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时空之门,让文物说话-文物陈展途径分析论文

开启时空之门,让文物说话-文物陈展途径分析论文

开启时空之门,让文物说话
——文物陈展途径分析

苗 蕾

(临沂市博物馆,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这是新时期博物馆肩负的历史重任。开启时空之门,让文物走入大众视野,实现前世今生的良好对接,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滋养人文的素养。让文物活起来,是一个大课题,涉及文物资源的方方面面,诸如考古、文物修复、博物馆等。对此,对文物陈展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物陈展;设计;“活”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下让文物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文物说话,让文物“活”起来,已成为文博人需要重点关注和探究的重要课题。文物承载着过去,折射着未来,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星河中照亮着历史的前世今生。开启时空之门,让文物说话,在文物陈展的过程中与历史对话,诉说来龙去脉,秉承优秀品质,提升人文素养。文物陈展是观众与文物进行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活动,能使观众直接与文物对话,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对此,各大博物馆都应重视文物陈展,加强文物陈展途径的研究,以更有效地实现文物展览的目的。

一、文物的含义及其陈展概述

在我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先人们创造了丰富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巨大文化财富。其中,遗物、遗址、遗迹、墓葬等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价值,我们现在统称为文物。从文物特性的角度来看,文物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类。可移动文物有陶器、瓷器、铜器、铁骑、玉器、书画、工艺品、古文献等;不可移动文物有遗址、墓葬、石刻、古建筑、纪念址等。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我们拥有无比丰富、无比深厚的文物资源,为我们进行文物陈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涵养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素养。

文物陈展是人们了解文物、走进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陈展过程中,人们与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时空之门开启时,人们进入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往事,文物则迈着疾速的步伐走进新时代。开启时空之门,让文物说话,做好文物陈展工作,是每个文博人的历史使命。

MRS培养基:MgSO4·7H2O 0.058 g,柠檬酸二铵0.2 g,吐温-80 0.1 mL,酵母膏0.5 g,无水乙酸钠0.5 g,葡萄糖2 g,硫酸锰0.025 g,磷酸氢二钾0.2 g,蛋白胨1 g,牛肉膏1 g,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pH6.2~6.4,121 ℃灭菌15 min。

二、文物陈展的具体途径分析

(一)创设适宜的陈展环境

陈展环境是影响观众与文物交流互动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藏品保护的重要因素。良好的陈展环境有利于观众专心一意地沉醉于文物的探究中,有利于避免因环境的不利因素对文物造成损害。因此,创设适宜的环境是文物陈展的首要条件。

1.注重基础设施,筑牢第一道防线

文物陈展中的清点,是指按照陈展的文物清单对每件文物进行全面记录,保证物、账、卡三方信息相一致。并且若发现文物出现病害,要及时进行护理,做好保护工作。这就表明陈展文物的清点需要是掌握了一定文物保护基本知识的人员,比如那些不适合长期陈展的文物要定期更换,要注意做好展厅的除湿、通风、防虫、防尘和防紫外线以及防氧化等。在清点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破损,必须及时报告,切勿随意自行处理。对于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破坏,要尽量降低自然因素对展品的损害程度。定期清点的时间和次数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物和文物陈展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好3个月一次,最长不超过6个月一次。

为保证研究存在可比性,两组研究选择同一组医师及护理人员,手术类型方式、术前准备及麻醉方法均相同,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具体内容;术前常规准备工作、手术室病房环境管理、体位、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等;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具体内容为:

“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文物走进大众的视野,曝光的频率和程度加大,和社会的接触面扩大,从保护技术因素来看,要求做好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

(二)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

环境营造涉及到博物馆的方方面面,这里只重点谈一下内部参观环境。其中,整体风格的确定,展厅高度、通道、门厅、序厅、回廊的风格是否一致,是否与展览主题相符;采光方面也异常重要,阴暗与耀眼两个极端绝不可取,全天光与全灯光也同样不合理,二者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光采光方式让参观者心情放松,而全封闭的完全由灯光主宰的环境则多少让观者有些压抑。目前,国内外有很多的博物馆如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纽约博物馆等,都很好地做到了以上这几点要求,实现了大环境、展室、重点展示等各个结构的部分与整体完美的协调。因此,要打开时空之门,让文物说话,就要极其注重展厅整体风格的营造,有效地考虑观众的参展感受和体验,营造有利于让文物说话的条件和氛围,让观众主动融入与文物对话、互动的过程中来。

