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论文_纪蓓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论文_纪蓓

江苏省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9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或称工程造价,不仅直接决定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关乎着整个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然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却时有发生。基于此,本文以建筑工程造价为出发点,系统性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涉及多个层面,包含预算编制、方案设计、监督制度、市场环境以及预算人员素质能力等。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超预算

引言

工程造价,即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所耗费的全部资金,包含人力、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诸多层面。工程造价不仅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投资成本与经济效益,且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创效盈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只有具备强大的成本节约创效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因此,施工企业务必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其预算规划一一落实。但是,在工程实际操作中,超出工程造价预算的情况却频繁发生,从而引发延误工期、打乱施工规划及出现过程亏损或最终亏损等多种后果。本文即在此背景下探讨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方法,以期为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参考。

1工程超预算控制的意义

工程造价预算是通过评估、分析与测算等一系列的方法,对该建筑工程所需要的建造成本进行预先计算。工程造价预算是施工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然而,因预算不准、预算方法不科学以及施工过程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工程建设的实际造价往往与预算额度并不一致。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应提前制定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以在确保建筑工程各个施工环节顺利推进的同时,尽量维护施工企业自身的合法效益。同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也是保障施工工期的重要手段。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形成的原因

2.1预算编制不科学,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大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但是,对于许多施工企业来说,具有工程造价专业背景和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并不多,甚至是缺乏,这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另外,由于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存在信息盲区,工作区域、人力和市场环境均有一定封闭性,使编制人员呈现不在项目实际所在地、工作人员经验不足及业务人员缺乏针对性和具体化的当地市场调查的状况,由此难以准确把握具体的施工情况,使得最终编制成型的造价预算不能包含建筑施工中需要包含的所有内容,始终存在丢项、漏项的情况,呈现出预算偏小于工程实际需求的状态。除此之外,建筑材料的价格也是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材料的价格会受到市场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但材料成本在整个造价中占比又是比较高的,因此会导致不同时期建筑施工所耗费的材料成本极大的不同。

2.2方案设计不合理,施工控制力度弱

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通常是在具体施工之前形成,但其方案的制定必须基于广泛的实地调研和勘察,只有如此,方能最大程度上确保所使用方案、材料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然而,落实到具体施工中,一些工程管理人员往往会忽视这一工作,时常以过往经验为基础,仅仅根据理论知识和现有的工程资料就开始进行项目施工方案的制定。如此一来,必然难以保证施工方案的针对性和适当性,特别是基础、边坡支护、支撑体系、外爬架及其他重大方案的设计。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施工方案根本无法付诸于实践,或施工成本过高,则可能引发暂停施工、修改前期投入的问题,这不仅会造成工程建设进度延误,还将极大地影响成本支出,从而使得实际的工程造价超出最初预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作为一项时间长、产品单一不可复制性、参与方多、工序步骤复杂的管理工作,其对于施工过程管控也提出了较大的考验,一旦总承包方施工控制能力不足,各个环节的资金投入也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

2.3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督工作不到位

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督工作不到位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现阶段的很多施工项目来说,监理单位的工程监理本职工作不到位、质量监控缺位的问题较为普遍。由于一些监理机构的人员不足,尤其缺乏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实务经验的工程监理人员,致使其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兼职现象。监理人员对于施工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并不熟悉,工作中不能在有限的工序间隔时间内迅速发现问题,这必然会对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造成消极影响,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一旦小问题累积形成重大问题爆发出来时,必然形成返工甚至拆除重新施工等现象,使得工程造价超出原定预算[1]。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控制对策

3.1科学开展和完善造价预算编制

施工企业首先要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的预算编制制度,加强预算编制规范的落实,按步骤编制形成最终预算。同时要提高预算编制过程的开放性,与市场环境融合,形成实际控制作用。笔者认为,要想实现完善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施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转变观念,变调研市场为融合市场,重视施工所在地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不要简单采用向单个业务人员询价,要形成公司层面的市场平台,变客为主,掌握真实市场信息;二是要强调图纸的重要性,图纸是一切施工行为的基础,在取得图纸后一定要尽快熟悉图纸并尽早形成施工图工程量,合理安排生产要素的投入,施工图工程量也是施工企业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基础性数据[2]。

3.2提高施工方案有效性和其它风险抵抗能力

现阶段建筑业是一个饱和产业,入市门槛低,企业要取得突破,就要摆脱那些低技术含量的比拼降点、让利的生存模式,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要求方案设计人员与造价预算编制人员要紧密结合,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变设计多少花多少为花多少设计多少,在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下,根据预算费用进行方案设计。方案投入要灵活,要有实际指导作用,发现不完善之处要能及时调整[3]。另外,施工单位要形成一定的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抵抗能力,提高造价预算中材料单价的准确性,要建立公司层级的材料集采平台,掌握一定的材料议价能力,将材料单价控制在预算编制单价一定范围内,同时做好相关资料收集工作,为结算对应项目调查举证奠定基础。

3.3全员参与有效监管

建筑工程的成本是由各个施工环节共同组成,工程施工更是直接将工程造价预算变成资金支出的过程,因此,施工企业务必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有效监管各项费用支出[4]。一方面,施工单位要树立项目全员管成本的施工成本控制理念,并将该理念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中,让每笔费用支出都有监管责任人;另一方面,要建立全员分享成本节约形成的效益的制度,调动员工节省开支的积极性,让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和员工本身收入挂钩,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将施工成本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与城市化发展,为建筑产业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施工企业在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应该做好预算成本控制,以避免造价超预算,损害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声誉,要将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最大化,让员工和企业共建、共赢、共奋进。

参考文献:

[1]司洪伟.浅谈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控制关键与策略研究[J].河南建材,2018(03):147-148.

[2]林晨曦.探讨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居舍,2017(23):121.

[3]韩敏.试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09):210-211.

[4]索宪法.试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门窗,2016(11):64.

论文作者:纪蓓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论文_纪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