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生物;导入教学;具体方法
就当前的初中生物授课情况来看,授课过程中有不少的问题存在,其中,部分教师对于信息化的教学不够重视,对于该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展开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作为指导以及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致和动力最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成效。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期望为初中生物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探究提供些许参考和建议: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生物这门学科是新接触的,因此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学生是比较积极和踊跃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生物课堂当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就会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很多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致和动力,进而导致课堂学习成效低下。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当中,重视信息技术的引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例如,在“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课当中,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和地球有关的图片,进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图片的欣赏,提出问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呢?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等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的资料,并进行交流和汇报。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一些有关和地球生命起源有关的纪录片片段给学生,进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加以丰富学生想象力
在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很少有教师去关注对学生想象力方面的教学,并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学生想象力方面的重视度不高,认为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没有什么帮助,因而放弃了对学生想象力方面的丰富和发展。很显然,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当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育,并利用信息技的优势来加以丰富和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依旧拿“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课来说,教材上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只是简单的交代了一下地球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以及对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因此,仅凭对课本当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学生是很难真正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培养其求知和敢于质疑的精神的。而教师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不仅可以将一些国内外知名学者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观点呈现给学生,进而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文献,进而大胆的进行猜想,说一说自己对于地球生命起源的看法,并加以论证。
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展开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成效,加深了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实现了对学生的想象力的丰富和发展。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学生的生物视野
在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当中,教师对于生物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时比较重视的,但是对于培育和发展学生的生物素养,实现对学生生物视野的拓展却没有重视起来。而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就是知识的来源不同,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条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源,使得学生的视野得以拓展,生物知识的储备变得更加的丰富。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来拓展学生的生物视野。
还拿“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课为例,教师除了展开正常的课堂教学工作之外,还可以组织开展一次具体的辩论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首先将学生按照观点的不同进行合理化分组,同一观点的学生安排到一起。接着,由教师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和教学录像短片,并将这些资料分配给各个小组。然后,就“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这一论点来让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需要为其提供具体的科学依据。最后,教师需要对于学生辩论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协助学生去解决和处理,从而提高本次辩论赛的成效。
总的来说,借助信息化的来展开教学,其不仅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致和动力,同时对于教师的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此,教师应该着力于学科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制定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授课内容,从而切实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成效,让信息化的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当中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武佩文. 初中生物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47):176.
[2] 怀海. 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整合[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3):136-137.
论文作者:陈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起源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初中生物论文; 生命论文; 生物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