1.加强对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的培训

2.定期清点陈展中文物藏品的数目

2.优化内部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对文保人员不定期地加强文物保护培训,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提高文物保护的质量。同时,加强文保定期巡视,确保文物不被人破坏、不污损、不丢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和保护措施,以真正保障文物安全。

实验监测巷道围岩不同位置处应力和位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及巷道围岩不同位置之间发生位移速度的关系,寻找超千米深井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在时间和空间位置的演化规律。

基础设施是文物陈展的基本工作。陈展的场馆内要配备消防报警、安全防护等设施,加强第一道防线的防护。在场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要选择那些具有环保性能和防震的新材料,内外层还要喷刷防火涂料,以最大程度降低火灾等险情隐患。对防震材料的选择,要多借助防震技术,确保展柜和文物底座的牢固性,能够起到防震抗动的作用。

当v=vr时,弹体残余长度的计算方法也与式(29)--式(30)基本相同,只需将其中的L0替换成Lres,h,v0替换为vh即可。

3.妥善处理既不在库房又不在展厅的文物

众所周知,在每次的文物陈展筹备活动中,总是有一些文物因为各方面的情况既没有及时进入库房,又没有出现在展厅,散落在陈展场馆某个角落或者布展人员手中。这些文物没有受到专业的保护,容易引起丢失、损害和混乱,安全性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要妥善处理这些既不在库房又不在展厅的文物,从健全文物陈展提取管理制度或管理方法入手,让文物藏品既能顺利出库,又能安全返回。

(三)根据文物历史特征选择集体陈展或单体陈展

我国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博大精深,既有墓葬遗产,又有遗址遗产,等等。现在有些博物馆在文物陈展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墓葬和遗址中的藏品做一些取舍,展示的都是品相好的文物,而那些品相不好,有些残破的文物,或是缺少陈展价值的,都会被深藏起来,甚至被遗忘。笔者以为,就墓葬而言,这是一个沉睡的历史文化,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考究一个细小的遗物如一个小小的钱币等都能探查出一二,因而墓葬出土的文物需要集体陈展,在条件、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整体展示。因为如果单独展示某一文物,或者进行不同时代文物的对比展示,这种方式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割裂了历史的一段文化。而对于那些破坏严重的墓葬或者遗址,经过挖掘后只剩下残余的文物,难以进行集体陈展的,则应当和其他文物汇聚在一起进行陈展。对集体陈展来说,单独陈展往往适合那些具有特色、代表一段历史时期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墓葬或遗址,比如海昏侯、中山王、秦陵兵马俑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物展览曾经被认为是远离大众的、具有一定知识门槛的、高高在上的享受,现今,竟然变得如此风靡、如此大众,值得深思。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无论是好奇于“妇好”这个亦王后亦将军的传奇故事,还是被在位仅27天的西汉废帝刘贺的戏剧人生吸引,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让文物“活”起来,不论是由小变大,还是由大变小,抑或由静变动,都是博物馆开启时空之门,让文物说话的有效方式。因此,让文物“活”起来,不是赶时髦,更不是追形势,一切都要从游客的心理需求出发,从表现文物的价值出发,从观展的实际、受教育的效果出发,只有这样,文物的“活”才活的有意义,有生命力。

相较于研究一般的人地关系,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8]。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角度分析可将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基础细分为“自然层”以及建构于其上的“生计层”、“制度层”、“意识形态层”[9]。从乡村空间和人的生存发展的角度,人在适应乡村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生产出适宜自身生存发展的生计、制度和意识等层面的文化事物。乡村文化空间是一个能够进行自身再生产和不断进化发展的活的空间(图1)。

参考文献:

[1]王德强.让文物说话——浅谈新时期博物馆的陈展方式[J].大众文艺,2017(23):31-32.

[2]宋笑飞.陈展中让文物“活”起来[N].中国文物报,2016-08-02(8).

[3]袁庆曙.数字化互动陈展技术与系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4]李建丽.陈展文物管理方法初探[C].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博物馆学会,2004.

【中图分类号】 G265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苗蕾,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研究方向:博物馆学。

标签:;  ;  ;  ;  

开启时空之门,让文物说话-文物陈展途径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