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与信息管理的比较分析_情报学论文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的比较分析_情报学论文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报学论文,管理学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97(2002)01-0018-0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情报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原先起源于组织内部的“信息管理”正悄然兴起,并与其他相关学科融汇整合,逐渐形成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信息管理学。1998年1月, 国家教委(现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征求意见的通知,草案中增设了“管理学”这一学科门类,原先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均归于此门类,统一定名为“信息管理”。此次的专业调整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情报学是否将消失?是否将被信息管理学所取代?新世纪的情报学究竟走向何处?笔者认为,对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正是基于此种认识,本文试对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这两门学科进行对照分析。

1“情报”、“信息”元概念分析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些基本的概念。而对于元概念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对学科研究乃至整个学科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先对“情报”、“信息”这两个元概念进行分析。

关于二者的定义,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因而对此的理解也不同。本文并不对“情报”和“信息”的定义进行深入探讨,而是想指出,在对二者哲学归属的界定上,人们已基本形成一种共识:信息属于哲学上讲的物质范畴,情报属于意识范畴,两者并不等同。

在对“情报”、“信息”关系的探讨中,人们通常还引入“知识”这一概念。有学者认为信息、知识、情报三者是由大到小,相互包含的关系;另一些学者认为,信息包含知识与信息,但知识与情报这两者是逻辑上的并行交叉关系,而非简单的包含关系[1]。我们可以看到, 上述无论是哪种观点,都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前提,即情报包含在信息之中,情报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信息则是情报的属概念,而情报是信息的种概念[2]。具体来讲,信息管理学中的信息主要是指社会信息, 而社会性也是情报的本质属性之一,此外情报还具有竞争性。因而,在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中,“情报”与“信息”这两个元概念既相互联系,但又并非完全等同。

2学科分析

2.1学科渊源

一般认为,情报学是以V.Bush1945年发表的著名论文《诚若所思》(As We May Think)为开端,至今有50多年的历史[3]。信息管理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可以说是古已有之,它经历了古代信息管理时期、近代信息管理时期以及现代信息管理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的管理模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历经了物流管理、资金管理、人才管理之后,组织管理的重心开始转向信息管理[4]。 于是在1974年国外首先提出了信息管理概念,但在当时以及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未形成一门学科。正如英国信息管理协会主任奥本海姆在1992年所指出的:“信息管理已经存在10多年了,但作为一门学科却是模糊不清的,看起来也不可能清楚加以定义,更没有一个存在的知识体系供教育机构来应用。”[5]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信息管理才开始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出炉”。由工作实践到概念提出,进而成为一门学科,信息管理学的产生晚于情报学,而其产生过程较之情报学也显得复杂。

情报学的产生,源于解决“情报爆炸”所带来的文献数量激增与人们的情报需求无法满足之间的矛盾,信息管理学的形成也与信息时代息息相关。两门学科的产生过程虽然各不相同,但就其背景来看,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遵循一定的规律。

2.2学科联系

信息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由计算机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和图书情报学等学科整合而成,其中图书情报学是最早开展信息管理研究的相关专业[6]。因而在信息管理学中, 借鉴了许多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作为学科整合主流之一的图书情报学,其发展也深受信息管理学的影响。这决定了两门学科之间必然存在着诸多的联系。

首先,从情报学的角度看信息管理学。信息管理学自产生伊始,就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在网络信息大背景下,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问题成为信息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不难发现,图书情报学中的分类法、主题法等文献信息的传统组织方法被广泛引入到此研究之中;而作为情报学特色之一的检索语言、检索机制等也为信息管理学所借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网上数字信息的计量问题研究成为一个新课题,这直接促成了网络信息计量学的产生[7]。 虽然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不是传统文献计量学简单的网络化移植,但必然遵循计量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在信息管理过程中,信息的传递交流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文献[8]介绍了几种信息交流模式, 其中提到了米哈依洛夫的正式—非正式过程模式以及兰开斯特的信息正式交流过程模式。这些模式与情报交流模式在基本机制上可谓如出一辙。有的学者指出,在网络发展的影响下,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的界线日益模糊,二者交融日甚,有人还提出了“半正式交流”概念。从以上分析可看到,信息管理学在不同程度上借鉴、引入了情报学的一些研究方法,而这些原有的方法也在新环境下得到了应用上的扩展。

