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报的二重属性及其社会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学报论文,效应论文,属性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2X(2002)01-0102-04
关于图书、报刊既具有精神产品的特性,又具有物质商品的特性,历来众说纷纭,特别是对于具有商品特性这一点,我国在相当长的一般历史时期曾讳莫如深。改革开放以来,渐有著述论及[1]。本文将主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诸方面,讨论大学学报的这一特性,并且将尤为注意这种属性在当今社会的进化和其社会功能的变化。相信这对滤除我们头脑中的一些旧的认识,重新确定大学学报在新经济时代的社会地位和树立新的改革意识将是有益的。
一
关于大学学报属于精神产品的认识,想必毫无争议,一段时期以来,这一点甚至被抬升至相当绝对的地位。何谓精神,精神乃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观念、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计划等,都是精神的东西。大学学报具有明显的精神产品特征。
相对于物质产品属性而言,大学学报的精神产品属性,是其最重要、最基本的属性。这就是说,学报是作者与编辑思维的产物,是脑力劳动的成果,而它又影响和作用于读者的思维和精神面貌。作为一种精神,其影响往往具有广泛性、深远性和潜藏性,能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和发展前途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广泛性,是指精神产品可能影响一部分社会成员,也可能会影响社会全体成员,而且就精神力量可以转化成物质力量来说,其影响远远超过物质产品,不会像一般物质产品的使用与消耗那样维持不了多久时间,而可能会打破时间界限,影响到一代又一代人。其潜藏性,是指精神产品的影响效应不像物质产品那样立竿见影,它要潜隐至主客观条件均具备时才会发生效用,而且由于各人主客观条件的不同,会使这种效用千差万别。西方期刊同行对这种影响的广泛性和潜藏性的概括,要更为形像些,美国《独立周刊》的社论早在1904年即指出:“杂志有生以来便代表一种智慧的活动。杂志的作用,是从旧材料中编织新的故事,配合时代的潮流改写历史及传记,伸张已被人遗忘的真理,使健康的知识更能适合人的口味,化玄奥的科学为应用的知识,向世界上黑暗的角落,以及人类文化教育的若干隐处,投以搜寻的光亮,发起新的运动,导引旧的运动,高摁警铃,使酣睡中的人们自梦中惊醒,扭转那些向后张望的头颅,使它目向前方。”[2]
大学学报作为杂志的重要类别之一,处于学术论坛的最高层次,它除了与一般杂志具有相同的精神作用之外,它还从学术人才的培育,学术思想的形成,学术流派的形成,学风、学术传统、科学方法的累积养成等诸多深层方面,发挥特有的职能。
学报的编者、作者、读者其实都有这种意识:编辑首先考虑稿件发表后的政治导向、学术理论价值、应用价值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在实现其使用价值和实现其价值这二者间,首先考虑的是前者;作者将其成果交由学报发表,看重的是其成果能否面世(社会效益),以及能产生何反响(使用价值),而较看轻经济效益(稿酬),也不是将其稿件作为一种交换的手段;读者订阅、购买或交换索取学报,看重的仍然是其使用价值,即通过阅读,从中获取信息和知识。这说明,精神产品大都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
大学学报也属于物质产品,这一点虽为人所共知,但解释和运用起来却往往大相径庭。这也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才有了一些正确的解释和作为。
人类的思维成果必须凝固化,必须物质化,才能为广大的受众所接受。精神成果仅停留在头脑中、声音中或语言中,那是很难以保存、重复和扩大影响的,这就要凝固化,也就是物化为书、报刊或者音像制品,大学学报就是学术研究者和编辑出版者共同的精神成果的物化产品。
大学学报在作为精神产品的同时,也是为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一种劳动产品,即商品。“商品是这样一种物,一方面,它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另一方面,它能用来交换别种物。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3](P.26)。这就是说,商品具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为物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第一因素;二为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即价值。大学学报在教学、科学研究方面的使用价值自不待言,本属与生自来的特性,是由大学学报这一商品中包含的作者、编辑出版者劳动的具体性质决定的,它就是学报这一商品的效用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学报这一商品的效用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成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学报商品的价值像其他商品一样,亦为其社会属性,它要回答的是作者、编辑出版者劳动的多少,劳动时间的长短的问题。