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模式的构建_肌肉论文

对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模式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运动员论文,青少年论文,男子论文,力量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25.1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2)05-0693-03

青少年时期男子全能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是其成绩提高的关键环节,它对运动员机体的形态、功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合理科学地根据运动员各年龄段生理结构以及全能项目的特点,选择适合个体发展的力量素质训练手段,是青少年全能运动员发展的重点。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中外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指标参数,以及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1.2 调查访问法 向在一线的国家一级教练员15人,选材科研人员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9人进行访问,以了解他们在训练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式建立理论依据 此模式以当今国内外前沿的力量训练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训练一线教练员、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以及结合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力量训练的每一环节加以剖析,科学探讨发展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表1)。

2.2 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特征 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发展比较平稳,绝对力量指标快速增长,相对力量指标增长不太明显,在个别年龄段如12~14岁,每年只有2%~3%的增长。全能项目要求运动员具有比较匀称、协调的身材,因此,在增加运动员相对力量上面,应加强全面身体训练,通过改变肌肉重量和全身重量的比例,改善运动负荷与肌肉力量的相互关系,限制肌肉肥大。在青少年男子全能项目中,跑类项目占43%,跳类项目占28.5%,投掷类项目占28.5%,相比较而言,这些项目对运动员上下肢力量要求无明显倾斜。

图1 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模式图

表1 发展绝对力量的不同肌肉收缩方式的负荷特征

[联邦德国]比勒,转引自王清,1989。

2.2.1 绝对力量训练特征 7~9岁为全能运动员发展绝对力量的可训练阶段。这个时期的少年整个身体的生长和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发展,肌肉长度开始变化,肌肉内协调得到改善。发展绝对力量主要通过增大肌肉生理横断面,增加收缩力量,以及依靠改靠肌肉的内协调和肌肉间协调来完成。

发展绝对力量的途径与方法。主要途径有:1)加大肌肉横断面;2)增加肌肉中磷酸肌酸(CP)的储备量,以加快工作中ATP的合成速度。3)提高肌肉间及肌纤维之间的协调性。4)改进和完善运动技术。发展绝对力量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有:1)重复练习法,负荷强度为75%~90%,每项训练中完成的组数为6~8组,每组重复3~6次,组间间歇3min。2)阶梯式极限用力法,一次课的训练从较低的负荷开始,逐渐加大负荷而减少练习次数。3)静力练习法。4)通过大强度的静力性练习来发展绝对力量,负荷强度为90%以上,每次持续时间为3~6s,练习4次,次间间歇3~4min。具体内容(表1)。

2.2.2 相对力量发展特点 相对力量指运动员的绝对力量与体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增加运动员相对力量应加强全面身体训练,通过改变肌肉重量和全身重量的比例,改善运动负荷与肌肉力量的相互关系,限制肌肉肥大,从而协调发展全身各部位力量(表2)。

表2 增加肌肉生理横断面的最大力量训练采用的手段及产生作用

资料来源:林木生.《少年田径运动训练》,1994.4。

2.2.3 速度力量发展特征 速度力量是全能运动员一种特殊的力量素质,它对运动员的成绩发挥起关键性作用,速度力量具有速度和力量的综合特征。由于全能各项目的不同,速度力量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因此,应根据各项目的表现形式不同选择适宜的速度力量。速度力量大致有2种表现形式;1)强直性爆发,它是在保持或不降低肌肉收缩速度的前提下,着重通过提高最大力量来促使其发展;2)弹道性爆发,它是以一定力量为基础条件,着重通过提高肌肉收缩速度来促使其发展。

速度力量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发展途径:1)减负荷练习,减轻外界负重量以及给以助力进行练习。例如男子铅球选手用4~6kg的球练习,以提高出手速度,然后,在保持同样出手速度的前提下,逐步把球重加到标准的7.257kg。2)先加后减负荷练习,先增加负荷的重量,使之超过比赛时需克服的阻力,当运动员基本适应后,再减少负荷至正常水平,可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在标准阻力下完成动作的速度。3)对比转换练习,它是体能类快速力量性项群“功率性”项目中的优秀选手采用的新的练习方法,它结合专项技术动作的用力特点,从克服最大外部阻力直至克服自身体重,逐渐提高动作速度,练习按序列完成。其内容及顺序为:1)提高肌肉最大力量,90%强度/4次,95%强度/2次,100%强度1次/2组,95%强度/2次,60%强度4次/2组。2)提高肌肉爆发力量,60%强度/10s内最大重复次数/2~3组。3)提高肌肉最大输出功率,30%强度/10s内最大重复次数/2~3组。4)提高肌肉快速力量,采用对抗自身体重的练习,无附加负荷,具体负荷参数(表3)。