另一方面,可以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看情报学。信息管理学作为一门整合、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范围大于情报学。情报学在保持学科自身独立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信息管理学的整合过程中,由此而带来的信息观念拓宽了情报学的研究视野;与此同时,情报学中一些传统的观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如对“文献”的理解已由过去的纸质载体延伸到网络、电子等各种载体。此外,受信息管理学技术、经济、人文这三维研究层面的影响,情报学开始寻求与社会现象的本质联系,并在研究中引入各种综合因素。这种启示作用无疑使情报学具有了更广阔的学科背景。

2.3学科差异

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作为两门不同的学科,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除了相互间的联系外,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3.1学科属性方面的差异

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是两门应用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但二者在学科属性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信息管理学是由信息科学和管理学融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学科,隶属于管理科学,位于管理学的下位类。管理学是由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科学技术相互渗透综合而成的综合性学科,因而信息管理学也具有综合性,它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确定特定的管理对象,即对信息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管理[9]。 国外一些学者提出应运用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手段,像对待其它的公共资源一样来对信息进行管理,“信息是一种资源”被视为信息管理思想的基础之一[10]。这明显体现出信息管理学的管理学特性。

情报学的应用性较强,根据对情报竞争属性的归纳,有学者指出,情报学的宗旨之一是相关竞争[11]。情报学的发展历经了由系统观到认知观的研究范式转移过程。自1977年M.Demey提出情报学认知观后, 情报学开始注重对情报消费主体的研究,这涉及到人的大脑思维[12],因而情报学也是一门认知科学。

2.3.2学科研究对象与内容方面的差异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情报学的研究取向经历了由系统观向认知观的转变,与此相对应,情报学的研究重点也由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开发转移到强调消费主体的知识结构、信息行为、人—机交互和信息查询等方面。情报学认知观的第一鼎力支持者布鲁克斯提出了基本方程式K[S]+△I=K[S+△S],并将解释这一基本方程视为情报学研究的基本任务[13]。情报作用于主体,引起其知识结构的改变,而情报学正是“通过考察人与记录在已发表的文献中的客观知识的相互作用,更多地了解主观知识结构。”这是从情报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性层面来考察的。另一方面,从情报的竞争性来看,情报工作致力于为特定的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满足其特定的情报需求,为决策提供支持保障。因而,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目标性和特定性。

对于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岳剑波的提法较为适宜,即信息管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用技术方法,研究的对象可划分为静态的信息资源和动态的信息活动(参见参考文献[4])。

从理论上看,信息管理学的研究范围比情报学要宽泛,它涉及到信息和信息资源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以及人类的各种信息活动和信息行为,其目的是在社会范围内使信息和信息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最有效的利用。而情报学相对比较专深,它关注的主要是局部范围内特定群体的情报需求,这种需求只是人类社会信息需求中的一部分,但对所需信息提出的要求较高。对于这种需求的研究,“必须阐述信息现象并回答有关信息查询过程中的智力行为问题”[14]。

从实践来看,信息管理在对信息及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中,侧重于对信息的收集、组织、加工、整理,将原先杂乱无章的信息有序化,以方便人们使用。这个过程主要集中在对信息的语法处理和语义处理的层面上。情报工作要求运用特定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提炼,以提供给特定的用户,主要涉及对信息的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处理。正是这种智力劳动使情报产生了增值效应,效应的大小以用户使用后所反馈的满意度来衡量。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情报人员也在从事对文献的收集、加工、整理工作,这实际上是部分代替了信息管理的工作。随着信息管理的兴起,情报工作应将重点集中在对信息的深层次加工,即情报分析研究上。信息管理为情报分析研究提供了前期的信息保障,情报分析是一种深层次的智力劳动,“是一种永不可能被机器所完全替代的人本操作或人文现象”[15]。

