辛苦和喜悦无人分享,所以才出现关心他的第三者,女儿认识到了她与母亲对父亲情感需求的疏忽而内疚,消除了父女之间的误解和矛盾;随着父女之间矛盾的化解,在父女共同努力下,母亲的思想也出现了转变,认识到自己对家人陪护时间不够;随着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宽容度的增加,父母对她的婚事非理性干预也逐渐变得理性开明起来,情感波折后的家庭又重新找回了温馨。

       案例3的情况是:那位年迈又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全科医生,后来来到了擅长意义治疗的维克多·弗兰克尔那里。弗兰克尔只是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医生,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太太在你死后还活着,那会怎么样啊?”“啊?”他说,“那她可就受苦了,她怎么受得了啊!”弗兰克尔马上说:“你看,医生,她免除了这样的痛苦,你替代了她的痛苦——当然,代价是你现在还活着,并且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那位老医生没有再说什么,摇了摇头,嘟噜着什么,悄然离开了。一段时间之后,当弗兰克尔再见到这位老者时,他的精神状态已经大为改观。[4]139-140

       三、“思想咨商”的基本理路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视野中的“思想咨商”,不是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或历史使命进行解构或颠覆,而是要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要通过对特殊的、具体的、个体的思想问题的化解,以实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究竟如何进行思想咨商呢?前文虽然给出了几个典型的案例,但其在操作层面的程序性方面并不明晰。

       “思想咨商”及其方法或技术并不是我们凭空臆造的,我们在借鉴国际学界普遍做法的基础上创造的。20世纪80年代国际学界兴起了“哲学实践”运动,哲学实践的探索者们在汲取苏格拉底方法精髓的基础上,总结出多种哲学咨询或哲学践行的方法和技术,诸如,美国学者马里诺夫的“宁静法”、阿肯巴赫的“超越方法的方法”、加拿大学者拉比的“四阶段法”、台湾学者黎建球的CISA法,以及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等等,在充分吸收这些方法和技术精髓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及其目的和任务,笔者概括出了思想咨商的“七步法”。

       首先,倾听。思想咨商不同于心理干预,也不同于强制防疫,它不是咨商师一厢情愿的事情,需要案主的积极配合。所谓案主的配合,就是需要案主主动而且真实地述说困惑思想的问题,否则,咨商师“难为无米之炊”。倾听,就是要让案主尽可能地把心中的纠结、郁闷、烦恼等表达出来。

       其次,叫停自动思维。有些案主在述说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一股脑地将“所有”相干或不相干的事情都陈述出来,而且会将自己的烦恼、纠结、郁闷等进行不由自主地归因,强化自己所持的固定观念或信念,巩固自己已进入“死胡同”的认知错误,所以,咨商师要在基本明了造成案主思想症结的情因之后及时地叫停案主的自动思维。这样做也有利于阻止某些案主无休止地将不相干的事情扯到一起而浪费有限的咨商时间,提高咨商的效率。

       其三,问题化。所谓问题化,就是要从案主陈述的诸多信息中发现或概括出问题的症结之所在。这里的问题症结,不是具体的事件问题,而是“问题背后的问题”,是对造成案主思想困惑的人或事所持有的观念、信念、价值倾向的问题。比如,前文所述的案例1,涉及该大学毕业生的“宗教观”问题。案例2则涉及那位硕士生对家庭生活中“真”与“善”的认知层次问题,究竟是揭示事情的“真”相重要,还是维护家庭和谐的“善”行更重要。案例3则涉及案主的“生命的意义”问题,人究竟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很多人把事业的成功和成就看做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有人则把爱人和被人爱作为人生的意义所在,而弗兰克尔则提出了第三种人生意义的标准,那就是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4]1347-138弗兰克尔正是抓住了人生意义的核心问题,才让那位老医生从痛苦的思念中找到了好好活下去的“意义”,从而打开了他的心结。“问题化”也显现出思想咨商与心理咨询之间所存在的质的区别,它不追究案主的心理疾病史或心理阴影,不分析案主的心理障碍,而是追问造成案主思想症结的观念、信念、价值观等思想观念问题。如果说身体是心理的基础、心理是思想的基础,那么,“思想观念”对人的“知、情、意、信、行”而言是具有“顶层设计”地位的。

       其四,逻辑分析。这里的逻辑是广义的,不仅仅是指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形式逻辑,还包括揭示事理的辩证思维。以形式逻辑为工具的逻辑分析,主要是分析案主的陈述中哪些概念是含混的、哪些问题的层次是混淆的、哪些陈述之间是自相矛盾的[5]141-147,等等;以辩证思维或辩证逻辑为工具或方法的逻辑分析,主要是分析造成案主思想困惑的认知状况及其获取方式,哪些是由不当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方式)或褊狭的观念所导致的,等等。

       其五,化解认知症结。用形式逻辑澄清概念、分清层次、揭示预设、清理矛盾,让案主的认知清晰起来;用辩证思维纠正其褊狭的认知方式及其观念,让案主的认知整全起来。

       其六,意义指引。在明晰认知、全面认识问题症结的基础上,借助具有类似经验个案材料,或哲学史、思想史、传统文化等思想资源,对案主进行意义指导或价值引领,帮助案主修正生存信念,超越价值冲突,寻求正向积极的生存意义。[6]529-534

       其七,思想开解。化解案主思想困惑,消解案主精神痛苦。让案主思想通顺起来,精神振作起来,成为一个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和荣誉、贫穷和富裕的人,一个能够接纳现实、感知幸福的人,一个能够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余论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引入“思想咨商”方法,目的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下来,在肯定和支持以历史规律为基础、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的宏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的、活生生的“人”之生存意义结合起来,在常人的日常生活层面进行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即便如此,仍然要对“思想咨商”的功能和价值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一方面,要看到这种方法的创新及其作用。其实,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缺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专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方法、实施方法、评估方法甚至是研究方法的,这些方法论的理论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之所以有待提升,从方法层面说,至少说明过去的那些方法存在缺陷,有改进的必有。“思想咨商”吸收了心理咨询、哲学咨询等方法精华,具有个体性和针对性,从实际情况看,它能够较好地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具有推广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开解人们思想症结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思想”问题涉及“知、情、意、信”等诸多因素,极其复杂,不同个体的知识库和信念网是不同的,这就对从事思想咨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人生阅历,还要求其有正确的信念和信仰,乐观的人生态度,敏锐的思维,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再者,案主的思想是会随着条件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有些案主可能这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这就增加了“思想咨商”效果评价的难度。因此,揭示思想咨商的规律性、提升思想咨商的效果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的工作。

       收稿日期:2013-11-14

标签:;  ;  ;  ;  ;  

思想政治咨询的范例与原因: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看_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