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竞争环境工业企业组织模式研究

面对全球竞争环境工业企业组织模式研究

李军[1]2002年在《面对全球竞争环境工业企业组织模式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中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当前,中国经济的运行,其主要特征:国际竞争国内化与国内竞争国际化;中国将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安排中的一部分或一个节点;中国经济运行的规则将由跨国公司所主导,中国经济面临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面对瞬息变化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如何能够快速反应、灵活多变、成功度过国企改革这一难关,是摆在所有国企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在组织模式选择上进行了重点探讨。国企改革千头万绪,但其改革的重中之重还是组织模式的改革。因为只有选择正确的模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本文从竞争环境以及竞争趋势入手,分析了当前国企面对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其次,本文重点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比较流行并且较为成功的组织模式,通过介绍其精髓,比较其优缺点,从而做出优劣判断。本文在理论上提出了组织模式设计的演进过程,并且给出了组织模型的设计准则。在上述基础上给出了赢得国内竞争优势以及赢得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模式设计,最后,分析了我国当前企业组织模式上的缺陷和弊端,以及传统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并且提出了变革组织模式的几点思考。 总之,组织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必须与国情和企业自身状况结合起来。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一个战略思路。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鲁利民[2]2012年在《企业的整合与分化》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在人类生产组织方式的演变中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时代,在世纪之初,现代大型一体化工商企业的出现和崛起不仅改变了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的方式,而且随着大企业的兴起也改变了国家之间的强弱状态和地缘政治面貌。但在世纪之末,通过内部一体化的方式来寻求企业持续成长的逻辑和实践便受到挑战,具备先行优势的跨国公司开始把目的投向世界其他地区,于是,一种基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开始出现并流行起来,以模块化组织模式为代表的基于产业分工合作的生产组织方式登上了舞台并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关注的对象。本文运用了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以及经济学中企业动态研究学派的分析工具,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管理学相关理论观点,以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彼此交叉印证的方式,通过企业以内部整合扩张(一体化)成长模式与企业以外部分化扩张(模块化)成长模式的对比研究,深入地分析了人类生产组织方式的变迁过程和演变逻辑,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未雨绸缪考虑的问题。本文以分工演进作为分析研究的主线,将企业成长的整合阶段(一体化)和分化阶段(模块化)视为同一种内在逻辑的前后延伸的结果,指出解决分工深化与分工协调之间的两难困境的制度性安排是解释企业演化乃至人类生产组织方式演变内在逻辑的关键,也是我们理解企业的过去、现在以至未来结构变化的基础。通过将分工及分工演进嵌入修正的钱德勒战略—结构模型并结合具体企业案例分析,本文实践并提供了对企业演变进行动态研究的一种方法,强调人的因素(企业家)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企业家理性设计的分工演进和深化过程是如何演变为企业内外的各种生产组织结构的,并指出理解这些结构以及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是解析企业和产业分工行为的关键线索。通过研究发现:(1)自科斯提出交易成本概念并以之解释生产组织中存在的两种似乎相互替代的协调机制以来,在相对市场价格协调机制的意义上,企业内部权威协调机制存在的意义得到解释,也因此打开了企业研究的一扇大门。但本文通过对企业从包买商制度到现代大型工商企业演变历史的研究指出,企业通过不断的内部整合(指将外部资源内部化的过程)确实存在着权威协调对价格协调的替代,但这种替代的本质并非基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低于外部的交易成本,而是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独特安排(剩余所有权的出现)来促进分工的演进和深化并攫取分工的专业化收益。因此,企业并不关注内部管理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相对大小的比较,而是关注是否能够从内部分工深化中获取足够的专业化收益来弥补因为分工深化而导致的管理协调成本的上升,因此,企业内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分工收益与协调成本之间的两难困境。(2)企业的成长历史就是一部分工演进并试图对深化的分工不断进行管理协调的历史,分工演进首先产生于生产制造环节(本文称为企业内部横向分工),因为横向分工深化而导致的分工协调问题又导致了纵向管理环节的分工演进(本文称为企业内部纵向分工),两个方向上分工演进的博弈和权衡构成了企业制度演变和内部一体化扩张的全部历史。基于分工演进所导致的代理问题的考虑,企业内部的纵向分工基于降低代理成本和管理的需要会要求组织结构中的下一层级之间的相互制衡,因此,企业组织会呈现金字塔结构;同时,企业内部的横向分工会持续演进到每个分工岗位可以最容易被替代为止,或者说分工会持续深化到最简单同时也最低成本的劳动力被使用为止,这可以解释为经济增长会随着分工的演进逐步扩散到所有相对资源禀赋优势被全部利用为止,因此也可以解释全球化时代国际分工产业链的出现,分工演进导致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于是,企业内部一体化增长模式演化为产业分工合作模式,而模块化组织模式则是一个正在演变的组织生产的产业分工合作模式的最新发展形式。(3)分工演进从企业内部扩散到企业外部的目的乃是尽可能攫取分工收益,但生产组织方式的这种变化并不表示市场价格机制从此接过了权威机制的协调大权。论文研究指出,分工演进的这一扩散并非企业内部纵向管理协调结构收缩甚至崩溃的结果,而是企业有意识地将内部结构扩散到市场独立主体之间的结果。因此我们观察到在组织生产的产业分工合作模式中各种混合了权威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协调方式的出现,并且产业分工合作中呈现明显的结构性,指主导企业(集成模块)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企业内部纵向分工结构(管理结构)的角色,而配套企业(子模块)则扮演了企业内部横向分工结构(生产结构)的角色。从内部分工到外部分工的演进以及伴随的企业管理协调从内部组织结构到外部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样遵循了在分工收益和协调成本上升两难困境之间进行折衷和权衡的考虑,即在不断上升的协调成本中最大限度地追求分工的专业化收益。(4)论文研究进一步指出,分工和协调演进的目的性和结构性表明,这一切都是有意识理性设计的结果。为了寻求这种理性设计的来源,本文将分工和协调与经济学中以熊彼特为代表的企业动态分析研究流派的观点结合起来,认为熊彼特笔下的企业家以及企业家创新才是生产组织方式和结构演变的源头,企业家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是演变的基本动力,而企业家创新—本文中端指寻求分工持续演进的方法和配套制度建设—则是演变的具体落实。由此,本文搭建了战略—分工—结构分析模型来综合本文的观点,并指出研究生产组织方式的结构性特征是理解企业乃至产业这些生产组织方式制度演变的关键。

