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这些年,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具有成本低、节能环保、工期短等优势,因此,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纵观这些年对于质量工程的评定,很多研究成员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混凝土结构研究上,却很少有人去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相应的研究。而且目前现行评定过程种存在着诸多差异,导致先前的工程质量评定方法并不与装配式建筑工程评定相匹配。因此,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的研究,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发展问题及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的周期较长,规模庞大,如果出现问题,就会耽误工期,降低施工效率。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发重视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积极采用装配式建筑。尽管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但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思想观念,有效发挥其优势。
1装配式建筑的的简要介绍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部分需要的建筑材料和重要部件都是预制的,并且施工过程就是将这些已经制作完成的施工构件进行组合加固,操作方法比传统建筑方法要简单。在建筑周期大大缩短的同时,这种建筑方式受外部环境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非常小。建筑公司在采用装配式建筑时,不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就能有很好的建筑效果和质量。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征:(1)属于绿色建筑的范畴;(2)以装配方式为主,浇筑作业较少;(3)工程建造与装修可同步进行,能大大缩短工期;(4)低成本,高效率,性价比高。装配式建筑主要有:板材建筑、盒式建筑、砌块建筑、升板升层建筑以及骨架板材建筑等多种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在上海已经得到充分的应用,在北京、福建、江苏等二十多个省市都有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市场价值巨大。随着更多的装配式建筑政策出台,装配式建筑的面积越来越大,预制构件工厂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这种建筑方式不断壮大的同时需要重视建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解决,以防止出现不良影响。
2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
2.1设计管理问题
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把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标准,但是当前的建筑行业中,并没有形成针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规范,导致在设计时,常出现质量问题。且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并没有强化对设计环节的管理,导致对施工图纸以及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不够重视,进而导致出现工程变更,甚至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2.2工作内容多,施工现场要求高
装配式建筑技术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比如,对零部件的设计更加复杂,参与主体增加,从与之初步设计到验收工作需部门之间高度配合。由于工作内容增多,资料有待完善,这样就会导致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多个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以现场组装部件为例,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完善的技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而这也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
2.3装配式施工工人匮乏
由于传统的整体现浇式建筑依赖于工人的简单重复劳动,施工的科技水平含量低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现阶段的工人缺少工匠精神,习惯了粗制滥造,大部分都没有精通专门的施工技术,更没有做到持证上岗,但为了融入当前流行的装配式施工趋势,他们往往是未经过专业培训就直接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式施工,这对于吊装、装配、灌浆等技术性工作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装配式施工必将淘汰很大一部分工人,进而导致施工工人减少,最终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措施
3.1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相关政策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常常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进行管理时,需要重视对相关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对策进行完善,主要应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理严格的监管机制等。对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时,要密切关注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要遵循建筑行业的转型发展要求,并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要针对政策的落实要求对装配式建筑的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包括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审批流程的完善以及全过程监管机制的完善等。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审批流程而言,在进行完善时,要关注对现阶段复杂的审批流程进行简化,要真正发挥出部门作用。而在进行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监管机制的完善时,要从装配式材料的生产环节到最后的成品构件保护环节都要加强监管方针的制定,要明确监管目标,丰富监管内容,提高监管成效。在进行监管时,可以辅助以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帮助排查存在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的产品与施工环节,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建设标准要求。
3.2加强标准化设计管理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更好应用与发展而言,设计人员要加强标准化设计,对于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要对其提出标准化要求,包括构件尺寸、外观、规格等,以确保实现标准化设计。在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对结构进行深化设计,并以国际标准为参考,结合工程实际,对钢筋布置形式、节点选取以及砼材料配比等进行标准化设计。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则要强化对设计环节的管理,确保其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同时要对设计方案交底以及技术交底等工作进行密切监管。
3.3信息化管理
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在对项目信息管理时,需要借助BIM技术、RFID技术、VR技术等等技术的功能,将所有参与方整合在一起,实现集体效益,从而达到采集并处理项目信息的目的,建立更智能化、数字化以及自动化的管理方式。BIM技术就是借助模型软件结合建筑数据来制造建筑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模型的碰撞,面对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在对柱与梁的位置构建中,就可以通过BIM技术对施工数据进行碰撞检验,制作出模拟结构图,对柱与梁的位置转化为可视化的立体结构模型,使得在实际施工时能提供更科学、有效的参数,从而帮助施工人员准确找到柱与梁的的施工节点。可见BIM技术能帮助设计师更准确的进行构件深化设计,从而大大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3.4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装配式建筑出现的时间较短,专业的施工人员比较缺乏,并且装配式建筑对预制件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建造时需要精益求精。这就要求建筑公司要将管理思想贯彻到企业员工的意识当中,培养建筑相关人员重视质量的意识。另外,建筑公司需要重视对建筑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能按照标准施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出现,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建筑公司也可以邀请海外的装配式建筑的专业人士,为公司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活动。
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范围日益频繁。装配式建筑有其自身的实用性和合理性,通过合理使用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保护环境。尽管装配式施工的优势众多,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要针对问题仔细分析,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方可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立卫.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居舍,2019(1):155.
[2]刘娟.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8(9):206.
[3]许宏志.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项目管理及发展问题的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7):66-67.
论文作者:梁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人论文; 重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