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做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形式,在施工中如未控制好各工序,容易发生孔壁坍塌、桩孔偏斜、缩孔、导管掉落、断桩等质量问题。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桩身质量检测方面的论述,提出了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监理工作要点。
关键词:基坑支护;泥浆护壁;灌注桩;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光明高端人才房为4栋高层住宅,二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为9.6~11.3米,基坑底面积约为22362.1平方米,基坑底周长约603.8米,因场地受限,周边建筑物的管线距基坑底边线最近处只有8.2米,基坑支护采用双排桩结构,排距为3.0米,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为φ1200mm,桩中心间距1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水下灌注。桩顶设冠梁和连梁。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施工工艺流程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基本如下: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 资料准备。收集与基坑支护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收集地下管线资料;熟悉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
3.2 要求施工单位编制桩基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桩基设计图纸、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依据确定的施工参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必须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关编审人员的资格应符合规定,且签章齐全。
3.3 施工机械的选择。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图纸要求、施工工艺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工程合适的施工机械,提高机械工作效率。
3.4 开工前的检查工作。检查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到岗情况,检查施工机械、班组的到位情况,检查施工材料准备及材料供应情况,检查仪器准备及检定证书,检查临时设施准备情况,建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对桩位复核。
3.5督促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基坑的监测工作。对基坑四周必须进行变形监测(水平位移、沉降、桩身测斜、水位)。
四、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根据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抓好开孔前的准备工作、成孔过程控制、钢筋笼制做与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成桩后桩位偏差与桩顶标高检查。
4.1 开孔前的准备工作与质量控制
由专业测量工程师对桩位进行测量与定位,桩位偏差符合设计及有关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经监理人员复核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制备泥浆,根据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及现场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制造泥浆的材料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的要求,并应有材料进场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泥浆池的文明施工,保护周边环境。
护筒埋设位置应准确,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填实。护筒排浆(进浆)口应与泥浆沟相接。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深度,在粘土中不小于1m。在砂土及松软填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上口应高出地面100~200mm。
钻机就位应平稳,确保钻进作业时,不致发生倾斜、移位。
开孔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应报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开机钻孔,做好有关记录。
4.2成孔过程中的控制
应根据钻机性能、土质类别、孔径大小和泥浆质量确定钻进速度,但总的原则是转速要快。一般开钻初期用慢速,待成孔5m以上时,检查钻杆垂直度等,当确能保证成孔质量时,方可开始加速。在钻进过程中应随时巡视检查以及孔斜、缩径、塌孔处理后,及时检查钻孔垂直度及孔径,及时发现并随时记录钻孔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如出现问题应停止钻进,采用相应措施后再钻进。终孔时,应对孔深、孔径、倾斜度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终孔,否则继续钻孔。当钻孔至设计要求深度或进入要求的持力层深度后,即应开始第一次清孔。清孔达到要求后,进行检查验收,并记录有关数据。
4.3 钢筋笼制做与安装
钢筋笼制作前进行除锈与调直。主筋采用搭接焊进行焊接时,钢筋进行预弯,使两根主筋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搭接焊缝长度符合有关要求,焊接外观质量合格,进行见证取样试验。钢筋笼绑扎质量和尺寸偏差符合设计及有关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检查验收合格。
下放钢筋笼时,每个接头均要求监理人员现场进行验收,并将桩机号、桩号、钢筋笼节数、验收时间等重要参数写在小白板上,同时留下影像资料,防止出现钢筋笼缺失的问题,使得工程所有灌注桩钢筋笼均有据可查。
4.4 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
二次清孔后检查孔底沉渣厚度,泥浆比重等符合要求后,开始灌注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其配合比、强度、坍落度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首灌时间和混凝土量的控制,保证导管一次性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米以上。
随着混凝土的上升,应相应提升和拆卸导管,但应保证管端底部埋入混凝土以下2—6m。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 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离混凝土面。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宜大于6m,否则易使钢筋笼浮起。吊放和提升导管时严禁碰撞钢筋笼,并应在灌注混凝土时,严密注意钢筋是否有上浮现象,如发现钢筋有上浮现象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混凝土应连续浇注,不得中断,并应尽量加快浇注速度。如混凝土在灌注过程中,导管内进入泥浆应设法将泥浆抽出,并经有关人员同意采取其它适当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灌注。桩顶混凝土面灌注标高应比设计标高至少高出0.8~1.0m,以便凿除桩顶浮浆层后,能保证设计的桩顶面混凝土质量。单根桩每灌注50M3必须有1组试块,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块。混凝土灌注接近完成时排出的带有水泥浆的浊浆应废弃,不使其流入泥浆池,以免恶化池内泥浆。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设专人测量导管埋设在混凝土内的深度,以准确控制导管的提升与拆卸长度,并及时填写有关水下混凝土施工的各种记录。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有关人员同意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5成桩后桩位偏差与桩顶标高检查
土方开挖后,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桩位偏差和桩顶标高进行测量,对桩位偏差和桩顶标高超出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报请设计单位,根据设计人员出具的书面处理意见进行技术处理。处理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4.6 桩基的无损检测
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随机抽取总桩数的20%比例的灌注桩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不符合要求的灌注桩报请设计单位,根据设计人员出具的书面处理意见进行技术处理。
五、结束语
本文以实际监理工作为基础,对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监理要点进行了阐述,从工程的实效看,本工程的灌注桩经检测,全部为一类桩,桩基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论文作者:李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泥浆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坑论文; 钻孔论文; 钢筋论文; 导管论文; 标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