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中医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保健的护理方法,并探究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视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药学保健的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与用药依从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依从性情况(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药学保健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广泛应用。
【关键词】 药学保健;糖尿病;老年;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28-02
老年糖尿病患者是指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以常出现心血管等多种严重并发症、低血糖反应、服药依从性差为临床特点,长期的用药且效果不是很好为患者的生活都带来了影响[1]。因此,特对本院45例患者实施药学保健,效果良好可见,现将护理的方法与过程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视为本次的观察对象,32例患者为糖尿病Ⅰ型,48例患者为Ⅱ型,学历为小学及以下31例(34.44%),初中或高中43例(47.78%),高中以上16例(17.78%)。将90例患者根据随机投掷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女23例,男22例,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2.9±13.1)岁,病程2~21年,平均病程(11.8±9.7)年;观察组女25例,男20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74.4±12.5)岁,病程3~21年,平均病程(12.2±9.3)年。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类型、学历、经济收入、病程等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如为患者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及其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重视;抚平焦虑、抑郁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并指导家属帮忙监督患者按时服药[2]。观察组患者实施药学保健,具体如下:(1)询问并记录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及现病史,并为患者对糖尿病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知识进行灌输,使患者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2)联合患者的过敏史、其他疾病等,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用药方案,且注意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利福平与甲苯磺丁脲同时服用对肝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等;(3)剂型与剂量的指导,老年患者年龄较大,承受能力也较弱,服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病情与耐受程度不断增高到适合的剂量,也减少了用药的不良反应;(4)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结合患者的日常生活,告知患者用药的时间、方法、剂量等,并说服家属帮忙叮嘱患者按时服药;(5)出院后的护理,叮嘱患者出院后正确用药且使用过正确的生活方式,一经异常,回医院进行检查,并一周采用电话的方式回访一次[3-4]。
1.3 疗效评定标准
用药依从性分为依从性较差、依从性良好,完全依从,依从性较差是指患者用药的剂量与次数少于医嘱的75%;良好是指患者用药的剂量与次数多于医嘱的75%;完全依从是指患者用药的剂量与次数达到医嘱的100%[5]。依从性良好与完全依从即为依从,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餐后2h与空腹时血糖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情况的对比观察
观察组护理后依从性情况(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根据本次试验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依从性情况(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深,而糖尿病是以体重减少、多食、多尿、多饮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且此疾病的并发症也极易出现,使死亡率不断升高[6]。由于老年患者的记性较差,对药物的依从性也不是很好,大大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因此,本院实施药物保健的方法进行护理,效果较为突出。
药学保健,顾名思义,就是指临床的药师、医生与患者合作,为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治疗的效率共同为患者制定用药方案[7]。首先,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等,确定患者用药的种类,并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其次,为患者制定剂型与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并联合家属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最后,指导患者正确合理使用药物,说服家属在出院后也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并定期回访[8]。药学保健是药学工作的一种新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用药的效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老年患者实施药学保健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服药依从性显著提高,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显著价值意义,值得广泛的推广。
【参考文献】
[1]方姣英.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药学保健[J].海峡药学,2012,24(2):274-277.
[2]林晨,张祥捷.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11):168-169.
[3]张晓艺,张冬英,言纲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压疮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3):92-96.
[4]刘玉喜.二甲双胍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5):63-63.
[5]刘兰,马霞.采取一对一的护理干预法对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6):96-97.
[6]邱季,何琼.浅谈老年糖尿病压疮好发因素与护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3,3(6):727-728.
[7]陶岩.108例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综合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499-2500.
[8]裴玉梅,于新渠.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药学保健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4,13(21):23-23.
论文作者:武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8
标签:患者论文; 药学论文; 老年论文; 糖尿病论文; 剂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