徐慧[3]2005年在《基于企业组织能力的组织模式创新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组织是任何有目的的共同活动不可缺少的人的集合。良好的企业组织形式是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培育竞争优势的保证。企业通过一系列相应的制度安排,实现资金、技术、产品和知识在企业内和企业间的有目的流动。组织创新的趋势是使组织的结构和制度更有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使创新制度化。在当前激烈竞争的环境种,企业的组织能力对其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组织能力,可以形容为一种企业内部通道,即使用一种重要资源或者与这种资源共事的能力。而组织能力又取决于组织模式。组织模式也在不断变迁之中,从传统的机械组织模式到有机组织模式,创新体现在组织结构简化、组织管理弹性化和组织能力综合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应该摈弃原有的落后的组织模式,向先行的国外企业学习,建立适合自身的企业组织模式。

郭岭[4]2004年在《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导致现代产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与发展,近一、二十年来,在现代企业间出现了一些新的合作组织模式,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动态联盟组织、供应链组织、产业集群组织以及网络组织等模式。而现有的对企业间新出现的合作组织模式的研究主要来自于企业组织研究领域,并且对模式研究的范围主要局限于上述四种有代表性的模式。本文认为企业间的合作组织是突破了企业组织边界的组织,属于产业组织的范畴,因而现代企业间新出现的合作组织模式属于现代产业组织模式。因此对现代企业间合作组织模式的研究,不仅要从其演化的源头企业组织来研究,而且还有必要从产业组织范畴的角度来研究。此外,除了深入研究上述四种有代表性的组织模式外,还有必要继续探索、研究现已存在的企业间其他新的合作组织模式。 为完成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综述,并就国内外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现有研究成果的特点并对这些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本文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的具体方向和内容。 其次,本文对现代企业间新出现的上述有代表性的四种模式从产业组织的角度分别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以了解和把握这些模式的区别和联系。在对现代产业组织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分别研究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本文对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的内涵和本质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 最后,本文通过对一个实例中存在的企业间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论提炼,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产业平台组织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基本体系的构建和分析。

许树辉[5]2009年在《基于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的市场机遇和竞争压力,使得基于供应链的竞争模式成为当前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源泉。因此,站在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层面上研究企业空间组织问题,对于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网络之中的中国经济以及中国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供应链竞争取代单个企业竞争为前提,以企业内部研发、采购、生产、组装、销售和企业外部一、二级供应商作为研究范围,沿着供应链区位嵌入----供应链本地化----供应链全球化的成长轨迹,展开企业空间组织研究。全文分为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第二、第叁、第四和第五章,主要从供应链嵌入视角尝试构建企业空间组织的理论框架;实证部分包括第六和第七章,以汽车制造企业及其在广州布局的日本丰田企业作为案例,研究汽车制造企业的空间组织,验证理论假设,得出结论。第一章,根据国内外发展现实、以及已有相关研究综述,提出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明确本文研究的思路框架。第二章,在回顾总结企业空间组织以及供应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归纳梳理供应链在不同时代的组织形态及其特征,进而提出企业空间组织理论研究的供应链嵌入视角架构。第叁章,在论述企业区位选择的传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供应链嵌入视角下的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其战略导向。第四章,根据原子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供应链区位嵌入及其供应链本地化的特征归纳,分析企业供应链由本地化走向集群的演变过程和动力机制、以及供应链本地化集群的基本类型。第五章,根据企业全球战略驱动下企业空间组织由封闭的本地化集群走向开放的全球化网络过程,研究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形成、分工、空间结构及其网络治理。第六章,作为实证研究之一,以欧、美、同汽车制造业集群为例,分析汽车制造业由供应链本地化集群走向全球化、并最终在全球形成“多核式供应链网络”的空间扩张轨迹,探讨全球汽车供应链网络中的企业分工与治理模式。第七章,作为实证研究之二,对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由局部嵌入到逐步深度嵌入中国市场的历程进行梳理,分析跨国汽车公司供应链嵌入中国的主要驱动因素、以及其在华供应链空间组织的本地化集群趋势。进一步,以丰田公司作为个案,分析其布局、嵌入广州的动力因素、在广东省域内的供应链空间组织模式、对地方汽车产业的影响以及其供应链走向全球化的成长路径。第八章,作为全文的“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以及后续研究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的内容。通过理论部分的探索,从中发现:企业区位嵌入开始于供应链的节点嵌入,本地化组织是企业供应链集群的基础,企业由供应链本地化集群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是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在新兴市场上的复制与衍生过程。企业空间扩张的最高组织形态——全球供应链网络,是基于供应链节点、供应链本地化集群以及供应链本地化集群之间的供应链联结而成的网络。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演变为供应链竞争的当今时代,随着供应链关键要素(如领导企业)区位嵌入及其空间组织的进一步拓展,企业供应链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具体表现为由点(供应链试嵌入)→线(供应链局部嵌入)→集群(供应链深度嵌入、供应链本地化)→网络(供应链区域化、供应链全球化)的递进过程。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发现:在汽车制造企业区位嵌入过程中,供应链集聚因素起到重要作用,领导企业跨区域投资的成功示范最终导致其原有供应链中的一、二级供应商和竞争性企业的跟随性嵌入,并催生了本地供应商的大量涌现,由此,一个供应链本地化集群会伴随领导企业(或其子公司)的区位嵌入而逐渐形成和成长。在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过程中,汽车制造企业采用的是一种依赖于母国已构建的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在海外市场衍生出若干新的供应链本地化集群的空间扩张模式。这一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在当地区域市场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与其母国集群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供应链联系。因此,跨国汽车公司空间组织,就是以其母国供应链本地化集群及其在海外衍生出来的若干个集群作为基本框架,并由众多供应链节点作为构成要素的供应链联结网络。

