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细节 实施有效教学论文_陈凤

关注课堂细节 实施有效教学论文_陈凤

福建省永安市燕江小学 366000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普遍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和接受,并不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数学课堂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有效教学成为了我们一线教师共同的追求目标。然而,在许多课堂上,我们看到,许多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还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多的只是在外在形式上的变化而已,在教学实施细节上,课堂上会出现:“自主学习不自主,合用学习难合作,探究学习无探究”这样的教学现象。如何在把握新课标的理念下,关注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问题的有效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教师的提问是学生思考学习的导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思考、学习的效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在选择和使用提问时常常会出现偏差,并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有效的提问是具有思考价值,能引起学生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那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就要关注以下几个细节:

1.教师的提问要难易适中。教师的提问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以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如果问题提得太容易,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对于完成教学目标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价值,样的问题多几次,学生会不屑回答。若是提的问题难度太大,大多数学生无从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思考问题产生疲劳,甚至会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因此,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

2.问题要有开放性和明确的指向性的特点。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小,过小了答案显而易见,提出的问题应该依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经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明确的指向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展开思考。例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教师在引入时先用出示游泳池,并说明游泳池的平均水深为1.42米。这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是你去游泳,安全吗?”结果学生的回答是“安全”,有的说:“安全,可以带救生圈”,有的说:“我可以在浅水区里游泳,所以是安全的”,学生的回答和老师预设的答案是不同的,于是老师继续问:“真的安全吗?”学生的回答还是没有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显然教师提出的:“如果你去游泳,安全吗?”这个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理解平均数,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的生成空间太大,但这个问题少了数学的指向性,以至学生的回答不到问题的重点。我认为当出示主题图后,可以提出一个目标更小一点的问题,也就是数学指向性更强一点的问题。如:有一位马大哈,一看平均水深1.42米,自己身高1.46米,马上往水里跳,你们认为这样安全吗?”估计学生就会顺着问题指示的方向,理解平均水深的含义。

二、关注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而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在充分解读教材后,我们要预设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特别是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们常常会忽略了某些细节,以至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在教学设计中,能预设到一些细节,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例如:有一位教师在上《圆锥的认识》一课中,在测量圆锥的高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想办法测出圆锥的高,再让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在汇报结果时,发现了不同的声音,于是老师指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如何测量,老师在旁边观察,并不时地引导学生把操作过程表达完整。生:把圆锥平放在桌面上,用一本书放在圆锥的顶点上。平行于桌面。测量出书本与桌面的距离,就是圆锥的高。师这时问:“怎么测量?你示范一下,好吗?”学生操作,测出的结果为8厘米由于直尺的0刻度不是在尺的顶端,因而实际高要比8厘米大。这时师问:“是8厘米吗?观察一下你的直尺。”这时演示的学生才恍惚大悟,下面的学生中也有好多犯有类似的错误,这时也连忙查看自己的尺上的刻度。师又说:“我们必须要加上尺上前端没有刻度的这段距离,才是圆锥真正的高,但这样做很麻烦,我们可以把圆锥放在桌子的边上进行测量。”学生都按这种方法重新测量,然后教师出示测量圆锥高的注意点,其中就明确指出要注意0刻度。这是一个精彩的教学片断,其精彩完全源于教师的预先设计。这样精细的预设,来源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注意累积教学经验,才能在本堂课中关注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圆锥的高的含义,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测量中的精确、严谨的态度,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帮助的。

三、关注课堂瞬间评价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课堂中瞬间的评价,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当然,评价的运用,必须准确、合理。不可只图表扬一味地乱用。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全面准确的评价,不可过于简单。如:“你真了不起,能把某某同学的想法表达的更具体、更完整。”如果学生的表现不是太好,也不要过份的表扬,要一分为二的评价。如:“如果你能说得再完整一些就更好了!”“我觉得你可以说得更好一些,再想想吧!”……教师的一句话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恰当适时的评价,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总之,教学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有关注并处理好教学中的细节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才能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陈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2月总第1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关注课堂细节 实施有效教学论文_陈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