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对低钾血症内科急诊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此研究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急诊内科所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静脉滴注补钾治疗,观察其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钾浓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补钾输注液体总量相较于治疗前来说显著较低,P<0.05;经治疗,研究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有2例(3.92%),局部出现疼痛2例(3.92%),静脉炎有1例(1.96%),并发症发生率为9.80%(5例);研究组患者有1例死亡,所占比例为1.96%。
结论:使用静脉滴注联合口服补钾治疗低钾血症具有较好的应用疗效,并发症较低,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开展应用推广。
【关键词】静脉微量泵;低钾血症;治疗效果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for Hypokalemia
Li Zhongxian
Shaoyang Central Hospital,Shaoyang 422000,Hunan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for hypokalemia. Methods:51 patients with hypokalemia were selected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intravenous potassium supplementation,and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were observ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improvement of blood potass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total amount of potassium infusion fluid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P < 0.05. After treatment,there were 2 cases of heart failure(3.92%),2 cases of local pain(3.92%)and 1 case of phlebitis in the study group.(1.96%),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9.80%(5 cases); 1 case died in the study group,accounting for 1.96%.
Conclusion:Intravenous drip combined with oral potassium supplementa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okalemia with low complications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gnosis. Therefor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words】 intravenous micropump; hypokalemia; therapeutic effect
低钾血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浑身乏力、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全身肌无力等,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补钾治疗,以此来改善预后[1]。对此,此研究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本院内科急诊所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51例视为研究对象,对运用口服补钾联合静脉输注补钾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观察,现主要的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
此研究起始时间2018年2月,终止时间为2019年2月;将这一期间本院内科急诊所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51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3例,最大年龄为68岁,最小年龄为18岁,年龄均值为(42.58±5.38)岁。出诊断为低钾血症患者有32例,有低钾血症病史的患者有13例,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有42例,不明原因患者有9例。15例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乏力、软瘫、机体疼痛等;16例患者在临床表现出食欲不振、便秘、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13例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心悸等临床症状;6例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尿潴留。参与研究的患者签署了同意书,研究已经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22.0版本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后显示其差异较小,可以开展比对研究(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中,轻型低钾血症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补钾,将牛奶或果汁中加入浓度为10%是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口服,如果症状有所减轻,可以改为氯化钾缓释片持续进行口服治疗。重型低钾血症患者接受静脉输液补钾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取15ml浓度为10%的氯化钾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87;企业名称: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将其与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进行混合(混合后浓度为0.3%),后对患者实施静脉滴注治疗,滴注速度为6.05~10.05mmol/h,每天滴注氯化钾的剂量不得超过15g[2-3]。
1.3 观察指标
(1)比对和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钾浓度以及补钾液体总量。(2)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包括并发症(心力衰竭、局部疼痛、静脉炎)和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统计软件22.0版本对结果部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治疗后的预后情况使用%表示,卡方检验,P<0.05;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的补钾注射的液体总量使用表示,用t检验,P<0.05。
2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钾浓度及补钾液体总量比对
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血钾浓度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补钾输注液体总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钾浓度及补钾液体总量比对()
2.2 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有2例(3.92%),局部出现疼痛2例(3.92%),静脉炎有1例(1.96%),并发症发生率为9.80%(5例);研究组患者有1例死亡,所占比例为1.96%。
3讨论
低钾血症是一种内科急诊相对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病症,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内的钾离子排出量过多而摄入量不足所导致的,一般来说,临床上常见的导致钾离子缺失主要是因为利尿剂的应用、代谢性碱中毒、腹泻、肾小管酸中毒而造成的。临床上根据患者的血钾浓度的高低将其分为三类,血钾浓度为3.0~3.5mmol/L为轻度,血钾浓度为2.5~3.0mmol/L为中度,重度为血钾浓度小于2.5mmol/L[4]。人的正常饮食可以满足机体对钾的需求,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缺钾情况,若患者在接受大型手术治疗后禁食或因为减肥禁食,均会导致其因为钾含量的摄入不足而出现低钾血症[5]。不同的补钾方式对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影响也有一定差异。
本研究显示,治疗前血钾浓度(2.02±0.21),治疗后血钾浓度为(3.55±0.51),治疗后优势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9.80%(5例),其中发生心力衰竭有2例(3.92%),局部出现疼痛2例(3.92%),静脉炎有1例(1.96%);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为1.96%(1例)。提示通过口服补钾联合静脉滴注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因为口服补钾具有较为持续的特点,能够缓慢和持续的进行不佳,并且在消化道得到吸收从而进入血液,在内环境里来对细胞外钾的平衡进行调节;而静脉补钾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尿量必须超过30ml/h才可以补钾,同时需要观察患者的肌力、心率、尿量以及呼吸变化情况,避免补钾过多;还要注意补钾过程不能心急或在中度停止,因为钾离子需要15h左右才能使得细胞内外平衡,即便机体缺钾较为严重,但是也会有钾从体内排出,所以当血清钾恢复正常后,在对其进行口服补钾,就能改善低钾血症。
综上所述,内科急诊治疗低钾血症时,应用口服补钾联合静脉滴注补钾的方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预后较好,并且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毛进,夏泽燕,惠晓芳.1例重度低钾血症并发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医学,2018,46(02):226-228.
[2]张新斌,肖玲霞,姜椿法,等.急诊科重度低钾血症患者采取高浓度钾溶液外周静脉给药治疗的临床研究[J].罕少疾病杂志,2017,24(02):63-64+69.
[3]刘敏.急诊科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低钾血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2):98-99.
[4]杨欣,鲁利群,黄莉,等.川崎病患儿急性期低钾血症与炎性指标及冠脉损伤的关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8):1164-1167.
[5]冀友仁.急诊低钾血症86例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5):2944.
[6]张倩,王春梅,艾辉,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药,2016,11(7):945-948.
论文作者:李忠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患者论文; 血症论文; 浓度论文; 静脉论文; 并发症论文; 情况论文; 内科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