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对改善老年期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作用论文_蒲晓波,孙函林,李敬,刘涛,姚晓波

蒲晓波 孙函林 李敬 刘涛 姚晓波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期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利用共情护理起到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中涉及患者例数为110例,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共情护理干预。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差异较小,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保证其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共情护理;老年期脑梗死;焦虑与抑郁;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03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mpathy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10 patient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mpathic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anxiety score and depress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lso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quality of life,P<0.05. Conclusion Empath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to ensure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while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Nursing; 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Anxiety and depression; Effect

脑梗死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其老年期是主要发病阶段,该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快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还会引发瘫痪、失语等症状。并且相关报道表明,针对于出现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其均会出现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因此需要予以老年患者心理干预,而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共情护理对改善老年期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效果,特选择110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式

1.1 患者资料

此次研究中涉及患者例数为110例,其住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3月,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其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并且均同意此次研究,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利用随机分组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人数为55例,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比为30:25,年龄范围最小为60岁,最大为87岁,平均年龄为(72.33±1.21)岁,剩余55例患者则为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例数比为29:26,年龄范围最小为61岁,最大为88岁,平均年龄为(72.56±1.3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差异较小,可实施下方实验。

1.2 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其主要包括心理、治疗、日常等方面。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共情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1)耐心倾听,老年期脑梗死患者所处的阶段较为特殊,同时患者的年龄较大,其心理承受压力较低,并且长时间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心理压力会较大,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各种主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积极、耐心的倾听,积极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并且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其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找到发泄方式,提高对生活的信心,进而提高临床依从性,保证患者的配合度[1]。(2)回应,临床护理人员在患者主诉的过程中,除了倾听还应予以相应的回应,并且要予以真诚的语气回答,当患者在主诉后,希望护理人员能予以一定的安慰和解答,因此护理人员在回应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性回答,帮助患者改善内心不良情绪,另外,可通过相应的肢体接触行为表示自己充分理解患者,让患者心理得到安慰,平定患者的内心。(3)传达感情,在回应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了要充分表现理解患者以外,还应向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主要为健康教育,改善传统的被动教育方式,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对疾病知识进行讲解,让患者提高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并且让患者认为护理人员的沟通比较真诚,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度。另外,当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应告知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同时告知其治疗方式的优势以及成效,逐步引导患者,让其接受治疗,确保治疗的顺利。(4)引导患者,由于老年患者的情感需求较为强烈,因此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的情感需求后,需要对心理实施针对性干预,积极疏导患者的消极情绪,同时,将临床治疗方案详细讲解给患者,并且对患者的家属也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家属应加大和患者的沟通,从而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信心[2]。

1.3 观察范围

观察上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另外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对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

其焦虑和抑郁情况,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分析,两个量表的总值,分别为80分,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分值越高[3]。满意度则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分为护理技术、病房环境、关心程度三个方面,满分为50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生活质量采用sf-36评价表进行分析,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式

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分析上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差异较小,而护理后焦虑和抑郁分值均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分析上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分情况,在下文表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3 比较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在表3中,可以观察到,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

3.讨论

脑梗死患者独立自理生活能力出现障碍,给其心理造成一定的打击,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所以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其心理压力,而临床中常用的干预为心理干预,但是近年来,有研究学者得出共情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心理干预方式,其共情又称为同感、同情,主要是通过沟通的方式走入患者的内心,对患者的内心有一定的了解,并进行剖析,一方面同情和鼓励患者,另一方面,也可将疾病以及临床治疗措施输入到患者的脑海中,同时实时回应和传递相关感情,和患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并积极引导患者,从心理误区走出来[4]。

通过此次研究中,笔者也发现,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善,其临床护理模式也不断变化,不仅仅关注患者的身体还注重患者的心理,而共情护理干预更加注重患者的内心,并且能让患者充分的将想法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有效的对其心理进行疏导,还能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始终保持客观的心态,为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奠定良好基础,另外采用共情护理干预不仅仅能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况,还能进行潜意识改善,让患者感受到家庭以及护理人员的关怀,让其能正确的面对疾病,面对治疗,进而提高自身的共情能力。同时为了确保共情护理干预的完成效果,应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共情护理干预的讲课,提高护理人员的共情意识,并让其了解临床护理的重点,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并且通过此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差异较小,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针对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保证其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宋乃云,孙玉梅,王彦芳,等.共情护理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2):2771-2772.

[2]李淼,汤秀辉,李雪,等.共情护理对米氮平治疗老年脑梗死伴发抑郁患者的应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5):97-98.

[3]龚丛芬.共情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面情绪及希望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105-2107.

[4]王金珍.共情护理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9):214-215.

基金项目:绵阳市科知局项目 (编号16S-02-9)

论文作者:蒲晓波,孙函林,李敬,刘涛,姚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共情护理对改善老年期脑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作用论文_蒲晓波,孙函林,李敬,刘涛,姚晓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