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及其特征观察论文_王磊

王 磊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儿科 辽宁 本溪 117000 作者简介:王磊,女,1980.10,籍贯:辽宁省营口市,学历:本科,工作单位: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研究方向:儿科临床.

【摘要】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及特征.方法 将2011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30例作为调查对象(研究组),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并和对照组A(EB病毒感染)、对照组B(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指标进行比对.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WBC、Hb、PLT、AL等血常规指标高于对照A、B组,且研究组患儿CK-MB指标高于对照A、B组,三者有区别(P<0.05).结论 临床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化明显,可作为诊断此病症的辅助性手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EB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临床特征【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04-02

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是临床常见的耳科疾病,近年病发率持续上涨,以合并感染为主,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加大其误诊、漏诊率,致使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影响身体健康.目前,临床均将实验室检查作为此合并症的诊断手术,取得显著性效果[1].为了更好地评估合并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本文将我院接收者作为对象调查: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将2011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30例作为调查对象(研究组),女性20例,男性20例,年龄段60天-7岁,平均(3.2±0.2)岁;并将同期接受肺炎支原体感染、EB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EB病毒感染患儿为对照A 组,共35例,女性12例,男性23例, 年龄段62天-7岁,平均(3.3±0.3)天;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对照B组,共38例,女性14例,男性24例,年龄段63天-7岁,平均(3.4±0.4)岁.本次接受的患儿年龄段、男女比例等资料无差异,可评定(P>0.05). 1.2 方法 ①肺炎支原体、EB 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查.收集患儿静脉血2.0ml,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②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借助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将所收集的血液涂抹于血涂片上,检查计算其异淋比例,反复多次检查后取最高值;③肝功能、心肌酶.患儿肝功能和心肌酶谱检测可直接借助分析仪测定,检查结束后评定三组患儿的实验室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属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患儿血常规结果评定调查结果显示,三组患儿的WBC、Hb、PLT、LYM、AL等血常规指标有区别(P<0.05),临床数据见下表.

表1 患儿血常规结果评定(X±s)

注:研究组和对照A 组相比?P<0.05,和对照B组相比,# P<0.05

3 讨论3.1 流行病学研究 肺炎支原体是临床儿科的多发疾病,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将引发神经、消化等系统性疾病.目前,临床针对此病症病发因素尚未统一观点,但均认为和患儿的心、肝、肺等功能相关[2].EB病毒(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临床报告显示,此病毒感染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但某特定因素致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加大疾病感染率,影响其免疫功能,严重者可诱发癌变.由于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多发性年龄相对重叠,因此,临床肺炎支原体病症多合并EB病毒感染.郭小梅[3]报告显示,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所引发的肺外并发症相对较高,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为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可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侵犯其组织、系统,再加上其可损伤免疫功能,间接提高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此外,此合并症对患儿肝脏、血液系统等损伤度大,临床数据表明,混合性感染疾病患儿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含量和单一性感染疾病相比较低,而心肌酶、转氨酶指标含量则呈现升高状态,说明:混合感染患儿器官受累程度严重[4-5].

3.2 实验室特征 本研究将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30例作为研究组,并将肺炎支原体感染、EB病毒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三组患儿的实验室结果进行观察发现,血常规指标中,研究组患儿的WBC、Hb、PLT、AL 等指标高于对照A、对照B组,LYM 指标则高于对照B组,研究组和对照B组血常规指标有区别(P<0.05),说明:待患儿病发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后可促使其血液成分变化,加重炎性反应;另外,合并症患儿的LYM 水平升高,可证实EB病毒的细胞性能.临床心肌酶谱、肝功能等指标上来看,研究组患儿CK-MB指标高于对照A 和对照B组,LDH、AST、ALT 等指标高于对照B组,两者有区别(P<0.05),提示:合并症患儿可加重患儿心肌和肝脏功能损伤度,LDH、AST 等指标的升高可说明EB病毒感染可加重肝功能损伤,和齐梦瑚等[6]成就相似. 综上,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对患儿机体损伤度大,患儿的血液、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临床可将实验室检查作为诊断此病症的辅助性手段,以提高疾病诊断符合率,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刘锦.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及免疫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3):182-182. [2] 刘春花.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2-23. [3] 郭小梅.儿童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5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74. [4] 胡洪波,秦柳,孙润芸,等.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43-1444. [5] 齐梦瑚,崔惠英.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EB病毒感染26例的血液系统变化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8,13(5):230-231. [6] 齐梦瑚,崔惠英.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0):98-99.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肺炎支原体合并EB病毒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及其特征观察论文_王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