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三维一体的高效率小学美术课堂论文_毛伟

“以生为本”构建三维一体的高效率小学美术课堂论文_毛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必须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班级管理学等一系列的理论知识,增强专业素养,再尝试着与教学实践工作相结合,循序渐进,教学相长。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点 通过教师经典案例,使我更清楚地意识到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要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教师不能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的硬塞给学生,而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带着自己的文化积淀,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把握教材,用好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教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深刻哲理和美学等都得以充分表现,以此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智慧。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我们的学生,熟练驾驭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提升课堂效率将成为教师自我修炼提升的必修课程。然而,我们经常习惯性的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少站在儿童的角度来审视问题。就教育而言,问题就凸显出来了,老师为教而去教,学生想学而不得法,课堂就呈现南辕北辙、工厂生产化的现状。“以生为本”就被排除课外,想要课堂效率就无从谈起,只有理解了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把课堂交还还给学生,课堂效率随之而来。我立足教学一线,以长期从事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探究为基点,来谈谈就怎样有效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效率,仅以此抛砖引玉。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熟解课标 活用教材)

具备扎实基础首先是要认真解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术课标),这是美术学科的最核心最基础。如果对美术课标都没有弄清楚就不可能去讲课堂效率。比如《西湖十景》这课教科书上遵照美术课标已经划分到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我们就不能擅自理解为成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去设计课堂教学,这样会误导学生的同时也让教师自己偏离课堂教学的方向。因此,学习解析好美术课标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首要任务。只有把基础打牢,才可以进一步讲课堂效率。与此同时,扎实基础更要熟悉美术教材,我们应把美术教科书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起来,合理制定好教学计划,规划好学习单元,确定每一阶段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有规划有目标地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效率才能初显成效。比如咱们遵义的地方美术教材红色美术单元四年级《钢铁的记忆》与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美术教科书《瓶子变个样》这两课就可以整合,把《瓶子变个样》的塑造与《钢铁的记忆》的雕刻相结合,寻找学生共鸣点来做加减法雕塑探索学习,达成课堂教学目的,不管是加法的塑造还是减法的雕刻都紧紧围绕红军这一主题寻找相关元素作为实体开展美育探寻活动,自然就能提升美术课堂效率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课堂要“以生为本”(培养学习兴趣 注重个性发展)

“以生为本”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开展好美育活动,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升华美术课堂效率。基于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得好好捋一捋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美术课堂了。

“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带上这三个问我认为效率较高的美术课堂课堂要关注的无非就两点:

其一,养成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兴趣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兴趣培养是有明显的学科优势的:一是可以长期建立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热情;二是可以循序渐进的建立和巩固学生的美术学科自信;其三还可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达成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效率。

其二,尊重学生个体发展,避免千篇一律工厂式培养人。遵循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可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即有一技之长,且百花齐放;也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以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彰显个体优势,从而有效达成美育教学。例:同样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完成一幅《五彩的烟花》,我们在教学引导设计时要从烟花绽放瞬间都呈现了哪些基本形符号?一个问题设计就可以解决掉千篇一律,避免示范带来的同形、同色、同造型工厂式教学。

三、遵循本位(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机制)

不脱离美术学科素养,符合儿童心理活动规律,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构建三维一体式美术课堂教学。即创新课堂多元化的学习机制是提升美术课堂效率的高级阶段。

老师在设计多元化的学习机制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凡是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无关的桥段一律排除,把重点放在生成问题的引导和延伸学习上。例如:《电影的始祖皮影》一课时,学生突然提出疑问:“老师,为什么皮影戏不叫影子戏?或者剪影戏?非得叫他皮影戏呢?”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涵盖了该课的几个知识点,其一是皮影的制作材料;其二是皮影与光学的关系;其三是皮影与剪纸到底有什么关联。恰好也是该课需要学生去探寻的知识。因此老师此刻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应就以上生成问题为学生设计多种探究方案让学生从中得到答案,即多元学学习。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我们教师在课堂里只能算得上是一个“牵线”的人 ,即引导者。“以生为本”的课堂将会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流,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老师需要加快速转变自己,顺应这个时代,适应教育的发展。我们要继续带上“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三问去探索效率较高的美术课堂课堂。

论文作者:毛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以生为本”构建三维一体的高效率小学美术课堂论文_毛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