2.3.3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

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学科属性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于学科属性的不同,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在研究思维方式及方法上也存在着差异。

作为管理性学科,信息管理学借鉴引入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的管理学原理,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对社会信息、信息资源及信息活动等进行有效的管理。

在情报学研究中,始终强调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其中定量方法是情报学的一大特色。作为一个定量性质的分支学科,文献计量学的产生和发展是情报学定量化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在情报学定量化研究中,定量方法体系已基本形成,并日趋完善[16]。此外,情报用户研究中大量引入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研究方法,深入探讨用户主体的认知结构、心理需求及情报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2.3.4学科理论基础方面的差异

所谓理论基础,是指一门学科理论发展的根本或起点,即是发生学意义上的理论的逻辑起点。任何科学体系的建立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及其形成与发展模式,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作为相互独立的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学科自身发展的特性,情报学的理论基础研究仍显得不够成熟。许多学者指出,情报学理论研究薄弱,明显滞后于实践。而信息管理学作为比情报学更加年轻的学科,其理论基础研究更有待加强。

对于这两门学科的理论基础问题,本文不作具体讨论,只想就其中的一些方面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文献[17]从哲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次对情报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考察分析,提到“哲学层次是从哲学的高度来探讨情报学的对象和任务。”虽然对情报学哲学基础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但无论是波普尔的“世界3 理论”、海尔普林的“调制”系统论,还是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方法论”,都对情报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种上升到哲学层次的探讨是信息管理学至今仍未达到的。信息管理学作为整合性的学科,要“在更高的研究层次——信息管理学的水平上追求统一的学科结构”,其理论基础的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

3学科发展的比较分析

3.1信息管理学的发展

信息管理学由多个学科整合而成,吸收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同时,信息管理学自产生以来一直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联,因而学科的发展也带有浓厚的技术色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信息管理学科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契机,重视学科研究资源建设,在学科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国外的信息管理学研究项目主要集中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信息与经济、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国内也根据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发展趋势,确立了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Internet/Intranet应用研究、电子档案管理研究、电子出版物研究、应用型数据库的开发研究、社会信息化研究等[18]。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作为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其地位日益突出,知识管理悄然兴起,并成为信息管理学所关注的重点研究领域。

3.2情报学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原有的学科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情报学的发展除了沿袭继承以往的成果经验,保留学科的特色研究以外,还应抓住机遇,对一些传统的领域进行创新,并积极寻求学科发展的新兴生长点,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3.2.1继承传统特色项目,寻求新兴研究点

如前所述,情报研究凝结了情报人员的智力劳动成果,并使情报产生增值效应。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广泛应用的竞争情报服务过程中,情报研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情报学最具特色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情报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优势之一。对于这样的传统研究内容,应该加以继承,并结合信息时代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手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此外,用户研究一直是开展情报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走向新世纪的用户研究呈现出两个发展趋势:从情报学的认知观出发提出了意义建构理论,以及从发展用户的信息查询技能出发提出了信息素质问题的问题[19]。与此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文献建构、元数据、数字图书馆、情报交流新规律等。这些学科新兴生长点都为情报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3.2.2知识管理:情报学研究的新领域

情报学自产生以来,便与知识紧密相关。布鲁克斯曾强调,为了更有效地组织知识(而不仅仅是文献这种载体),人们不得不考虑主观和客观的认知结构与过程。他所提出的基本方程式只是提出了问题,而并没有解决问题[20]。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管理开始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知识化将成为情报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情报学中解决布氏方程所提出的问题与知识管理研究,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同一性。

