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华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东安中学 226200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习方式,变传统的“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在审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模仿作品的“形式法则” 有创意地表达“美术文化”,通过直观感受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解析,领悟作者的创作思想,以增强学生对经典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构建以生活为载体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使美术课产生无限延展的生命力。
关键词:生活化 模仿体验 创意表达 知识回归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目标。因此,多接触艺术是美育最有效的手段。接触艺术的第一步就是欣赏,欣赏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它贯穿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欣赏的同时,学生要施以自主探索,不仅要用美术语言探究作品特点,而且要从模仿出发解构、重组艺术作品,探访大师的创作之路,才能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对作品的感受用有别于一般的艺术方式呈现与交流,从而使欣赏活动更加完善,获得更大的美术教学效益。
众所周知,美术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短暂的时间里帮助学生完成欣赏评述,这一个由观察而内化知识再外化表现的过程,使他们学会鉴赏、增强美术素养、完善人格,促进可持续发展,运用灵活多变的生活化教学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广大的美术老师一起探讨。
一、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大家都知道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与值观。美术教师的美育目标不仅仅只是传授绘画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艺术个性、审美素养,影响孩子以后漫长人生的美学观念。因此,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生活化地设计课堂对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提升学生自信心和挖掘了学生的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的推敲。
美术教育指向未来生活又高于生活,强调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培养学生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美学思想。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绝不是对传统教学单纯的复制与粘贴,而应是立足学生年龄接受能力的改进与创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更要有所体现。在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中,让学生感受艺术处于似与不似之间,所有的情感都指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目标的制定时初定为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艺术情感,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快乐的向往。这里重在探讨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区别和联系,发现生活美。考虑到学生年龄,修改为:通过对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达方式的探讨,分析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区别和联系,爱上美好生活。再进一步思考斟酌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艺术构思的巧妙、构图的趣味、色彩的表达、意境的营造、虚实的处理来品味意境,理解艺术美的呈现,引导健康的审美,积极阳光的生活观。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发现美后会表现美才能有生活的热情。中国画以虚实相生令人回味无穷,这种美术思想传达着或是雄浑、或是清秀的美。一个热爱生活、用心感受美的人才能捕捉到生活的情趣,拥有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观察生活化
观察是感受的前提,是审美的起点。美国教育家费德门曾提出美术欣赏的四个程序——“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每一个程序都离不开观察与感受。观察是一种依靠“看”的艺术行为,但看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的行为,它的形式可以是多元的生活化的。包括:整体地看,比较着看,拆分局部看,带着问题看等等。
以比较欣赏为例,美是相对的,没有比较就没有美的感受。让学生就一件美术作品孤零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比较为难的,而通过找寻几件作品的不同之处或者相同之处每个人都会。在比较中建立理性的思维引导学生感性体会。比较着看可以是纵向的,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的时候将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作纵向的比较,早期、中期、晚期作对比,感受他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感受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更要作横向的比较:《格尔尼卡》是抽象的表现性作品那么就一定要与再现性作品比较,这样对作品的艺术美的理解就一目了然了。
但比较也应建立在整体感知作品的基础上。提到毕加索你一定疑惑他是怎样创作出风格独特的立体主义的呢?将《格尔尼卡》在画面整体观看后用语言描述你的心理感受,再向学生展现这幅作品的历史故事及时代背景,同学们自然就理解战争造就了破裂与分割,原来毕加索就是用他特殊的艺术创作手段表现出这种碎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分割成像碎玻璃一样的块面,是将人物分解后重新进行组合再画到油画布上,不就是轰炸机轰炸后的支离破碎的真实场景吗?整体地看就不能只是凭嘴巴说说,以一个旁观者、局外人的态度去以获得一些肤浅的印象;让“看”动起来,尝试从画家创作的手段来做实验,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才会有真切的感受与领悟。于是“撕一撕”“ 贴一贴”就进一步将观察生活化了。而生活化的课堂在无声中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慢慢就体会了这种艺术美的表达。
三、问题生活化
贴近学生生活,接受学生情感是“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指导思想。