霍丙杰[6]2006年在《煤炭企业组织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组织是任何有目的的共同活动不可缺少的人的集合。组织模式问题一直是管理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良好的组织模式是企业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培育竞争优势的保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典型的煤炭企业的组织模式,结合我国煤炭工业的政策,通过系统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建立适合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符合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组织模式。本文在借鉴国外大型煤炭集团公司皮博迪、力拓等的成功经验,对比分析了国内典型的煤炭集团公司:神华集团、同煤集团、铁煤集团的组织模式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适合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组织模式是——H+M,即水平组织模式。文中在分析了企业组织模式变革推动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炭企业组织模式变革的具体方法。并以铁法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为实例,提出了其组织模式向H+M型组织模式变革的设计方案和新组织模式设计的补充原则。同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姚建农[7]2005年在《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网络化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首先,论文评述了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相关理论以及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战略变化,并以跨国公司组织理论的研究为出发点,回顾了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分析了传统企业组织理论。 其次,分析了决定和影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因素,对传统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并从战略变化和企业规模两方面入手,结合经济全球化集中研究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组织演进的形式,并在前面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跨国公司组织演进的一般进程和相关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战略变化与组织结构的互动关系,着重研究了公司竞争优势、价值链与公司组织边界、价值链与跨国公司组织网络等重要内容,并对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动态变化和未来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把一体化网络组织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提出,研究提出了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发展方向的命题。并通过对汽车企业组织模式发展演变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说明战略网络是现代跨国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构建了基于战略网络的跨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模型。 第叁,从一般网络组织的理论出发,探讨了跨国公司网络组织替代层级组织的必然趋势,对网络组织如何有序运作、如何有效治理进行了重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跨国公司网络组织及其特征,对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的两种重要形式(联盟型网络组织和虚拟企业)进行深入研究。 第四,以日本汽车制造业的系列结构为例,对汽车制造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长期性稳定交易关系网络的形成及其竞争优势的构建作深入的实证研究。 最后,借鉴国际上成功跨国公司在组织结构设计方面的经验,结合跨国公司经营模式的研究,在对企业网络与企业集团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和组织管理上的缺陷,提出一些完善和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设想,认为我国跨国企业集团今后应向网络模式发展。

王铁骊[8]2007年在《基于敏捷性的制造企业组织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持续变化、难以预测的市场环境,事实证明,只有那些具备了敏捷性(即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能力)的制造企业才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而敏捷性不仅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更需要通过对传统组织模式的变革来实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战略联盟、虚拟企业、流程再造等可供制造企业组织变革借鉴的新模式或新思路。然而这些研究未能从组织变革的角度,对制造企业组织变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分析。因此,本文在假设制造企业能够获取技术支持的前提下,依据组织变革的相关理论,在吸取制造企业组织变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敏捷性为组织目标,尝试为基于敏捷性的制造企业组织变革构建具有科学性的概念模型及其实现方法,并对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进行评价,主要工作有:第一,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回顾了组织理论和组织变革的演进历程,比较了敏捷性与动态能力两个看似迥异的概念,提出了敏捷性是动态能力在高度动态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的观点,论证了敏捷性是复杂动态环境下动态能力内涵演进的必然趋势,为基于敏捷性的制造企业组织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二,基于文献综述,分析和总结了战略联盟、虚拟企业、流程再造和集群生态等几种典型组织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为构建基于敏捷性的制造企业组织变革的概念模型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叁,提出了敏捷型组织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和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敏捷型组织的概念模型,详细分析了该概念模型中动力层、能力层和实现层的构成要素和具体表现形式,为探讨具体的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结合敏捷型组织的概念模型,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制约制造企业组织变革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敏捷性的制造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原则和动态设计流程,构建起两维组织结构模式。