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才具有价值;只有实现了价值,即在商品出卖或交换之后,才能实现使用价值。大学学报这一产品亦不外乎如此。作者、编辑出版者、印刷、发行者的生产,以及学报商品的交换、流通等也与一般商品的生产、交换和流通有相似之处。这也说明,编辑者在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时,不仅要遵循国家新闻出版法规,同时也要遵循商品生产与交换规律,即重视学报的经济效益。这也就是说,既然大学学报也是一种商品,那就要服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诚然,期刊千差万别,大学学报千差万别,故不可能一概而论。但是,逐渐地树立这样的意识,或逐渐地引入一些市场机制,最起码:一可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学报不计成本,不计亏损,理直气壮吃皇粮的僵死局面,有利于大学学报走下高台,融入社会;二可促使编辑出版者树立起为读者(也就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意识,有助于学报祛除清高,接近受众;三可将商品经济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学报编辑出版事业,创造学报事业百舸争流的气氛,带来无限的活力,使其充满生命感、绿色感、朝阳感和可持续感;四可促使编辑的素质全面发展,使编辑在等稿、看稿、改稿的同时,也将近乎呆滞的目光移向市场,移向社会;五是将经济利益与编辑质量和编辑责任挂钩,可调动编辑者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学报的工作效率。
三
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这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物质文明即指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的状况,物质文明程度愈高,表明人类离开野蛮状态愈远,依赖自然的程度愈小,控制自然的能力愈强。精神文明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以及理想道德、传统和风尚等意识形态。这两种文明从来都是互相依存又互相促进的,物质文明乃精神文明的基础和源泉,精神文明乃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由此来看大学学报,并依前所述,它既属精神文明的产物,亦属物质文明的产物,当这种产物流布于社会,以及将学报这种编辑出版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时,就必然需要考量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主要是当学报作为精神产品时在起作用;其经济效益,主要是当学报作为物质产品时在起作用。二者均可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无经济效益,学报势必坐吃供粮,死水一潭,缺乏扩大规模、改革创新的自主权,难以增强社会效益的广度(主要由发行数量、传播范围决定)和深度(主要由内容、质量、品位来决定);相应地,无社会效益,学报势必隐之山林,无人知晓,经济效益更无从谈起,久而久之,势将自灭。此如:大幅度提高定价,则势必订户减少;部分改变学报性质,以扩大读者面和社会效益,则使本身的社会定位变得面目全非;降低纸张质量和印刷质量,扩大经济效益,则使学报面目可憎,声誉不佳。由此看来,主要以学术标准和是否具有积极意义作为考量标准的社会效益,以及以是否有物质收益作为考量标准的经济效益,这二者既有一致之处,共同之处,但也有矛盾之处,正确处理之显然是很复杂的,既不能不讲社会效益,不计较发行量、交换数、摘转率和被引频次,无视信息反馈;也不能不讲经济效益,不计成本,花钱如打水漂,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若给大学学报全部断奶断粮,实现自负盈亏,实现双效益,在目前看来无疑为神话。这是由其置于金字塔顶尖的社会定位及其受众永远占社会成员少数的特性所决定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必须依靠政府、社团或个人的资助才能生存。然而,作为一种精神与商品双重属性兼备的产物,既然流布于社会,则必须正视其社会与经济这双重效益,这也是其与生自来的本性所决定,断不可违背。
四
如何实现大学学报社会与经济双效益,显然是一个正在探索中的问题。在此,仅从引进市场经济学中的竞争机制入手,讨论对这一问题的一些认识。
(一)突出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目前高校学报的职能定位多局限于反映本校的科研与教学成果,传统的办刊运作方式导致其栏目设置大都以本校的学科设置为依据。因此,除少数专业院校外,大多数高校学报是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栏目设置广而杂,专业方向不集中,千佛一面,很难体现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