美术欣赏离不开问题式教学,问题的设置如何生活化呢?还以毕加索的代表作《格尔尼卡》为例,大家对毕加索这个人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其实我们的普遍心理当作品以大师之名出现我们的面前敬畏之墙就已经高高筑起,总是认为大师的思想、大师的创作我们怎么会理解呢,打破这个隔阂在于要找出学生的兴奋点。对这幅作品从创作的背景入手,作品背景可以作为学生的一个兴奋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一课的欣赏教学中我们首先出示作品,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七年级的孩子,紧接着进行追问: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想到了什么艺术手法?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事件后会有这样的景象?画面中你觉得最奇怪的是什么地方?这样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你做过的什么游戏完成后的效果图?带着问题有重点地去看,提高欣赏的效率。
当然问题的解答不仅仅只有语言这一种,在寻找答案的时候我们也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学生的桌前就放置了不同画面的风景、静物、建筑、人物图片,目的就在于通过动手撕贴这一生活中都拥有的技能给学生一个崭新的视角,也是通过生活化的方法以最直接的艺术呈现触动孩子的心灵,最直白地表达立体主义的初级概念。图像分解作品的艺术语言,将画面的内容做点、线、面的重组。
四、对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改造
教学内容在以书本为基础之上,选择同一类型的或是同一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生活化的改造,是对艺术家的更进一步的了解。就如一节原本严肃枯燥的哲学课以鲜活的举例将学生的心活起来。丰富课堂内容或是适当改造课堂内容,就是丰富课堂舞台的道具。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格尔尼卡》一课我引用了毕加索《戴帽子的女人》《哭泣的朵拉》《亲吻婴儿》作为生活化课堂活动的模仿对象。在不同形式的课堂体验层层推进的教学下,毕加索立体主义这种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将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人的五官、身体放在同一个画面上,从而让画面达到完整的效果的美学思想在学生的心中生长。而毕加索早期的艺术作品,其传统绘画形式风格更是观察活动时比较教学的极好范例。
改造课堂内容,在学生创作时我们大可以展示与他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创作的同类风格的作品,拉近艺术与现实的距离;更可以将这些作品在家居装饰中的应用图例做演示,注意教学的现实性和实用性,拉近教材和生活的距离。
五、外化形式生活化
美术欣赏是由观察到内化理解再到外化展现的过程,在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中总是说一说,写一写自己的感悟与理解。美术欣赏由自由的艺术课披上了历史课文学课的薄纱。美术欣赏的外化这一步究竟如何设计?怎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愿意表现自己对作品对知识点的理解呢?
我在上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一课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找艺术最为突出的美点为切入点,再寻找学生年龄特有的认知能力与操作经验,两者搭建一个学生与大师的桥梁。《格尔尼卡》美的关键是立体主义的内涵,它是解构、重组的艺术手段;学生对点、线、面的艺术构成是有一定认知的,这就是两者的平衡点。在色调上,点、线、面的黑白装饰线描风格能将《格尔尼卡》阴郁、恐怖的情感延续。但是你若让学生直接模仿创作,从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以及学生基础的实情,我们的外化体验活动还要思考。拼贴是孩子的强项,于是我准备了几种典型的点、线以超市的形式供学生选择。我将《格尔尼卡》分成六部分解体打印(基本轮廓已有),每个小组给一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一部分运用点、线超市的图形加上面用五分钟的时间做一个小体验,而后从学生的作品中选择六张拼贴成一幅完成的作品呈现给学生看。这种游戏式的生活化欣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全员参与了进来,在游戏中对立体主义有了一个初步的定位,这是外化的第一层。接着以《戴帽子的女人》为对象,把基本的形状模板印发给学生,首先用黑色的块面对比装饰整个画面,这里我们处理的是黑白灰关系中的黑色部分,突出画面的构成。然后以两人合作的方式,每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角度一正一侧也好,不同的线条装饰也好,各自表现肖像人物的一半脸,最后的作品是同一张脸两个角度的同时呈现。第二步的外化体验完成。究其创作的流程与立体画家毕加索是一致的,从分解走向重组。而对于欣赏课有限的时间这种环节的设置也是更为合理的,从学生的可行性操作来讲,我们选择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也能更快速有效地让学生进入人文情境。
让学生研究某一绘画大师的创作思想并尝试模仿其创作方式是欣赏外化的重要途径。基本问题拆解开来是给学生一个个理解的阶梯,分解作品的点、线、面,分解作品的空间关系,将作品的空间和形体分解、组合,特别是将描绘对象进行解构,在空间上重组,目的不是错位而是表现主观的真实。注重生活实践──在生活中体验美的存在。体验性学习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从而获得感知认识,完成对客体的认知。体验的重要性就在于诱发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因此动手操作是内化知识的最好方法。
六、返回生活的教学外延
在课外延伸教学中关注细节的表现,细节中的线条艺术不仅使画面更为完整,在添加充实背景的同时也体现了画面人物的性格。如:《多拉马尔》画中玛尔有着尖锐棱角的手指,背景则是以直线,这些都是为了表现多拉玛尔理智、聪颖、个性强烈的特点。这又向学生传达了艺术作品的生活化的表现:不同形态的线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就可以产生这样的课外延伸活动:你能用线条为你的自画像添一个背景吗?
有了一定的艺术感受之后,以艺术的视角,丰富的艺术语言,独特的艺术认识,表现你所认识的美学,这就是我们美育的目的所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场景的片段不胜枚举,你能用立体主义试着画一画你的周末生活吗?这样的课外延伸有创意的模仿练习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美术课堂是有限的,美好的生活是无限的,生活给了美术课堂许多行之有效的途径,如何找准课堂的点带动生活的面让美术欣赏教学省力、高效,从生活走向知识,从知识走向社会我们任重道远。
论文作者:朱美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2月总第25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学生论文; 毕加索论文; 美术论文; 作品论文; 艺术论文; 生活化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2月总第25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