进而论证了双重知识管理是组织变革实现的保障,人因分析及管理是组织变革的核心内容,为制造企业明确了基于敏捷性的组织变革对象。第五,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对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选。在所选择的制造企业样本中就所列出的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问卷调查,进而利用隶属度函数和关联度函数,对这些初选因素进行筛选和整合,建立了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相关数据收集和整理,应用模糊减法聚类的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方法,构建了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的评价模型。第六,融合拟生态进化算法的优点,构造了群集拟生态进化算法。利用群集拟生态进化算法对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评价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为基于敏捷性的制造企业组织变革提供了最优参照模型。第七,结合具体的制造企业,依据以上方法和路径进行了验证。

刘欣[9]2016年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制造业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以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飞速发展,促使模块化技术逐渐取代流水线技术成为新的主导技术。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和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层级制组织存在的技术基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制造业中,产业组织的模块化和地区产业专业化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国际制造业领域开始兴起了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模式——模块化生产网络,它的形成加速了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的变动与调整,同时带动了一大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仅仅通过组装加工以及生产低知识密集度的模块就可以嵌入复杂产品的全球生产链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只要融入模块化生产网络就必然实现本土制造业从附加值低、技术能力弱的低端环节向附加值高、技术能力强的高端环节的自动升级。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一个工业化国家重要的经济基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还进一步使许多发达国家(后工业化国家)重新认识了制造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再工业化”的国家战略,旨在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2011年6月,美国政府推出了“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以期重新夺回全球制造业的领导地位;2013年4月,德国政府启动了“工业4.0”战略,巩固自身的制造业竞争力;2015年5月,中国国务院也对外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被誉为中国版的“工业4.0”,以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变革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虽然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在生产规模和总量上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强,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的不利条件。而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叁个十年的“叁步走”战略,核心是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因此,如何推进经济转型、促进制造业升级问题将成为我国政府和学者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现阶段,学术界对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影响相关问题的研究结论与看法莫衷一是。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形成是否会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产生影响?如果会产生影响,是促进还是阻碍升级?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模块化生产网络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理是什么?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嵌入程度与升级现状如何?如何实证检验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程度?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升级路径?以上这些问题正是本文需要解答的核心问题。本文共分为七章,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简要介绍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明确界定了模块化生产网络、制造业升级等核心概念,以及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研究方法、内容安排和技术路线及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文献综述。本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模块化生产网络、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升级、模块化生产网络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影响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评述,发现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第叁章是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的理论研究。本章首先构建了一个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升级机理的一般性分析框架,解释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四大基本构成要素如何转化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动力,然后重点从理论层面对分工深化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与社会资本运行机制四种制造业升级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述。第四章是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案例研究。