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有效退出的保障机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障机制论文,贷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良资产一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一个沉重话题。截至2003年底,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高达24400亿元。不良资产产生的一部分原因是在贷款进入时的违规操作和决策错误,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贷款退出不及时。事实上,贷款的退出不仅是防止不良资产产生的有效途径,也是银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的需要,因为信贷资源是希缺的,如果没有做好退出工作,银行大量的信贷资金以及人力、物力就会受到影响,就有可能失去部分优质信贷市场,势必影响新增贷款的有效进入。此外,银行信贷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行动态的调整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
贷款的退出既包括已产生不良贷款的退出,也包括存量贷款的退出。本文的贷款退出是指后者。存量贷款退出是指商业银行在信贷结构调整过程中,为提高贷款收益和降低贷款风险,将有限的信贷资源投向目标区域、目标行业、目标产业中的优质客户,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各种方式,从那些信誉不佳、贡献不大、发展前景不好、行业风险明显的客户中部分或全部收回贷款甚至清户。目前,对于贷款的研究更多的是关于贷款的进入和不良资产的处置,对存量贷款退出的研究很少,远远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本文拟对商业银行贷款退出的保障机制加以分析、探讨。
一、贷款退出时机的选择
从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两个方面的分析来发现贷款需要退出的征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资产负债率、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的分析。在分析企业资产负债率时要注意该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比较,与正常借款人相同的指标比较。在分析国内企业流动性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在企业存款水平和结算账户资金往来频繁程度监测方面更严格些。
2.信用等级。企业信用等级是银行衡量企业信用状况的重要指标,如果企业的信用等级出现下调的情况就应引起警觉。
3.生命周期。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资金需求曲线与经营效益曲线存在不同步现象,效益的高峰期间滞后于资金需求的高峰期间,因而在决定贷款退出的时机时,不应仅把企业的经营效益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还应在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在企业由盛转衰,但尚有能力获取他行贷款的时候,有选择地主动让出部分信贷市场,以充分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
4.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参考值。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参考值是商业银行内部对企业风险控制的参考指标,是综合考虑企业所处产业、行业发展状况、企业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因素定量计算所得的衡量企业承贷能力,并指导贷款投向投量的综合性指标。尽管这一指标测算有一定的局限,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目前可作为贷款退出的准则之一。在对企业所属产业、行业及所处区域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那些现有融资存量等于或高于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参考值的企业,应做好贷款退出的准备。
5.非财务因素分析。贷款企业管理方面有重要的人事变动、主要管理人员涉及到法律问题等;业务出现变化;企业融资情况异常;借款人的组织形式发生变化;企业向银行提交的财务报表、财务数据滞后,报表质量不高,或是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以及其他信息、资料,或是突然变更财务人员、频繁变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等;或借款人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如果企业出现以上情况,就应引起重视,要对企业的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决定是否该主动退出。
一般说来,上面的分析有助于发现问题贷款,选择恰当的退出时机,在商业银行预警系统逐步完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这部分判断并不难实现。但是,并非这些信号就意味着贷款一出现问题就无法解决,就必须退出,也有可能这些问题是暂时的、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就此退出可能会错失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有些时候企业的这些信号都不明显,是否需要退出完全依赖于风险管理人员的直觉,在很多时候,这种判断可能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贷款退出时机的选择又是一门艺术。
二、贷款有效退出的障碍
相对于贷款的进入,银行在贷款退出时多处于被动,并存在来自于贷款客户和银行自身的障碍。
1.来自贷款客户的障碍。银行信贷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在发放后就成了企业的垫底流动资金,一旦被抽走,企业的营运资金将无以为继,无法正常周转,而且在风险渐显、银行想实施退出的时候,也是企业融资更困难的时候,由此企业必然缺乏配合银行实行退出计划的主观愿望。而且,银行决定实行退出的时候,企业的还款能力可能已经很弱,使银行的退出计划难以实施。
