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秦皇岛分公司 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要:21世纪之前,我国智慧校园建设才在萌芽阶段,进入本世纪,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高校逐步实现信息自动化,正式进入数字校园时代。我国高校智能校园建设总体趋势属于稳步发展;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因为智慧校园与师生的生活和教育有关,因此,高校应积极实施和建设智能校园。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1 大数据与高校智慧校园概述
1.1在大数据视野下的高校信息化建设
高校是人才综合的地方,师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在高校中,通过高校大数据的完善和建设对推动智慧校园的平台建设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例如:图书馆的智能检索系统、校园一卡通、网络通讯等等。都可以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通过高校良好的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等功能,加强高校智慧校园平台的建设和推广使用。
1.2智慧校园内涵
智能园区主要基于云计算和云存储等各种先进方法,数据的传输方式是网络,通过智慧校园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学的管理,让信息的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把大数据、云计算、SOA等技术通过智慧校园的平台连接起来,形成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更好的服务高效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智能校园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智能校园的建设,还可以提高高校综合管理水平。
2 高校智慧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2.1信息技术方面的挑战
现在新型信息技术得到广泛普及,给高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给高校传统信息中心建设带来冲击的不仅包括信息的海量存储,更包括云计算模式,另外,对高校校园网络建设而言,以智能终端、物联网等移动化风潮不仅对高校校园建设形成非常大的冲击,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干扰了高校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和方向。现代社交网络不仅取代了校园BBS,更对传统的信息系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冲击,除此以外,大数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
2.2业务融合方面的挑战
校园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得到了相应的成效,信息技术也在逐步提高,当然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业务管理方式和信息查询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师生需求,另外,各种IT创新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涌现,而且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努力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主要的建设目标。
2.3校园信息化建设运行模式的挑战
高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发展的同时,学校的信息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给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运营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很多高校由于没有整体的高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保证整个建设的圆满完成,从而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仅如此,许多高校自身信息化队伍水平不高,因此他们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安全运行的压力。
3 智慧校园的核心技术
3.1大数据技术
校园日常教学和校园生活管理中将出现大量数据,采用hadoop分布式存储方法的大数据技术可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和共享。它可以通过火花技术,可以实时的对过程数据进行深入挖掘。
3.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智能校园建设中最基本的技术。主要通过RFID和GIS等传感设备收集数据。使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对象连接的智能连接,连接字符,并且每个人都连接在一起。
3.3移动互联网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包括移动IPv4和移动Pv6技术。移动终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智能园区提供及时便捷的通信和应用服务。
4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校园建设体系
4.1智能感知层(物联网层)
第一层属于智能传感层,即物联网层。通过配置各种传感设备,在校园内建立统一的物联网,监控和管理收集的数据。校园内的图书馆、食堂、人员和财务等不同数据是共享的。
4.2网络通信层
网络通信层实现智能传感层与基础平台层之间的过渡,智能传感层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接入层,即有线网络、WLAN、传感器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基础平台层。对网络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优化高校智慧校园平台数据流的合理分配,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
4.3基础平台层
基础平台层主要是为智能园区的建设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集成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并通过数据中心管理和分发它们。此外,还需要考虑灵活扩展,以确保智能园区在数据持续增长时能够保持稳定运行。
4.4大数据层
大数据层主要将感知层感知的信息转换为数据,属于智能园区的核心资产,存储在大数据层中,进行分析和分析。大数据层用作业务流程层和服务门户层的基础,并提取由以下基础层和业务流程层获得的数据。管理和处理这些原始数据,并坚持统一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治理、统一数据流、统一数据视图、统一数据分析、统一数据报告生成界面的原则。数据在各个系统的各部门之间传输,从而消除信息孤岛,解决数据冲突,例如图1:智慧校园应急安保系统,数据进行有效传输,来完成安保体系的运行。
图1 智慧校园应急安保系统
4.5业务流程层
业务流程层实现了基于大数据层的实时协同分工系统,促进了智能园区平台的运行。能够将数据应用于各种系统,以智能化智能校园中的教学、研究、管理和生活的整合。推进学校的各种业务流程逐渐成为标准,协调和透明。
5 智慧校园建设的策略
5.1创新人才培养
信息化技术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大数据背景下从校园内培养创造性人才更加的高效。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教学带来的便利性,丰富并创新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度。而信息化技术对于学生接触更多知识也有较大的帮助,通过庞大的信息数据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加宽自己的知识认知,并可以和教师进行更加顺畅的交流以及互动。信息化教学模式针对建立智慧校园作为前提目标,完善智慧校园的建立。
5.2提高科研水平
建设智慧校园的最大成果就是可以对庞大的信息数据流进行收集,统一管理,实现的意义并非是简单储存。学校通过收集管理庞大的信息数据流可以帮助提高科研水平,这也是建设智慧校园从而产生的附加值。同时,智慧校园的建设对于申报课题环节的时长大大缩短,提高了教学以及学习效率,并且科研人员可以根据信息数据做出最佳课题的研究方向,提高科研人员对于外界事物及专业领域发生的最新改变,及时根据信息数据内容做出自己的改变,提升自身的思想,从而整体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
6 结语
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是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现实与数字世界的融合,另外,高校智慧化建设也是校园建设教育的转型。智慧化建设不仅在校园智能管理和服务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校园智慧建设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要求高校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做好教学设计规划,更好的对智能信息进行处理。当然,高校智慧化校园建设也是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因此高校必须要重视智慧化校园建设,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015(51):119-25
[2]刘敏斯,陈少波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15,14(8):6
作者简介
张琰(1983年10月),女,汉族,山东东平县,本科,通信工程师(中级),研究方向:物联网/5G。
论文作者:张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校园论文; 数据论文; 高校论文; 智慧论文; 智能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