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检修常见问题及有效应对策论文_索有朋,赵超

电气检修常见问题及有效应对策论文_索有朋,赵超

(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 810000)

摘要:目前,电气设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其长时间的工作会出现各种故障,不仅会导致不能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对电气故障进行及时的检修就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此,文章探讨了电气检修常见问题及有效应对策。

关键词:电力故障;常见问题;检修技巧

引言

在电气设备的使用中,往往会出现设备的故障,而电气故障的检修能够及时的实现故障的排查,让电气设备恢复正常使用。在电气设备的检修中,会遇到了很多常见的故障,加强对这些故障的研究能够实现电气故障检修水平的提高,为此本文就电气设备故障检修的常见问题及技巧做了详细阐述,以提高电器设备的检修水平。

1.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要点

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可从看、问、听、摸四个方面着手。看是指要对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进行外表观察,看设备是否有损坏,这需要对电器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观察能够根据设备的外部情况来确定故障的发生部位。外部观察能够推测出内部元件触点是否烧熔,连接的螺丝是否有脱落,以及连接的线路是否有断裂都可以通过观察得知。问是指询问,检修人员应做好询问工作,通过仔细询问能够了解故障前后设备进行过的操作以及设备是否出现过异常。另外设备有无频繁的进行启动及制动,设备是否进行过载运行以及操作人员是否进行违规作业等都可以通过询问得到详细情况。听是指在设备的故障范围暂时稳定时,让设备暂停运转,通过设备运行中的振动声或者摩擦声来实现设备的检修。最后,通过触摸能实现设备重要部位的温升检查,以判断其温度变化是否正常。

2.电气检修的常见问题分析

2.1在线监测技术有待完善

当前多数供电企业所采用的电气检修方法,都是状态检修法,利用这种技术,确实能够在原则上控制危险,预防一些安全事故的出现。但是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导致这项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比如外部遭遇雷电冲击的时候,整个状态检测法的精度要求也就难以保障,甚至在严重时还会出现失误,导致设备无法进行正常化的运作。还有,在对一些实际检修原因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现有的检测技术,比如变压器油气色谱检测、红外线成像技术等手段,难以对实际的检修需要进行满足。

2.2状态检修实践积累不足

近些年,国内的一些供电企业频频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电力检修工作缺乏完善性,尽管在当前,不少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建立电气检修工作试点,但是由于缺乏一套能够与之进行匹配的监督管理系统,也导致其工作收益过低,甚至是影响了管理制度的发展。由于状态检修在我国的起步较晚,技术管理型的复合人才较少,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对于一些技术问题难以进行专业化的指导,且在工作模式上,“一言堂”式的检修作风比较严重,过度信赖个人经验,且其管理能力欠缺,导致检修工作问题重重。

2.3电气检修数据资料不全

在电气检修工作过程中,之所以会频繁的出现问题,其关键性的一点,就是由于电气检修数据资料的管理存在不足。完整的电气检修记录资料,是对电气设备故障原因进行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性条件。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当前不少企业的电气检修数据资料都有待成熟,且并未就数据资料内容,建立相关的管理体系,一些管理人员的任务不够明确化,导致其在对电气检修数据内容进行收集、整理、存档的过程中出现了太多的问题,进而导致整个数据资料混乱不堪,在后期还出现了损坏、丢失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效的应对策略

3.1掌握电气设备故障检修的有效方法

电气设备故障检修工作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有序进行。在检测维修过程中,务必要遵循“先检查外部机械再检查内部电气、先清洁后维修、先静电后通电”三项基本原则。

首先,“先检查外部机械再检查内部电气”是指检查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要先检查机械零件外部有无明显损坏,在确定械零件没有故障之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在检查电气设备的电路故障时,要先利用精密的检测仪器寻找发生故障的部位,在确认没有接触不良故障之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其次,“先清洁后维修”是指在进行电气设备故障检修时,应先清洁后维修有的电气设备。检修人员要先清洁设备的按钮、接线点、接触点等,检查电气设备的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此类电气设备出现问题,大部分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对设备进行清洗一般就会恢复正常。

最后,“先静电后通电”的意思是电气设备故障检修应先静态检查再通电检查。检修人员要先检查电气设备电源部分是否发生故障,确保电气设备在未通电的状态下,判断其按钮、转换开关、接触器、热继电器、过流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保险丝等是否完好,再根据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判断故障发生的所在。之后再进行通电试验,通过听电气设备的声音以及测定的参数来判断故障的所在之处,之后着手维修。

3.2确定标准的电气检修程序

在进行电气检修的时候,要遵循相关的程序内容,按照电气检修表单中的工序执行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检修质量。标准化的电气检修单,不仅仅对整个电气检修工序进行了严格化的规定,同时还指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工序内容,这样有助于提升检修质量。在电气检修过程中,每一项工作内容都需要严格按照工序进行,如果出现了违反工序的检修操作,那么要进行返工处理,所以在制定电气检修单的时候,要对各个检修工序的排列情况进行深入化的研究,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还有,电气检修工序能够在结束检修工作之后,进行必要的分析与统计,帮助工作人员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

在执行过程中,对比电气检修表,工作人员每完成一道检修工作,都应该对检修结构进行切实的察看,并确保检修工作是否达到了要求,是否需要进行返工操作。如果说不存在具体化的检修标准,那么对于检修工作的质量很难进行评估,不能及时返工,一些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将当前工序中的问题带入到下一道工序之中,造成更大的损失,难以确保工程质量。为了提升检修质量,检修人员要按照工序的重要程度,对其展开分级式的验收,对重要工序,要进行严格化的把关,这样才能对检修重要环节做到多层把关。

在确定电气检修程序的时候,也不能忽略电气的相关运行管理工作。由于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需要针对其运行状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在这套制度中,应该将设备的检查工作、操作工作、工作人员责任制度和相关的安全运行责任制度囊括其中,这样在执行电气检修工作的时候,才能使整个工作更具条理性。在电气检修中,首先要能够确定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根据不同人员的负责情况,了解电气设备的运作情况,这样检修工作能够更为合理的开展;其次,在电气检修工作中,相关的操作人员能够为检修人员提供一些安全性的指导,分析电气设备的运作状况,使设备交叉运作,尽可能降低检修成本;最后,检修人员可以向设备管理人员提出一些建议,让他们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消除一些潜在的隐患问题,这样电气设备的运作能够更加健康。

结语

总而言之,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很多,一旦要造成设备故障就要及时查找有效的维护方法,以实现设备的正常运转。在设备检修后要及时进行故障原因及维修技巧的总结,以实现电气设备故障检修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廖才金.发电厂检修管理模式的思考与对策[J].广西电业,2017(03).

[2]孙陟.发电厂设备检修管理的探讨[J].新疆电力技术,2017(03).

论文作者:索有朋,赵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电气检修常见问题及有效应对策论文_索有朋,赵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