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语用点的确定及其教学—以人教版三年级教学为例论文_孙多红

课文语用点的确定及其教学—以人教版三年级教学为例论文_孙多红

摘要: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体一篇课文的教学,先要根据学段目标和编者意图确定语用点,用课文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获得语文知识、方法与技能。文章以人教版教学为例,认为在确定语用点时:应让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理解和情感体会的基础上或过程中,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内容,获得相应的把握方法,理清条理,丰富谋篇布局经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文章独有的典型写法及阅读策略,实现课文教学语用能力的一课一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文语用点;课文

语用学是舶来品,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大约有三十多年的研究历史。虽然语用学研究的是言语交际的过程、原则、行为、语言环境、话语表达、话语理解、交际变体和语用对策等方而的问题,但将它运用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具有更广泛和实际的意义。2011版课标将语文课程的核心定位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后,如何站在“语用”的角度,重建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语文课堂,成了语文教学最为迫切的实践命题。

一、遵循“语用”,对阅读教学价值的重新审视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的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文本教学价值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作为语文教材的文本具有两种价值,即文学价值与教学价值。文学价值即从读者角度出发,鉴赏作者创作的人物形象,欣赏作家语言风格,发现文本的写作方法,沉浸于作者创造的意境或氛围之中。教学价值就是教师站在教者和学生学习者的角度,分析编者意图、学段特征、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和学情特点,从而有选择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语用学三大基石之一的语境是由一定的语篇因素与行为因素构成,语篇因素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因此,在阅读中破译语篇因素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文本教学价值。若是把文质兼美的文本当作一张网,那么,通过这张网捕捉到的具有教学价值的知识点就是我们想要的“鱼”。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陶罐与铁罐》为例,文本中最突出的言语形式是“对话”。作者以“对话”贯穿文本始末,推动情节发展。仔细分析陶罐与铁罐的三次对话,我们不难发现本文中“对话”有如下特征:①标点符号的运用符合人物性格特征。铁罐说话采用的标点符号是感叹号,文中连用6个感叹号,语气上扬,突出铁罐的蛮横无理;陶罐说话用的是句号,显示陶罐谦虚的态度。②神态词语的添加凸显人物性格特征。铁罐从“傲慢”到 “轻蔑”再到“恼怒”,程度一次比一次深;陶罐却始终是一副谦虚的模样。③长短句的不同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围绕“语用”,对阅读教学内容的全新建构

构建教学内容是一件艰难而又繁杂的工程。一般的教师往往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心中没有全盘考量,教学内容不清晰、不系统。又或是尽可能展现自己高超的教学技能,用娴熟的教学方法掩盖教学内容的混乱。岂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做正确的事往往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教学内容简洁而有序,教学效果才能明确而高效。

案例以教学价值为风向标,以教学目标为靶心,通过“读、演、写”三个阶梯式的环节,从语言到文字,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用学中的关联性理论认为,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为了使学生深刻感受陶罐与铁罐的形象,仅仅靠读是不够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读中悟,在读中品,在读中创,在最好的语境中进一步升华情感,实现教学关联性的最佳化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当学生再一次贴近文本时,就可把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笔尖宣泄出来,把心

中所感化为文字,置身于练笔实践活动这个大范围中,而这正是语用中“言语行为”理论的精髓之所在。

三、课文语用点的确定

当前文选型教材的背景下,选入教材的课文其实就是一篇篇文章。它是编者根据学段目标、单元要求精心挑选甚至改写的结果。一篇课文适合哪个年级、安排在第几组、第几篇,教材总体上是比较清楚、明确的。教师用课文来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使其获得语文知识、方法、策略,提高其语文素养时,必须根据学段目标、编者意图确定课文语用点。

(一)根据学段目标确定

一篇课文语用点的确定,要充分考虑课文所处教科书体系中的位置,要把握学段目标和内容,考虑哪些是前一学段所学知识的巩固、发展,哪些是本学段新的读写知识、方法,这些读写训练目标又是如何分配细化到具体年级、单元、课文中的。

如《太阳》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第一篇精读课文,处在中年级,该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有:(1)学习理解词句的方法。这是对低年级“了解词句意思”的发展与深化,要注意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确定词句理解的语用点为: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通过回顾理解过程,获得理解的方法。(2)学习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并获得把握的方法。这是从低年级关注字、词、句到关注文章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可采用课题猜想法、节意相加法、中心扩充法、归纳提炼法等。本文有明显的中心句,确定语用点为: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抓中心句”的把握方法。(3)加强段的教学。了解构段方式是中年级的重点教学内容,具体包括自然段和意义段典型结构方式的学习及段落之间的过渡。

(二)根据编者意图确定

一篇课文有许多语用点,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由于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选文类型,就有不同的读写训练目标,这主要是由编者规定的。2011年版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新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对话”,所以我们确定一篇课文的语用点要与教科书编者对话,要揣摩编者的意图,把编者意图变成教学的意图。要考虑这篇课文安排在本学段、本册、本单元的价值是什么?它和前后的文章是如何呼应结构的?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价值是什么?根据编者意图确定语用点时,要根据单元导语、练习题以及以学习伙伴口吻出现的“语言泡泡”等确定。

总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具体一篇课文的语用点根据学段目标、编者意图确定,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内容,理清脉络,细读课文揣摩写法,学习阅读策略,实现课文教学语用能力的一课一得,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元华.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麦秀芳.构建“积极语用”视角下的语文课堂[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6(7).

论文作者:孙多红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课文语用点的确定及其教学—以人教版三年级教学为例论文_孙多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