知识管理的产生源于“企业在非连续变化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需要[21],具有浓厚的企业竞争色彩,这与情报所具有的竞争性可谓不谋而合。情报学作为一门认知学科,以人为本位,探讨知识组织的有序化问题,这与知识管理“以人为核心,以人的知识运动为内容”的研究不无相似之处,“知识管理与情报学研究对象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知识生长的机理问题是“知识创新”的关键,而如何组建知识组织系统则是情报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文献[22]运用公式,对情报学研究、情报工作在知识体系生长以及知识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了情报学理论对知识情报体系的作用方式。

从学术研究动向来看,知识管理已开始成为国内外情报学界关注的热点和研究重点之一。1999年11月召开的美国情报学会年会的主题为“知识的创新、组织和利用”, 并专门成立了“知识管理”委员会(SIG-KM),这对世界范围内的情报学研究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Dominican大学情报学研究生院成立了“知识管理中心”,设计了系列认证课程,进行职业再培训。国际文献信息联合会(FID )在网站中专门开设“知识论坛”栏目,以促进有关学术与经验交流[23]。与此同时,国内外出现了一批相关研究著作与论文,对知识管理与情报学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目前,我们可看到,信息管理学和情报学的发展都顺应时代的潮流,并在一些研究领域有所交叉,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及知识管理等,这是学科发展的普遍现象。而作为不同的学科,它们的发展也力求突出各自的方向和特色,充分体现出学科的相互独立性。

4关于学科定位问题

关于学科定位问题,在大范围内,人们已达成一种普遍共识,即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同属信息科学群。而在小范围内,情报学和信息管理学的定位则各有看法。这里举出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情报学是信息科学群中面向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信息管理学的一个子学科”,“只不过情报学关心的是信息管理学的高层次问题——知识管理与智能管理”[24];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息管理学“在广度上超过了情报学,而在深度上则逊于情报学。二者之间不是取代关系,而是一种衔接关系”[25]。

无论是何种观点,都表明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在研究上各有所长,二者并不等同。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也可以看出,情报学与信息管理学这两门学科存在明显区别,各自有其学科内涵。虽然二者之间有所交叉,但相互之间是独立的,谁也无法取代对方。对于学科来说,其发展深受社会与时代的影响,而学科的分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准则,分类的规则和体系会随着学科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学科自身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定位关系对于学科来讲极其重要,但表面上的“名分之争”不是我们的目的。

信息管理学的工作实践起源于组织内部,而后概念发生泛化,在信息技术的促进及多门相关学科的整合之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而,信息管理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体系[26]。信息管理学从理论上、学科上和知识体系上总结和研究信息管理问题,这门学科包含的范围很大,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些领域几乎都渗透着“对信息和信息资源进行综合集成管理”的思想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各个组织内部具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过程又存在着区别,如图书馆馆内和企业组织内部的信息管理就大相径庭。因此,要使信息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使信息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真正发挥其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还应回归到具体的组织内部。外国学者Dennis Lewis博士指出:信息管理的发展需要以一个或更多的企业组织机构中心为依托[27]。只有在组织部门的具体管理过程中,信息管理这一理念才能得以充分运用,信息管理行为也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21世纪被称为知识信息时代,这就要求情报学学科自身进行改革和调整,突破传统的专业角色和视野,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具体来说,新时期情报学的使命就是让公众善于寻找和使用知识信息,即设计出合适的信息体系及其使用规则和导航,使人们有效便捷地利用人类创造的知识和信息,建立个人搜寻、应用信息和知识的途径,找到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情报学充分注意到人与知识信息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研究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取代以单一学科为中心展开,从不同的侧面,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探讨,出现了不同的范式,并由此出现了许多新的边缘学科[28]。如前所述,在新形势下,情报学正受到严峻的挑战;同时,其发展前景是极其广阔的。

标签:;  ;  

情报学与信息管理的比较分析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