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生、死”与“前”的组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组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前言
“生、死”可以分别跟“前”组合,成为“生前”和“死前”,二者同义。例如:
(1)俺兄弟生前说,别为他难受……(冯德英《迎春花》)
(2)他死前曾对我说,要求批准他为共产党员。(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前一例是“生前说”,后一例是“死前说”,其中的“生前”和“死前”可以互换:
(3)俺兄弟死前说,别为他难受……
(4)他生前曾对我说,要求批准他为共产党员。
一般情况下,说一个人“生前”怎么样或“死前”怎么样,这个人都已经去世。但是,在特定语境中,特别是在假设性句法环境中,所说的人也可以是活着的。例如:
(5)假如,我牺牲了,假如,党审查我生前的一举一动,像个共产主义战士,够个党中央和毛主席忠实的警卫员,那么,我这一生便没有虚度;虽死也身心愉快。(杜鹏程《保卫延安》)
(6)初时他尚想倘若在师父手下,自己死了固不足惜,但盈盈也必为所杀,而且盈盈出言伤他,死前定遭惨酷折磨,是以奋力酣斗,一番心意,全是为了回护盈盈。(金庸《笑傲江湖》)
前一例用“生前”。“我”提出一个有关自己的假设,“我”自然是活着的。后一例用“死前”,说的是令狐冲通过假设对盈盈的生死情况进行推测,而查看小说可以知道,事实上盈盈活着。
吕叔湘先生写《说“胜”和“败”》,在举出“中国女篮大败朝鲜队”和“中国女篮大胜朝鲜队”之类例子之后说:“‘胜’和‘败’是公认的一对反义词,怎么这里变成同义词了呢?”比照吕先生的话,也可以这么说:“‘生’和‘死’是公认的一对反义词,怎么组合成‘生前’和‘死前’之后变成同义词语了呢?”有人甚至颇感奇怪地问:“死前”等于“死之前”,这好理解;“生前”不等于“生之前”,这是怎么回事?
1.语法单位
“生前”和“死前”属于不同级别的语法单位,“生前”是典型的合成词,而“死前”在严格意义上却是一个短语。它们的组造理据有所不同。
作为短语,“死前”的语义是组合的,即“死+前”;其组造理据,是对“前”的直接定位,即“死之前”。作为合成词,“生前”的语义则是融合的,表示的是“活着的时候”;其组造理据,是对“前”的反转定位,即绕了一个弯子,以反义的“死”作为定位点,由死到生地表述概念,等于说“死前之生(活着)时”。正因如此,“生前—死前”的对立,跟“来前—去前”、“睡前—醒前”等并不相同。
语言是一个系统。在语言系统中使用的“死前”和“生前”,不是孤立的现象。比如“城外、市外”同“郊外、野外”,“城外、市外”是严格意义上的短语,意为城之外、市之外;“郊外、野外”是典型合成词,不是郊之外、野之外,而是城市之外的郊区、城市之外的野地。“城外”和“市外”是用“城”和“市”对“外”直接定位;而“郊外”和“野外”则是定位于人们聚居的热闹区“城”、“市”,对“郊”、“野”进行反转定位。
近似的例子,还有“地上”和“天上”。“地上”是严格意义上的短语,意为地面之上;“天上”是典型合成词,不是天之上,而是天空。人们以衣食住行离不开的“地”为定位点,地面之上就会直接叫“地上”,这是直接定位;对于高高在上的“天”,人们往往会潜意识地加上“上”字,叫“天上”,这实际上是由地到天地进行反转定位。