表3 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负荷等级参数

资料来源:袁建国等,《青少年田径训练与选材的研究》,1997.11。

2.2.4 力量耐力训练特征 全能运动员对力量耐力要求特别高,这是由项目自身特点决定的。力量耐力主要是有氧供能,发展主要依靠肌肉力量和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和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来达到目的。

发展力量耐力的途径与训练方法。基本方法:1)持续训练法,练习强度,若发展克服较大阻力的力量耐力,可采用本人最大力量的75%~80%的负荷进行重复练习。若发展克服较小阻力的力量耐力,其最小负荷强度不能小于本人最大负荷强度的35%。若低于35%的负荷强度,则训练效果不好。2)间歇训练法,练习的重复次数与组数一般要达到极限的重复次数,练习的组数应根据项目的不同而有针对性的练习。采用静力练习时,单个动作持续时间一般为10~30s。组间间歇时间,要在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组练习,以达到疲劳积累,提高发展力量耐力的良好效果。3)循环训练法:将发展人体不同肌肉群的6~10个练习按一定顺序排列,并设置必要的练习器械,运动员连续地依次完成各站规定的练习,短时间间歇后,再做下一组,根据全能比赛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一组练习负荷的大小,可分别选做3~10组,从而使不同肌肉群的力量耐力得到发展。

表4 表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运用

资料来源:延烽.《青少年运动训练100问》,2000.9.

2.3 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内容及相应参数模式

1)不同时期力量训练的侧重点及训练内容的安排要建立在全面了解青少年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安排运动负荷,具体参数及内容(表6)。

资料来源:列·巴·马特维也夫.《竞技运动理论》,1997.

2)全能运动中力量素质训练内容应丰富,每项内容的安排都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发展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使运动员保持协调匀称的身材,训练内容及各项指标参数(表6)。

表6 15~18岁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参数

资料来源:刘知音.青少年儿童运动训练,1998.3。

3)训练负荷参数是训练过程中肌肉承受负荷重量,并作为力量训练的有效参考依据,它为运动员力量能力的提高以及相关肌群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它是在力量素质方面达到最佳效果的负荷制式(表7)。

表7 不同负荷重量和重量次数发展最大力量训练

资料来源:刘知音.青少年儿童运动训练,1998.3.

4)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身体素质分级标准对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身体素质进行分级,便于在训练中能及时看清运动员相关力量素质的状态。可根据此评分标准,选择与跑、跳、投联系较为紧密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练习,不适时机的对运动员各时期训练的重点进行评价,综合全面的了解运动员的状态水平,以此来提高运动水平(表8)。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模式是一个系统的发展力量素质的框架结构,有力量训练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模式构建中各分支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2)在发展力量素质过程中,模式构建了相应的负荷参数及不同年龄段的力量发展重点和具体方法的运用,其中训练负荷参数是运动员训练中必须遵循的参数指标,年龄特征也是发展力量素质不可忽视的一个层面,训练中应科学对待。3)针对模式中的具体内容,用力量素质的分级标准来评价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发展情况,是比较全面准确地评价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情况的重要依据,可根据分级标准来科学制定运动员的力量发展计划和进度目标。4)在模式的构建中,运动员的速度力量、最大力量是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核心,它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表8 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相关力量素质分级标准

注:铅球重量,13~15岁4kg,16~17岁6kg.数据来源:《田径竞赛规则》,1992.

3.2 建议 1)青少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发展力量素质应根据年龄特征发展其相关部位力量素质。2)发展力量素质过程中的运动量及运动负荷,要在考虑到运动项目要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运动员的生理结构特点。3)发展力量素质应全面考虑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运动员长远发展目标的制定,切勿“一刀切”式的进行力量训练,走发展力量的两个极端。4)在发展力量素质过程中,针对以上力量训练模式,要灵活地加以运用,切勿生搬硬套。

标签:;  ;  ;  

青年男子全能运动员力量训练模式的构建_肌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