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进程日剧加剧过程中,信息集成系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本文中,笔者将对信息集成系统进行详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信息集成系统的设计进行相关介绍。
关键词:信息集成系统;组成;分析;设计
引言:
系统集成就是根据应用的需求,将硬件平台、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及相应的应用软件等集成为具有优良性能价格比的训一算机系统的全过程。而作为系统集成的核心,信息集成已成为当前世界信息技术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1.集成的含义
什么是信息集成?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技术和软件方面,国内的研究则往往集中于硬件及网络方面,这是由于国内信息系统的现状所造成的。根据我国信息技术协会的定义,信息集成是根据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或子系统的要求把多种产品和技术验明并连接到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全过程。
信息集成是一个寻求整体最优的过程,是一种系统的思想、方法和技术的集合,不是单纯的软硬件技术的问题,是以信息的集成为目标,根据总体信息系统的目标和要求,对分散的现有信息子系统或多种软硬件产品、平台和技术,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进行组织、结合、协调或重建,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信息系统,为高层决策和组织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和服务。
2.集成的关键技术
信息集成的目标是将分布在信息系统环境中自治和异构的多处局部数据库中的信息有效地集成,实现各自治和异构应用信息子系统间的协调优化、数据和信息共享,同时使信息应用系统加工的对象和产品一一各种信息元素实现规范化和体系化,以便于数据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利用。
2.1集成技术
数据库集成技术就是数据的分析、处理与操作,即将原有信息系统中信息不一致、缺少数据交换共享的、新建应用信息系统等的异构分布的各个自治的数据库进行集成,建立主题数据库,完善整个数据环境,同时还应解决数据、信息和知识(包括经验)之间的有效转换问题,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库集成的目的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成为一个整体,使用户能有效地对数据进行操纵,并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达到数据和信息共享。数据集成处理的主要对象是信息系统中各种异构数据库中的数据。而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或KDD技术则是数据库集成的关键。
2.2件系统集成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发展及分布式系统的日益流行,大量异构网络及各计算机厂商推出的软硬件产品造成在分布式系统的各层次,乃至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上都广泛存在着互操作问题,分布式操作和应用接目的异构性严重影响了系统间的互操作性。
2.3接口技术
信息集成的实质是让不同应用软件产品、不同数据库平台、不同应用管理子系统互连。
2.4信息系统的协调和优化
当一个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以后,可能存在许多问题,如运转不很理想、响应速度慢等,甚至更糟,离设计目标相差很远,需要进行调整或优化。
3关键技术的实施
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在集成实施过程中,在技术上应遵循如下标准:
①开放性:信息集成系统的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库平台等很难由单一的厂商提供,由不同厂商提供的系统、平台要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就存在接目的标准化和开发问题;
②结构化:结构化系统分析设计方法是复杂信息系统设计的精髓
③先进性:信息系统的先进性是建立在技术的先进性之上的,只有采用先进的技术才能确保信息系统的优势和较长的生存周期;
④主流化:信息集成系统的每一个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库平台等产品应属于该产品发展的主流,有可靠的技术支持,有成熟的使用环境和良好的升级发展势头
那么,为实现信息系统集成的目标,就必须正确的把握和实施好其关键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数据库集成技术的实施
信息集成要识别和强调不同模式间的共性和相互关系,提示并消除冗余信息,检测并解决各种冲突,把已有的数据库模式集成为一个统一的全局模型。因此,信息集成的关键在于模式集成。
信息集成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首先,将各个本地模式转换为与其等价的本地对象模式;然后,将存在冗余和冲突的本地对象模式集成为一个统一的全局模型;最后,为了实现数据之间的转换,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应将不同系统类型的数据按照某种标准格式进行转换,得到一种统一的公用格式,经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存入数据库以便检索利用。
3.2应用软件系统集成技术的实施
在应用软件系统集成过程中,应遵循如下技术要求:
①能提供应用间得互操作性,即提供信息的语用交换、语法交换、语义交换以及资源的动态发现和动态类型检查;
②能提供分布式环境中应用的可移植性,即静态和动态的系统重构或重新安装
③能提供信息系统中应用分布的透明性。分布的透明性屏蔽了由于信息系统的分布所带来的复杂性,减少了应用集成编程的复杂性。
3.3接口技术的实施
系统集成商不仅要对产品、技术或系统有全面入的了解和分析,而且还应该具备设计开发接目的能力,可以通过预留接口对应用子系统进行必要地调整,以实现各应用子系统的可互联、可互操作、可运行。
3.4信息系统的协调与优化的实施
在信息系统集成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产品、设备、技术、功能的集成或局部的系统调整,而且还要为以后系统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时预留余地。
4.信息集成系统的设计----以机场为例
4.1软件设计
经过试运行确认后的系统,在准备正式投入使用时,必须清除基础数据外的试运行数据。系统初始化功能,使系统随时能快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很好地改善了由于系统管理员逐个清空相关数据表可能带来的不便、漏清和清错数据表等现象。通过设计维护模块,编制触发器程序,诵读设置缺省值、数据有效性、重复纠错等功能,很好地实现了对有固定对应关系的数据的自动执行和更新,即方便了用户对数据表的维护需要,又保证了基础数据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实现了系统的科学可靠性。灵活性也是衡量一个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因而系统还制定了详细的分配规则、严格的计算公式、设备资源等系统参数信息表,这样即可完成分配规则、公式、设备信息的灵活定义。
4.2AODB设计
AODB是多年来,在我们结合民航信息应用业务的实践,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完善、创新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成果,它是机场信息管理解决方案中的核心内容,保证机场运营数据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AODB设计的主要目标。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事务设计时间的长短,努力将事务执行时间缩短,删减不必要的中间执行环节,尽量提高系统性能的扩充。目前,机场运营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加剧了计算环境的复杂,所以数据表应用的优化设计方面还需不断创新和提升,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
4.3AIIS系统设计
确保各类运营数据正确、高效地在各应用系统节点间传输,提高工作效率,是设计AIIS的主要目的。AIIS的集成应用编程接日包为各应用系统实现与AIIS间数据传递和交换提供了方便,确保了系统管理的简单、方便和有效。
AIIS由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通信协议集,用于AIIS与子系统会话连接时同消息传输;另一个是后台进程控制部分AIIS-MTM;第三个是数据库AIIS-DB。这三个部分相互协调,共同完成AIIS的功能。
5.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说信息集成系统开发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工程,信息量大且管理复杂,应当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系统、详细的设计,保证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大量信息资源,才能真正投入实践应用,并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做出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从而使系统更合理、安全、可用。
参考文献:
[1]自晓东.机场信息集成系统解决方案与应急指挥中心建设[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10).
[2]彭建军.机场信息集成系统的建设[D]. 重庆大学,2005.
[3]杜建树,熊桂喜.机场信息系统消息中间件通信控制策略[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1).
论文作者:郑铭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库论文; 子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