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建筑构件之斗拱论文_邵维云 陈凤邦

浅谈中国建筑构件之斗拱论文_邵维云 陈凤邦

(云南省腾冲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腾冲 679100)

【摘 要】: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支承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一根红线,它的产生、发展、演变历程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的灵魂,代表了中华古典建筑的精神和气质,堪称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髓。本文对斗拱的产生根源、发展演变、重要作用和利用的等级森严等作出梳理,旨在说明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加深对它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 建筑 构件 斗拱

斗拱,亦作“ 斗栱 ”、“枓拱”,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支承构件,在立柱顶、额枋、檐檩或构架间,从额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并与昂、翘、枋构件组合称为斗拱。它是汉族建筑的特有构件,以斗和拱为主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主要成就为中国木建筑的标志,也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西周铜器令簋上已有柱上放置栌斗的形象,明显表达了斗拱承托支座的意图;从战国中山王墓四方案青铜器,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体现了斗拱承托重量和悬挑的功能,也是最早使用斗拱的文物;再从雅安高颐阙斗拱雕塑和顺义陶楼的袜角拱,都有斗拱承托屋檐的造型。所有这些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

另外,在山东汉阙出土的文物中有一武士曲臂上乘托屋顶,武士的形象是解释斗拱作为建筑构件思想的出发点,加之四方案、高颐阙、袜角拱,无不说明斗拱作为建筑构件,在汉代已经使用,只是最初孤立地置于柱上或挑梁外端,起到传递梁的荷载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及增加出檐深度。至唐宋时,斗拱发展成熟,当时最大特点为同梁、枋合为一体,成为保持木构架稳定性性的一部分。而唐代的斗拱还显粗大、稀疏,宋代的斗拱略显精致、紧密。

明清以后,斗拱的作用蜕化。柱头间增加使用额枋和梁枋,不再像唐宋那样把梁、枋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将其压在斗拱最上挑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另外,这时期的斗拱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从结构构件位置转变为装饰构件,加以彩画装饰格外艳丽。如北京故宫太和殿的斗拱,凸显出精致、唯美的特点。

在以上实例中不难得出,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斗拱的产生也同其它事物一样,离不开功能和用途的构思和设计。斗拱贯穿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一根红线,在当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其功能和用途,不乏显现重要性,其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斗拱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斗拱位于柱、梁之间,屋顶的重量要通过斗拱传递到柱子,再由柱传到台基。因而,斗拱具有承上启下、传递重量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斗拱使建筑出檐更加深远、优美、壮观。斗拱不但能够承托屋檐,还使沉重的屋檐在减少柱子时,得以向外出挑,让房屋外表看上去更加优美、壮观。

斗拱构造精巧,造型美观,美化建筑。斗拱造型从整体看,重重叠叠,结构有条有理,符合规律。其构造如盆景,似花篮,构造精巧,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四、斗拱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民间谚语有云:“墙倒屋不塌”,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斗拱在传统木建筑中的功绩,它的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榫卯结合的斗拱虽然会“松动”,却不致于“散架”,能够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到了抗震的作用。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部分,在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显示建筑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是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反映,也是当时的思想观念、社会风俗和审美风尚等方面的反映。斗拱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最初被皇帝攫为己有,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在《明史•舆服志四》中有载:“庶民庐舍, 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无不充分说明斗拱在古代利用的等级森严,只能广泛使用于宫殿、坛庙和寺观之中,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显示了帝王宫殿的尊严华贵和宗教的神秘色彩。

就斗拱在宫殿、坛庙和寺观中的运用,放眼生活中看到的古代建筑,比比皆是,在此就不做赘述。但是,其利用发展转变的另一方面不得不关注。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以红色的斗拱造型制作为基本理念,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里里外外都透露出传统的中国风情,每个角落里交错的斗拱与横梁赋予了这座建筑独特的面貌。如此大规模地使用这项技术,在历史上还是首次,展示了中国形象的标志性,与英国博览会的水晶宫、法国巴黎世博会的埃菲尔铁塔、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原子球馆一样,给全世界和世博会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外,深圳“两宋荣光”眉州大道,道路核心段的241盏斗拱灯,古典造型的设计理念,和眉山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很协调,朱砂红的圆形灯柱、似瑞莲如烛台的灯盏造型,仿佛从历史深处浮出的璀璨,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些散发出着强烈时代气息的建筑,成为古今结合的典范,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斗拱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这种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的完美融合,继承了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构件灵魂,领会并弘扬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髓。

斗拱在中国建筑中的使用,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基,好比一个个音符,将“凝固音乐”的建筑,幻化成一曲曲美妙动听的乐曲,演奏在中国建筑艺术的浩瀚殿堂之中。

参考文献:

《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4

《斗拱的起源与发展》 汉宝德 台湾明文书局 1988

《从汉明器看建筑斗拱的特征》 刘宁安 出版源-《建筑师》 2008

《斗拱结构在现代化文明中的符号化进程》 冯强 出版源-《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1

论文作者:邵维云 陈凤邦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国建筑构件之斗拱论文_邵维云 陈凤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