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论文_王坤,常永红,季玲,陈龙

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论文_王坤,常永红,季玲,陈龙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临泉县供电公司 安徽阜阳 236400)

摘要:从配网网架结构、设备水平、运行管理模式等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智能电网建设,阐述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内容以及相关技术要求。

关键词 农网配电 自动化技术 研究分析

1概述

中国农村电网地域布局分散、面积广阔、负荷太过零散,相当大的地方负荷密度比较低,当然,小比例的靠近城市的发展前景好的地方不包含在内,故电网扩展、数据通信和信息分享在农村遇到了不小的障碍。农网的特殊性决定农网智能化建设与主网智能化建设存在差别,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农网智能化建设,在发展速度、建设标准等方面与主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2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原则及目标

2.1总体建设目标

农网的装配电路自动化工程将来会由整理信息和监控信息为一体的系统和智能设置及坚韧的网架组合而成。其中复合系统所处范围广、相互关系密切并且能够共享信息、掌控联动。应达到以下目标:

实现调度的三遥功能,借助实时监控之手段,强化配网调度安全程度,尽可能避免因缺乏支撑信息导致调度稳定可靠性过低。配电自动化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供电效率,实现供电均衡和稳定,使地区之间的电力供应不再出现冲突的现象。供电企业的管理手段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为现阶段的供电企业不具备发展自身和完善内部的体制,或者是仅把这些目标当做一些口号,并不认真实行,这是完全达不到任何效果的,所以最终提高供电效率的途径就是保证电网系统的运行顺畅,从而达到保证供电配置均衡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2.2总体建设原则

在立足农村电网的现状,坚持技术先进的同时,要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实现整个调度、配电网信息技术集成,使调度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性、经济性和实用性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设完善、先进、可持续发展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根据以上要求,确定农网配电自动化建设技术原则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满足我国电力行业就配网自动化建设有关的策略及要求,规定程序稳定安全、性能实用完好、经济科学得当、技术能够顺应当前业界的先进水平。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应在现有配电网一次网络上实施,避免为实施调度配网自动化而大量改造、变更配电网一次网络。系统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减少电路损耗。配网自动化的建设过程应该分阶段、分区域、分档次、分层次的具体考虑。为了避免功能交叉与冗余,不需要重复投资,就需要考虑建设的延展性和扩展性,用最有效的措施实现配网系统和数据信息的沟通,共同应用。根据业务需求、当地网络条件以及网络架构,因地制宜地选择通信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技术分析与研究

3.1通信自动化在农网配电网中的建设

通信是农村地区配电自动化功能实现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农村配电网规模庞大、网架结构复杂、覆盖面广阔,对应的终端设备数量大而且分散,但是每台终端传送的信息量相对较小,对实时的要求相对调度实时监控系统要低。

农村区域地理环境、线路状况的不同,可选的通信方案也多种多样:如光纤、公共通信网、无线专网、电力载波、有线电缆等等;也可以选用McWiLL VS无线专网作为需要接入的DTU,FTU,TTU等自动化终端设备的通信方式。McWiLL通信传输模块通过RJ45网口、RS232等接口和FTU等进行连接,DTU的数据通过McWiLL终端传输模块传送到无线专网基站。单基站可以同时最多支持130路的并发,提供15M的带宽。

3.2线路自动化在农网配电线路中的应用

馈电线路的故障检测、定位与故障隔离,包括架空、电缆线路的配网自动化和开闭所得的故障处理。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功能应实现故障监测与识别、故障自动定位、故障区段自动隔离、配电网络优化重构、故障模拟、配网拓扑校验等功能。对于分支线路发生的故障,采用就地故障处理,在故障发生时立即将故障隔离,不影响其它线路的正常供电;对于主干线路故障则采用主站系统参与的集中式故障处理方案。配电自动化终端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层。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DA故障自动处理的判据、开关设备的运行工况等数据都来源于配电终端,故障隔离、负荷转移、恢复非故障区段的供电,对馈线上开关的分合操作都是通过配电终端去执行,配电终端工作的可靠性、实时性直接影响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配电自动化终端应由后备蓄电池电源、数据处理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机箱组成。集成网络口、串行口,应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3.3电能质量在农网配电自动化中的优化建设

无功补偿。县域电网无功优化系统整体思路为高压网以变电站集中补偿为重点,中压网以10kV线路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补偿为重点,低压网及以下以用户侧分散补偿为重点。力电能调节与谐波治理。低压系统大多数采用无源滤波方式,无源滤波的主要结构是用电抗器与电容器串联起来,组成LC串联回路,并联于系统中,该回路的谐振频率设定在需要滤除的谐波频率上,达到滤除谐波的目的。其主要由控制器、电容器、电抗器和投切开关以及其控制回路和保护回路组成。

在低压线路中采用了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存在很多的单相负载,因此配电变压器的三相不平衡运行是不可避免的。使用由控制器、复合开关、电容器组成的三相不平衡调节及无功补偿装置,解决配电系统无功补偿和三相不平衡的问题,基本原理是在三相系统中,跨接在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容或电感元件具有转移相间有功功率的作用。相间电容和相地电容分别为三角形连接和星型连接,分别跨接在二相之间将一相的有功转移到另一相无功得到补偿,既进行了无功补偿,又解决了三相不平衡的问题。

结束语

农网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符合弄点生产的需要和电力生产、运行的基本要求。会随着国家的发展,将更多的新型技术、软件技术等运用在农网中。

参考文献:

[1]栗清枝,宋保明.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分析[J].民营科技,2015(7):16.

[2]秦治国,曹庚峰.农网配电自动化研究与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165.

[3]万启敏.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J].科研,2016(12):00180.

论文作者:王坤,常永红,季玲,陈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论文_王坤,常永红,季玲,陈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