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朱燕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靖江 214500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早产低体质量儿,根据患儿的营养干预时间分为研究组(n=49例)和观察组(n=49例)。研究组采用早期全肠外营养干预,对照组采用晚期全肠外营养干预。于营养支持前和支持后7d观察患儿的体重增加情况,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观察两组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日均增体质量相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均较干预前有升高(p<0.05),研究组升高效果更明显(p<0.05)。早期营养干预组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为(12.9±3.0)d,晚期营养干预组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为(15.4±3.2)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早期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营养状况,缩短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低出生体质量;营养;护理干预;效果

早产低体重儿又称为早产低体质量儿,我国的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出生率约为6%[1]。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器官发育多不完善,常伴有呼吸窘迫、颅内出血、感染、窒息等,需要住进监护病房,其对营养的需求高于足月儿,一般采用营养支持才能维持患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和营养[2-3]。但对于营养支持的时机目前还未有明确的标准,我们通过对早产低体重儿不同时间点的营养护理干预,分析两者对患儿营养状况的不同影响,为选择营养支持时间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低体质量儿98例,根据患儿的营养护理干预时间分为研究组(n=49例,采用早期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49例,采用晚期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研究组49例,其中男30例,女19例;平均胎龄(33.4±1.8)周;平均体质量(1886.5±275.3)g;Apgar评分(8.9±0.9)分。对照组49例,其中男27例,女22例;平均胎龄(33.7±2.0)周;平均体质量(1913.7±256.6)g;Apgar评分(9.1±0.8)分。两组早产儿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出生体质量1.5~2.5kg;②胎龄<37周;③患儿家长知情愿意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儿有先天性疾病;②患儿伴有呼吸衰竭、感染等;③患儿处于抢救期;④患儿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⑤患儿有核黄疸。

1.3 研究方法 两组均置于新生儿暖箱并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早产儿出生24h内给予营养支持,方法为采用静脉滴注全营养混合液,复方氨基酸初始剂量1.0g/kg,每日按0.5g/kg递增;脂肪乳初始为每日0.8g/kg,按1.0g/kg递增;碳水化合物,初始为6g/kg的剂量,按2.0g/kg的速度递增;同时注意补液和补充微量元素与电解质[4]。对照组于出生72h进行营养支持,72h内静脉输注葡萄糖供应能量。

1.4 观察指标 ①于营养支持前和支持后7d观察患儿的体重增加情况,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②观察两组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③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营养状况 两组日均增体质量相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均较干预前有升高(p<0.05),研究组升高效果更明显(p<0.05),结果见表1。

2.2 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所需时间 早期营养干预组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为(12.9±3.0)d,晚期营养干预组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为(15.4±3.2)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并发症 研究组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胆红素血症患儿2例,胆汁淤积患儿1例,继发感染患儿2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例,胆汁淤积患儿1例,继发感染患儿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但早产体重儿因为对营养的要求高于正常新生儿,且宫内储备少于正常新生儿,如营养状况差,可能影响早产儿的存活率[5]。早期对患儿进行营养干预,可加快早产儿身体发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6]。因早产低体质量儿的胃肠系统多未发育成熟,因此通过肠内营养不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早期多采用肠外营养进行支持[7]。肠外营养的时间目前存在争议,有学者[8]认为,出身72h内,早产低质量儿的胃肠道功能不完善,不能耐受,早期应用全肠外营养易引发高胆红素血症、胆汁瘀积等并发症。另一研究[9]则显示,72h内早产低质量儿的营养需求非常大,仅靠葡萄糖维持不能供应患儿足够的营养,而患者出生后即可耐受1.0g/kg的氨基酸量。因此,本研究中,我们将初始氨基酸设置为1.0g/kg,逐渐递增。结果显示,两种全肠外营养支持均可明显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早期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早产儿在7d时营养状况明显优于晚期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早产儿,且可缩短完全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未增加并发症风险,提示早产低体质量儿24小时内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是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案。

参考文献:

[1]田新新,冉霓.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对神经精神发育远期预后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2):154.

[2]韩树萍.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管理策略[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4):1044-1048.

[3]韩露艳,王晨,李正红,等.早期营养支持策略对早产儿生长和代谢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5):296-300.

[4]李深根.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130-131.

[5]Moyses H E,Johnson M J,Leaf A A,et al.Early parenteral nutritionand growth outcome in preterm infan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m J Clin Nutr,2013,97(4):816-826.

[6]孙琦,诸宏伟,台晓燕,等.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4):2773-2775.

[7]陈正,马晓路,罗芳,等.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相关因素分析[A]. 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12 年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浙江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12:5.

[8]李锦玲,丁晓华,李胜玲.肠外营养联合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2):1068-1069.

[9]Blau J,Sridhar S,Mathieson S,et al. Effects of protein /nonproteincaloric intake on 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 in premature infants weighing 600 - 1 000 grams[J]. I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2007,31(6):487-490.

论文作者:朱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  ;  ;  ;  ;  ;  ;  ;  

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干预效果分析论文_朱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