在一般商品市场中,“顾客就是上帝”,在高校学报市场,“读者就是上帝”。学报只有拥有读者才会有市场,只有被读者接受,才能产生效益。因而学报应重视对读者市场的开拓,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寻求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进行准确、恰当的定位,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学报的核心竞争力,办好几个特色栏目,集中突出学报的地域特色和优势学科、专业,全方位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凸显地域特色或学科特色,是惯常采用的有效做法。只要有特色,就能使学报拥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比如地域特色,像《殷都学刊》、《齐鲁学刊》,都是依靠地域特色办出风格的典型范例。由此出发,借以产生比较优势,从而扩大学报的发行量。以学科特色见长者有《文史哲》在史学、哲学方面长期形成的特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在经济学方面长期形成的特色等,均扩大了发行量。扩大发行量不仅可以提高学报的社会效益,而且为学报开展广告业务创造了起码的条件,从而亦提高了学报的经济效益,使二者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继而形成“马太效应”,从根本上增强了学报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其走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之路。
(二)推倒校园围墙,参与国际竞争
要将学报办成既能反映本校的科研水平,又能反映当前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的学术刊物,改变学报内容杂、稿源窄、读者少、印数低,从而社会影响小、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广开稿源,扩大组稿范围。学报不仅要在校内组稿,还应向校外专家约稿;不仅要在国内组稿,而且要把稿源扩大到国外,大力吸引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投搞。对于组织国外稿件,应首先把组稿目标对准中外合作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并可以以海外华人学者或国外来访高层学者的优秀论文作为突破口。
第二,按照国际学术刊物的标准办刊,选聘国内甚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者为编委会成员,实行编委国际化。国际知名学者入选编委会一则可以吸引其所在国家的作者投稿,二则可以吸引大量的国外读者和订阅者。
(三)借帆行船,扩大隐形发行量
大学学报显然属于一次文献,而依存于一次文献而生存的为二次文献,如文摘期刊、电子版、光盘版期刊等,二者间已形成了某种相辅相承的关系,并且二次文献依靠一次文献已形成了十分壮观的景象。大学学报应充分利用其潜在的、巨大的发行量、点击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即借二次文献之“帆”,行一次文献之“船”,借二次文献的发行量、点击量,实现学报隐形发行量成倍成百倍的增长。
学报所刊载的论文被国际、国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数量,即被引用、摘转频率,已成为衡量学报的学术水平、影响和被重视程度的客观指标。提高摘转率、引文频次和影响因子一方面可加大学报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可以吸引高质量的稿件,扩大学报稿源,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和竞争力,推动学报编排格式的标准化、规范化,并与国际接轨。
因此,高校学报应紧紧抓住“引用”和“检索”这两个关键因素,借助与二次文献相互依存的关系,使学报的社会影响力成倍增长,扩大学报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并且通过提高学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学报获得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更新载体,参与网上竞争
创办与印刷版并行出版的网络版学报,是迅速地、大幅度地扩大读者范围的有效途径。发展网络版学报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网络技术,关注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手段,使学报的发行与传播不断获得新通道、新载体、新形式,亦会形成学报整体水平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这其中,最有意义的是实现了学报信息载体形式和学报信息传播形式的一大飞跃,即由纸张信息载体过渡到了电磁波信息载体,由邮政、交通工具信息传播形式过渡到了网络传播的新时代。
网络版的出现,将会使目前学报面临的高成本、出版发行困难、出版周期过长等问题迎刃而解,并能实现学术论文的即时发表。它也会带来大学学报编辑思想、编辑方法、管理的巨大变革。正如管理大师彼德·杜拉克(Peter Drucker)所言:“网络对文化的影响力比经济大得多。”但愿借网络之巨大力量,使大学学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巨变,也使大学学报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收稿日期:200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