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人民医院 414300
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选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实验组患者选择瑞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麻醉前,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插管后、停药时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能让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术后恢复更快,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瑞芬太尼;手术麻醉;应用;效果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麻醉效果会对手术实施和效果造成直接影响,选择正确的麻醉药物,让麻醉效果实现最佳对于手术患者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瑞芬太尼作为一种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快、清除快、分布容积小以及消除半衰期短等优点,而且作用的终止时间和输注时间与给药剂量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院在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80例,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和相关药物过敏史患者。全部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39.3±6.2)岁;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3天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前检查,包括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术前6小时患者应禁饮禁食。对照组患者选择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芬太尼3.0ug/kg,丙泊酚2mg/kg,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应维持为2.5ug/kg。实验组患者选择瑞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瑞芬太尼6ug/kg,丙泊酚3mg/kg,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应维持为2.5ug/kg。术中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认真监测,包括脉搏氧饱和度、心率、无创血压等;另外分别在麻醉前、插管前、插管后、停药时对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等进行测量。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以及气管拔管时间进行统计记录。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
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瑞芬太尼作为新型麻醉镇痛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实验组患者则选择瑞芬太尼实施麻醉诱导,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显著低于麻醉前,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插管后、停药时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围手术期对于阿片类药物的选择应遵循诱导快速、苏醒快速、血液动力学稳定等原则,而瑞芬太尼则具有以上特点。临床研究发现,瑞芬太尼的起效速度快,作用时间较短,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瑞芬太尼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不长,不会干扰患者的素质血压和心率,而且患者的被唤醒时间较短,不会损伤患者机体[2]。瑞芬太尼的半衰期较短,术后停药后患者的血压浓度会快速降低,患者很快就会出现疼痛感,所以临床中在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时,应在停药前准好好相关的镇痛措施[3]。
总之,在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患者满意度高,而且能让患者的术中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国福.瑞芬太尼在老年恶性肿瘤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28(4):356-357.
[2]王红国.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小儿咽喉部手术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4):73-74.
[3]聂洪嶒.瑞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5):725-726.
论文作者:谭岚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芬太尼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