凡是直接定位的组合,都有反义说法。如:“死前—死后”,“城外—城内”,“市外—市内”,“地上—地下(地上有树木,地下有矿藏)”。凡是反转定位的组合,都没有反义说法。如:“生前”没有“生后”的反义说法,“郊外、野外”没有“郊内、野内”的反义说法,“天上”没有“天下”的反义说法(“天下太平、打天下”之类中的“天下”,不跟“天上”构成反义关系)。“地上”和“地下”有时同义(一个苹果掉到了地上|一个苹果掉到了地下),但这里的“地下”是反转定位的组合,即以高高在上的“天”作为定位点,给“地”加上“下”字,实际上还是地面之上。
“生前”和“死前”是典型的同义词语,“城外、市外”和“郊外、野外”只能说是意义接近的词语,“地上”和“天上”连意义接近都谈不上,但是,它们的组造理据是相同的。
一般的词典不收短语。因此,从词典里可以查到合成词“生前”、“郊外”、“野外”和“天上”,却很难查到严格意义上的短语“死前”、“城外”、“市外”和“地上”。由于同样的原因,一般的词典自然也查不到短语“来前”和“去前”,“睡前”和“醒前”。
2.表义倾向
“生前”和“死前”都指活着的时段,但从表义上看,二者存在细微差别。
第一,就所指时段的长短而言,“生前”可以包括活着的所有时间,“死前”可以只指临近死亡的极短时刻。比较:
(7)李先生生前同事、学生及亲朋友好,如参加告别仪式,请准时前往。(讣告)
(8)死前那一刹那,她微微地露出了笑容。
“生前亲朋友好”,包括儿童时代、上小学时期的所有熟人,不能说成“死前亲朋友好”;“死前那一刹那”,时间极短,不能说成“生前那一刹那”。再比较:
(9)他生前很痛苦。
(10)他死前很痛苦。
前一例,时间可以很长,偏指生命历程中跟命运相关的心灵上的痛苦;后一例,时间一定很短,偏指死亡过程中跟病伤相关的肉体上的痛苦。
从行为的延续情况来看,作为时段偏长的“生前”,可以跟活着时延续多年的多次行为相联系;作为时段偏短的“死前”,可以只跟活着时迅速完成的一次行为相联系。
先看“生前”的例子:
(11)……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出现了毛泽东同志生前多年盼望实现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12)杜平生前和他在一起的那许许多多的生活场景一齐出现在他的眼前,……(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前一例用了“多年”,隐含有“多次”的意思;后一例用了“许许多多”,隐含有“多年”的意思。如果把这两例的“生前”换为“死前”,都不合适。
再看“死前”的例子:
(13)武藏死前喝了酒,一定是酒后一时胡涂,自杀了。(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14)这年冬天,老弟熬病熬到了头,死前对李芙蓉说:“我不怪你,我们李家究竟八字不硬。”(陈世旭《将军镇》)
前一例是说武藏自杀前喝了一次酒,后一例是说“老弟”临终时对李芙蓉讲过那么一句话。如果把这两例的“死前”换为“生前”,或者不怎么顺当,或者会改变原意。
上面说过,“生前”和“死前”在特定语境中可以用来指活着的人。但是,二者仍然有行为的长期多次与短时少量的区别。例如:
(15)我生前有人养老,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啊!
(16)我死前,真想看看春哥一眼啊!
