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课前准备策略研究论文_杨艳丽

《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课前准备策略研究论文_杨艳丽

杨艳丽 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 721001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是以思想教育为主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课堂需要师生准备大量鲜活的资料,面对新课程改革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这门课给所有执教者带来更大的挑战。课堂四十分钟的浓缩是课前四百分钟甚至更多时间浓缩的精华,因此不可忽略课前准备,更要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前准备活动,让课前准备活动也成为孩子的一种课程学习生活。笔者从多个方面,通过对家长及师生的问卷调查,紧扣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育教学理论,初步总结出一些课前准备的相关策略,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前准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107-01

道德与法治课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结合的教学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方法,精心设置形式多样”的课前活动。做好最充足的课前准备,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经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及论文资料的搜集,笔者对“课前准备”的定义:一是学生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包括书本、练习册、以及学习用具等;课前热情饱满,以最积极的状态迎接老师的到来;并能及时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二是有效信息准备和创新型的课前作业(包括自己对新信息和热点的搜集,提出自己有价值的问题;教师针对不同课型提前安排好的创新型任务必须保证质量和效率)。避免走入课前准备的两个误区: 1.课前准备就等于课前预习;2.课前准备仅仅是由学生来完成和承担。既然课前准备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成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关键,笔者在研究学生应该如何做好课前准备方面,初步探索出以下策略,为这门课的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

一、教师带头引领,助力课前准备。

在对学生的调查访问中有85﹪的学生提到一个效的信息来源:“只有老师在课前准备中能给我们有效科学的指导和具体任务的分配我们才能更有兴趣把这个事情做好”。这个观点让师者更加清楚自己在课前准备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带头做好课前准备,包括课前2分钟到教室,整理讲桌,摆放教案,调试教学仪器,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等;教师必须仔细研读教材、研读课标、搜集整合资源、把握课前准备的原则:知识类、系统类、情境类和问题启示类等;教师还要根据下节课的相关内容提前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任务分工等,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既可起到表率作用,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督促学生做课前准备。所以,教师必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与人格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让班级那些学习拔尖的优秀学生以榜样的力量昭示着其他同学,真正为课堂准备助力。

二、兴趣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动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日常教学中稍不留神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有人调侃思想政治课老师带着学生画圈圈,勾点点,老师天花乱坠,学生昏昏欲睡。笔者认为,既要让学生充满兴趣,又要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效率是道法课必须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经过长期探索之后发现,在课前准备时如果方法得当不仅能让学生充满兴趣更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今年3月份开学以后笔者在毕业班进行专题复习时每节课前留有5分钟的“时政热点思维碰撞”时段,课前所有学生都在疯狂的搜集与专题有关的热点内容,搜集的同学充分展示之后,其他同学迅速搜寻与该热点对应的考点,另外的小组即时做出评价。每个小组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每节课前的这5分钟是毕业班道法课最独特的风景,因为它凝聚了全班六十多个同学无数个5分钟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七八年级学生没有九年级学生复习课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只要教者别出心裁,不断创新,学生一定会对道法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会非常期待每节课的“思维碰撞”,道法课也会展示出它更独特的自信与魅力。

三、满足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等(1),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所以在课前准备阶段不能搞全班“一锅煮、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笔者在课前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课堂参与度及学习成绩五方面对学生进行差异化任务的安排,例如:针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安排一些具体资料的查询工作,在查询中教师提出标准要求,经过长期训练,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学习兴趣特别高的同学安排开放性的任务,让同学们通过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大胆表达看法与观点,进一步提升这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课堂参与度不高的同学提前安排“展示性”内容,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在展示中彰显他们的自信与魅力,有利于道法课堂学生参与度的提升。

四、家校携手共赢,丰富课程资源。

俗话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又复杂的任务。”笔者在为课题《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课前准备策略研究》进行调查问卷时,选择了150名家长,经过归纳汇总,95%以上的家长提到他们一定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注重孩子公德教育;长情陪伴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期待自己能参与到道法课的实践活动中,与孩子共同成长,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笔者搭建家校携手、共促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平台。在执教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节《人贵自知》时,设置了“七彩梦想”活动。每个同学围绕自己未来的理想和父母之间展开对话,并将家庭对话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当每一副优秀的作品贴在教室后面时,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自信;在执教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节走近老师时,设置“我来采访你”活动,每个同学在家采访对父母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并通过微视频或者录音的方式带进课堂,交流中地阵阵掌声饱含着孩子们对老师的尊重与认可,更体现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可见,爱的影响无处不在。

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做好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做好课前准备,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兴趣的需要;做好课前准备,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道德与法治》课课前准备策略研究应该是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陈东阳.初中分层教学研究——以四川省Q中学初中部为例【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5

论文作者:杨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课前准备策略研究论文_杨艳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