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眼力才迷信传承有序
On the Authentication of Ancient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orks
文|蔡暄民
Many people, lack of the ability of authenticating ancient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works, are unable to understand the vigor of strokes, ink colors, rhyme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of works, to recognize lines’ weight and to understand authors’ minds.They just put seal, preface and postscript on the work before work itself.Cai Xuanmin tries to prove that authentication should rely on characteristics and elements of works and he appeals to art academies for cultivating more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real authentication.
现在很多鉴赏古书画的人大多迷信传承有序的记录,把作品上的收藏鉴赏章和题跋看得比原作更重要,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凡制假者往往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因要临像原作的笔墨神韵较难,而打上印记却相对容易多了。越假的作品上面往往鉴赏章和鉴赏题跋越多,以此来掩饰作品本身品质的不足。内容的假,想用所谓传承有序的印记和题跋来加以佐证,用漂亮的衣衫来遮掩作品本身的漏洞,而货真价实的书画反而很少有张扬的大量题跋和鉴赏印章,就像一个很有内涵和修养的人,不需要用过于夸张的化妆来衬托自己的容貌一样。
所以,迷信传承有序的题跋和鉴赏印其实是眼力不济的表现。他们看不了原书画内容的笔力、墨色、韵味和意境,辨别不了线条是厚重还是柔弱,更读不懂原作者内心深层次的呼喊,故而只能去听所谓的故事。这些留下的题跋和印记正是造假者为投其所好编织的故事。而很多拍卖行正是抓住这一点,投无知者所好。说白了,所谓“传承有序”,其实很多是给仿品化妆、穿鲜艳的衣衫。
胡树平[12]在研究中发现,粒重的高低取决于籽实库容的大小、灌浆持续期的长短和灌浆速度的快慢。本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的灌浆速率和起始生长势、生长速率有重要关系,影响向日葵籽粒灌浆速率和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深松增密后,深松有效降低了向日葵高低密度间的差值,促进向日葵籽粒的灌浆从而进一步提高产量。
有一次,我应邀去洛杉矶一家博物馆鉴一幅所谓明代董其昌的山水手卷。它其实是一幅民国时的低仿品,笔力柔弱,线条无力,皴法僵硬,尤其是画上的落款与董玄宰的笔力相差甚远。后面有笪重光、翁方纲、刘石庵、冷枚等十几位名家的题跋,虽然字体不同,但细看出于同一人手笔。这么明显的低仿却是该馆书画收藏的镇馆之宝,细细一想,也并不奇怪:该博物馆的亚洲部主任是个不会书法也看不懂书法的老外,他只会查阅资料,能找到这些题跋者的生平,故深信这是一幅传承有序的董其昌真迹。
有一次,我朋友拿一件清乾隆珐琅彩瓷给上海一位大名鼎鼎的“专家”看。正好那件藏品装在一只破旧的盒子里,那专家一见那盒子,还没打开,就叫道:“啊呀,那东西肯定不行,不用看了,清代的珐琅彩怎么会装在这样的盒子里?”就是一例看衣衫不看实物的典型案例。
1.百花图 周之冕 长卷纸本 水墨 31.5cm×70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个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书法而信传承有序的证据无可厚非,但不能提倡,更不能作为我们古书画鉴定的范例。欧洲的一些博物馆和国内博物馆中也有为数不少的赝品,大多是老仿,行内所谓的老冲头,有些还是近仿,即近期内被人调包的作品。不久前披露了某市美院博物馆馆长将馆内100 多幅书画偷梁换柱而拍卖换钱的案例,更说明信传承有序的幼稚和可笑,亦说明不能将作品陈列和收藏某处作为鉴定的依据。
根据气象学上的能见度对气象条件进行的分级[3],选择中雾(能见度200~500 m)、轻雾(能见度500~1 000 m)、薄雾(能见度1~2 km)和霾(能见度为2~4 km)这四种级别进行研究.发射光子数为106个.设传输距离为1 km,能见度分别为0.2 km、0.5 km、1 km、1.5 km、2 km、2.5 km、3 km、3.5 km和4 km.Monte Carlo仿真结果如图6所示.
综上分析可知,推动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彼此都具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推动自身大发展与创新的同时,也能推动另一产业的繁荣与强大。
2.梅花图 高翔 立轴纸本 墨笔 88.8cm×44.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杜陵诗意图(之四) 谢时臣 册页 绢本 水墨
2.桃源问津图(部分) 文徵明 长卷 纸木 设色23cm×578.3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其实迷信传承有序就是用耳朵代替眼睛,信编织的故事。鉴定是眼睛看东西,主要看需鉴定之物本身所具有的诸多特征和元素,如果本身的诸多特征和元素都对的,那么题跋和收藏印往往都没问题。即使没有任何收藏题跋等传承的印迹也不影响它的真品价值。关键是让谁看,拿给谁鉴定。
我父亲曾跟我讲起爷爷收到一幅元赵子昂画的山水立轴的故事:一位徽商生意遇困,无奈之下忍痛拿出收藏多年的这幅画去典当行抵押。没想到城中的所有典当行没一家愿意拆借,都说这么大名头的画怎么可能没一个题跋和收藏印章。这位徽商住爷爷家附近,平时见面打个招呼,但没有交往。眼下实在迫不得已,就找上门来,请借50 大洋,愿将此画押爷爷处。爷爷客气地将他迎进屋,展开了画轴。爷爷边展边连声啧啧,一个劲地赞道:“好画,好画!非子昂之笔而勿为也!”爷爷很慎重地告诉他:“非但真迹,而且是精品,是他仕途一帆风顺时的得意之作!精品,精品!”随后爷爷把它小心卷上,很真诚地表示自己愿意借给他钱,但“无德夺爱”,请他将此宝贝拿回去好好保存。但是对方为了表明他的真诚,非要把画留下。
爷爷后来跟我父亲说:“当铺的掌眼人眼力不够啊,非要有鉴赏题跋才信,其实真正的懂画高手是不忍心在真迹上下手的,高手之作往往增一点为多,减一笔为少,岂可随便加印添墨,徒损画面耳!”由此说明,眼力不到,才注重题跋和收藏印记。真希望我们的艺术院校多培养些具有真正鉴赏眼力的专业人才,不至于一切以传承有序为依据!
(本文图片由御承堂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