第二,就表述者的心理偏重点而言,用“生前”进行表述,说的是一个人的正常经历;用“死前”进行表述,着重强调发生有关情况时一个人的生命状况已不正常。比较:
(17)西湖大姐的丈夫遗下了一笔钱财,他生前用老婆和女儿的名义存了好几处银行。(陈世旭《将军镇》)
(18)你爹死前在天津存着三百块现洋,我知道他把它取回来了,……(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这两例,讲的都是把钱存入银行。前一例用“生前”,偏向于强调那是在生命状况正常时做的事,当时身体可能很健康;后一例用“死前”,则偏向于强调那是在生命状况不正常时做的事,当时已有死的迹象、预感或征兆了。
在句子的词语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变换使用“生”和“死”,可以看到二者表述心理上偏重点的不同。例如:
(19)崇祯的生母姓刘,生前地位很低,……(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20)崇祯的生母姓刘,死前地位很低,……
前一句,是说在宫中的地位一直很低;后一句,是指靠近死亡的那个时间里地位很低,不排除以前曾经显赫过。
“死前”是不是根本不能跟表示较长时段的词语连用呢?也不是。不过,总会有个限度。看例子:
(21)舅舅在死前几个月,就送我去投师学艺。(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22)后来崇祯因想着他母亲在死前两年中长斋念佛,又命画师另画一幅遗容,……(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几个月”,特别是“两年”,跟咽气前的短暂时间相比较,不能说不长,然而,还是强调了临死,指明了生命状况已不正常。再说,“死前”的时段长度总是有限的,除非是百岁老人,否则,就一般情况而言,恐怕不会有“死前十年长斋念佛”的说法。
第三,就跟人和事物的关系而言,“生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死前”却可以用于不存在人生经历问题的人和动物。例如:
(23)我尽力尊重他的遗愿,不去歌颂他生前的工作,不公布他的工作单位和职务。(初中《语言》第四册)
(24)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高中《语文》第四册)
上例的“生前”,或者涵盖一个人一生的业绩,或者涵盖一个人一贯的生活作风,都不能替换为“死前”。又如:
(25)那婴儿死前动过手术。
(26)那匹老马死前显得可怜巴巴的。
一个一岁半岁的幼儿没有“经历”,因而幼儿死了可以说“死前”怎么样,却不好用“生前”;马、牛、羊、狗、猫是动物,没有“人生”经历,因而动物死了可以说“死前”怎么样,却不好用“生前”。
3.跟介词的配搭
在跟介词配搭上,“生前”和“死前”的情况有所不同。
“生前”和“死前”的前头都可以用介词“在”。例如:
(27)他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上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28)那个小窗户像是变成了万宝洞,竟能使她看到似乎在生前已经不能看到了的人。(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29)他在死前确实有过悔改的表示。
(30)那个让她牵肠挂肚的人,她真希望在死前能看上一眼。
前两例是“在生前”,后两例是“在死前”。但是,跟时段之短相配合,只有“死前”的前头才可以出现介词“临”。例如:
(31)潜斋临死前特意嘱咐留交给他,不可随便泄露天机。(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32)这是敌人临死前的挣扎,是狗急了跳墙。(冯德英《苦菜花》)
(33)建梅那欢乐的笑容,关切的眼光,还有她那临死前被敌人残害的形象,却老在他眼前晃动。(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
上例都是“临死前”。在结构层次上,“临死前”是“<临死>前”,而不是“<临>死前”。即“临”先跟“死”组合,然后一起跟“前”组合。“生前”前头不能出现“临”。假设在某个特定场合,一位老人这么叮咛孕妇:“一定要保护好孩子,临生前千万别胡乱吃药!”其中的“临生前”一般要说成“临产前”,不过,即使能那么说,“生”也不是“活着”的意思,而是“生下来”的意思,因此跟本文讨论的“生前”无关。
有时,“临死前”前边还可以出现“在”:
(34)他要是胆敢在临死前骂出一声就多砍十刀,骂十声多砍一百刀。(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
这时,结构层次是“在|<临死>前”。
4.语用价值
“生前”和“死前”的使用,从语用价值的角度看,也存在细微差别。
第一,“生前”是文雅说法,表示对死者的尊重;“死前”是白俗说法,带有随便述说的口气。比较:
(35)这是方志敏同志生前从狱中用米汤写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初中《语文》第二册)
