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论文_黄金鹏

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论文_黄金鹏

黄金鹏 甘肃省灵台一中 744400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具体的场所、环境和氛围等,来引起学生情感体验,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现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的师生互动关系的载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情境认知理论已经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情景转化的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将个体认知放置于更大的数学情境和社会情境中进行考察,更加强调个人与所在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作用,更加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和互动性,更加强调知识的情境性、社会性和应用性。

一、创设直观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直观的数学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唤醒学生记忆中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经验,并利用它们去分析新知识,使知识获取从被动接受的状态变为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直观情境的创设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创设。在教学中,利用实物、模型、版画、幻灯片、录像、电视及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创设直观情境,将视觉和听觉等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面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二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创设。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演示、参观考查等活动,能让学生真实地感觉到学习过程的本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实践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并借助实践活动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描述、动脑思考。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正常情况下,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生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以及相互之间的认识差异,也就是认知冲突,心理学上将之称为“失衡”。当人的心理失去平衡时就会本能地产生一种需要平衡的需求,就会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并通过多种方式来建立心理平衡。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活跃状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时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而且要从纵向考虑新旧知识是如何连接延伸的,从横向考虑新旧知识是如何沟通联系的,从而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不同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要在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既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经过努力又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需要指出的的是,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逐步形成高潮,以不断激发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创设合作情境,促进互动交流

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教师应努力培养出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合作情境为形成好的学习共同体建立了平台。创设合作情境,就是要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创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通过合作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既可以加深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还能实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通过合作交流使不同观点进行交锋,能使学生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修正,使每个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和合作的乐趣,并在合作中增强自己的表达、交往能力;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得以完善,知识不断清晰,有利于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是个体独立学习,没有个体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就开始让学生合作讨论,结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过分依赖他人,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没有深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就没有真正的互动,合作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时间,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自己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自主地、能动地、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以不同的方式学习知识,从不同方面理解知识,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突出个性化学习,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创设生活情境,关注知识迁移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学即生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这要求教师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境不仅能拉近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还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知识的迁移,体现学习的螺旋式上升。生活情境的创设,首先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要善于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其次,还可根据所授知识,有针对性地利用故事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科学故事往往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学习过程于一身,既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储备的知识,拿已知去碰撞未知,带来的将是震荡的效果。当然,要取得这样的效果,选择的故事必须是新旧知识的交汇点。

论文作者:黄金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论文_黄金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