2.银行自身的障碍。①管理性障碍。随着监管当局对不良贷款监控管理力度的加大,各银行对不良贷款的考核也日趋严格,为了完成考核指标,银行可能对一些隐性的风险不敢暴露,一般采用转贷的方式维持现状。另一方面,伴随考核而产生的责任追究制度、奖惩措施不对称等问题,也是造成银行管理层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不能果断执行退出策略。②相对滞后的信息建设不能为贷款的退出提供必要的支持。在信贷市场上,借款人和银行之间存在着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必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贷款发放时的逆向选择,这使贷款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另一种是贷款发放之后的道德风险,银行很难监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贷款的真正用途,借款人在经营失败之后,还会利用多种手段掩盖风险。决策依赖于信息,但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银行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建设都相对滞后,无法为贷款退出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③薄弱的管理导致贷款主动退出时机难以把握。近年来的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中,反映最多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就是薄弱的贷后管理。在贷后检查中,普遍的情况是对贷款本身的检查多,而对客户的实地检查少;还有一些贷后检查纯粹是为了应付检查,仅是手续、资料的完善,而不是为了防范风险自发进行的检查,导致规章制度不能落到实处;更多的检查是机械按规操作,目的性不强,分析不够深入,不能为信贷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参考。④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精力与实施贷款退出策略的要求不适应。A.很多风险从业人员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捕捉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抓住贷款退出的最佳时机。B.风险从业人员的过于自信或是侥幸心理也会导致贷款退出不能及时执行。如果风险从业人员和企业之间还存在一些利益关系,他们也可能会站在企业的立场上避免贷款的退出。而且,这种心理会被借款人利用。C.风险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普遍过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走访、分析企业,也就谈不上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一些早期的预警信号可能也没有时间深入追究或研究。这也是国内银行的一个共性问题。⑤风险预警体系的缺位,不能对贷款进行动态的监测。在贷款发放之后,只有加强贷后管理、强化风险控制,才能在银行贷款风险发生之前率先退出,从而把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但我们对风险的演进普遍缺乏分析、指导和预警,更多的是对已形成风险的不良贷款进行事后的分析、检讨及责任追究,检查监测时效滞后,对风险的认识仅停留在静态和结果上,往往等到信贷资金陷入困境时才引起重视,采取措施,但此时往往损失已经形成,失去了贷款退出的最佳时机。
三、贷款退出的保障机制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银行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的信贷退出,除了把握好退出的时机以外,还必须有如下一套保障机制:
1.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银行对贷款退出时机难以准确把握的重要原因。因此,总行和分行应广泛收集各种行业经济金融信息,形成贷款的行业指导意见,从宏观上为贷款的退出提供指导。其次,要明确客户经理在信息建设中的作用和职责。由于客户经理在工作中最直接接触企业,可以获取大量的企业信息,因此,要严格要求客户经理将贷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客户信息的收集、整理、整合、分析和挖掘,为细分市场提供依据,为判断企业在生命周期及所处的阶段提供线索。最后,要理顺信息的传输渠道,实现上下左右充分及时的信息共享。
2.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预警机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以及信贷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建立起两大体系,即,建立一套针对正常贷款风险变化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贷款日监测指标体系。因贷款风险预警方面的研究很多,本文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应将风险预警机制和贷款的五级分类相结合,将贷款分类结果细化,特别是正常类和关注类,并将其特征作为贷款预警的一个主要线索。
3.提高风险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风险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和道德修养,其次是加大培训力度,使风险人员掌握足够的贷款退出方面的知识或技巧。
4.进一步完善客户经理制。客户经理直接面对客户,全面负责协调、处理银企之间的所有业务关系,他们最清楚客户需要什么,客户的状况如何,最清楚贷款退出的对象和时机。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完善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准确全面的考核,使贯彻执行贷款退出策略成为客户经理的自觉行为。
5.讲究贷款退出的艺术。不少贷款在退出时,客户实际上占有相当的主动权,而且有些企业的困难是暂时的,将来还有可能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因此,贷款的退出不仅要及时还要讲究一定的艺术。要和企业以诚相待,根据企业资金情况,确定合适的退出进度,让企业提前做出资金安排,尽量减少对其经营的影响。其次,在从国有企业退出时,应争取其上级部门的支持。这样既达到了贷款退出的目的,又不会破坏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标签:银行论文; 信贷业务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银行信贷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不良资产论文; 客户经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