(36)据了解,郭某现年32岁,湖北省黄石市人,2002年初来津,在某大酒店坐台,死前曾多次向别人炫耀自己有存款。(常健等《三陪女劫杀三陪女》,《楚天都市报》2002年7月14日5版)
撇开时间长短的因素不讲,前一例不一定不能用“死前”,但是对于方志敏同志来说,用“生前”更合适;后一例不一定不能用“生前”,但是,述说对象是一个三陪女,用“死前”更适当。
对于同一件事,在造句词语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生前”和“死前”的选用首先取决于说话人的心理因素。对自己尊敬的人,不会用“死前”把话说得那么随随便便;对自己厌恶的人,不会用“生前”把话说得那么文雅郑重。另外,也取决于说话人的文化程度。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程度的人,说话白俗,不会使用文雅词语,即使谈及父母伯叔,也可能用“死前”。
第二,在生与死对比着说的时候,出于变换词面的需要,如果后边出现“死”字,前面要用“生前”。例如:
(37)因为这是老孙生前的愿望、死后的遗言。(杜鹏程《保卫延安》)
(38)生前名满天下,死的名垂千古,……(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上例是“生前”和“死后”对比着说。以前一例来说,不会说成:因为这是老孙死前的愿望、死后的遗言。又如:
(39)我爹爹妈妈生前遭人折磨侮辱,又死是这等惨,……(金庸《笑傲江湖》)
(40)这些财主羔子,生前糟蹋得还嫌不够,死了还把好东西带进土!(冯德英《迎春花》)
上例是“生前”和“死/死了”对比着说。以前一例来说,不会说成:我爹爹妈妈死前遭人折磨侮辱,又死得这等惨。
常有“死者生前”的说法。在这样的四字格里,为了避免用字的重复,不管是什么身份的人,都不会说成“死者死前”。例如:
(41)黄冈市公安局刑侦技术对从死者生前食用的鸡蛋炒饭和胃内容物中检出同样的鼠药“毒鼠强”成分,……(麦芒等《家庭暴力引发悲剧》,《楚天都市报》2002年7月22日19版)
5.古代使用情况
“生前”和“死前”共时使用,有所分工,自古有之。例如:
(42)生前酒伴闲,愁醉闲多少。(杜牧《独酌》)
(43)人生百岁中,孰肯死前足。(澹交《效古》)
笔者通过电脑语料库对古文和古诗作了大面积的检索,获得了两点鲜明的认识:
第一,“生前”和“死前”的同与异,跟现代汉语里的情况没有区别。比方,从语用价值说,为了变换词面的需要,如果跟“死”或“死后”对举使用,便要求用“生前”。例如:
(44)努力前程是帝乡,生前免向胡中死。(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
(45)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白居易《李夫人》)
(46)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王维《哭祖六自虚》)
第二,“生前”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死前”,“生前”和“死前”的比例为4:1。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人文背景。古人迷信,古文古诗中用“生前”,许多时候是从死后的阴间回溯人物的阳世生活状况,这类例子不少。现代人一般不再讲说阴间的事,这类例子自然基本消失了。例如:
(47)劾更生前为九卿,坐与望之、堪谋排车骑将军高、许、史氏侍中者,毁离亲戚,欲退去之,而独专权。(《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
(48)但闻室中笑语,亮气高声,宛若生前。(《聊斋志异·陆判》)
(49)冥王以妾生前无罪,死犹不忘经咒,俾生王家。(《聊斋志异·杜四娘》)
(50)贵家委禽,女辄不欲,怪问之,具述生前约。(《聊斋志异·鲁公女》)
(51)以生前抛弃字纸过多,罚作瞽。(《聊斋志异·司文郎》)
6.结束语
(一)“生前”和“死前”同义。但“生前”是典型的合成词,而“死前”却是严格意义上的短语。这说明,辨析同义现象,有时有必要突破“词”对“词”的界限。
(二)作为同义词语,“生前”和“死前”都指活着的时候,既可以就死去的人而言,也可以就活着的人而言。它们的细微差异,表现在组造理据有所不同、表义倾向有所不同、跟介词配搭的情况有所不同、语用价值有所不同等方面。
(三)“生前”和“死前”共时使用,自古有之。由于古代文化背景的关系,古代作品中“生前”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死前”。
(四)对“生前”和“死前”的语义进行辨析,不能离开句法管控和话语场景。汉语的词汇词义的分析研究,应该同语法语用的分析与研究结合起来。孤立的词汇词义层面的分析,只能获得最基本的了解;衔接上语法语用的分析,才有可能获得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附记:2001年5月,储泽祥教授在跟笔者谈心时提到“生前”和“死前”。后来,这两个词语老在脑子中相互纠缠,无法排除,于是搜集材料,不断梳理,写成本文。提到这一点,是想特别说明,本文的题目是从泽祥那里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