本章先从总体上对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现状进行研究,分别测度了2005-2013年度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嵌入程度、制造产业的模块化水平、网络嵌入程度与制造产业模块化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接着,本章选取中国手机产业为典型模块化制造产业的代表,分析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手机产业的升级现状。第五章是对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首先,提出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设计,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模块化生产网络下分工深化程度、创新运行水平、市场竞争状态和社会资本积累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实际影响程度。最后,考虑到不同行业的模块化发展程度各不相同,本章还考察了受调研者所在企业的模块化水平对于制造业产业升级绩效的调节作用。第六章研究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在前述理论研究、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嵌入时机、嵌入角色和嵌入模式的角度为中国本土制造业提出有效的升级路径选择。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本章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及研究结论,并从企业、产业和政府叁个层而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启示。最后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武前波[10]2009年在《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文中指出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组织、城市与区域是两个发展变化最为迅速的单元,也是20世纪以来相关学科的两个重要主题。所以,本文将二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掘各自所蕴含的“地理空间”属性,使之融合为一体并进行相应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从而为企业地理和城市地理的学科交融,以及企业、城市、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结构力求清晰明了,由九个章节构成。其中,前四章为企业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的理论探讨。首先从企业地理、城市地理两个学科的理论融合角度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其次分别对新时期的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这两个不同的主题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总结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并为下面的实证分析提供相应的理论框架。后五章开始对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国城市与区域和上海国际城市建设做实证性研究。在这一个过程中,每个章节均将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结构的重塑进行了交互式分析,由此来验证上述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的确切性。第1章导论。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论文内容与特色等进行阐述。在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中,分析了新时期企业组织和城市区域两个研究对象的重要性,其中,信息化和全球化两种力量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由此显示出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理论文献综述部分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地理和城市地理的前沿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提出劳动空间分工理论是可以将两者进行相互融合的最佳解释,并指出国内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学科之间理论借鉴的不足之处。最后叙述了文章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2章至第4章是文章的理论分析及总结部分。其中,第2章从企业战略与结构的演进出发,依次阐述了传统企业发展战略与组织、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信息化时代的企业组织结构等特征,探讨了新时期企业空间组织的两种重要形式,即全球生产网络和企业集群网络。最后对跨国公司空间组织特征进行了揭示与描述,指出伴随着跨国生产网络向全球范围内的延伸,东亚地区及其国际城市正在崛起。第3章对企业的活动空间——城市与区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主要包括传统城市区域、新时期的世界/全球城市、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大都市区等方面,以及后现代都市空间内涵的理论总结。其中,全球城市区域是地方生产系统响应跨国公司生产网络,所形成的新时期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空间单元。第4章探索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结构的相互关联性。首先从上世纪70年代将钱德勒企业组织与韦伯工业区位论进行相互融合的“海默模型”出发,逐次探讨了劳动空间分工、价值链分工、新国际劳动分工,以及新时期全球生产网络等理论,并对国内学者的企业地理、城市地理相互融合的理论视角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其次,本文提出基于新时期企业空间组织理论基础之上的全球城市区域形成的分析框架,理清全球生产网络、全球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区域的相互关系,指出区位和国家的作用依然重要。再次,对企业总部的区位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信息化时代大都市依然具有集聚企业总部的区位优势,尽管发达国家已经出现总部向二级大中城市的迁移现象,但世界城市仍旧集聚着掌握全球经济命脉的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在国家范围内,区域城市体系与企业总部数量分布具有一致性。在城市-区域内部,多中心大都市区是总部微观区位模式的最好总结,即不同类型总部对应于不同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最后,对国内出现的“总部经济”理论进行评价,指出城市集聚总部可以获取到企业网络体系优势,从而能够实现城市功能地位的升级。第5章至第8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依次揭示出企业空间组织与中国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联性,验证上述理论假设与分析逻辑。其中,第5章为文章实证研究的出发点。首先对中国企业集团发展历程及其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世界级跨国公司相比,本土企业的规模实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落后。其次,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中国制造业行业集中度及地理集中度的变化,指出二者均在逐渐提高,但产业集中程度相对较低,并出现向东部地区集聚化的趋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最后,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典型案例的空间扩张历程,发现其组织演变较为符合钱德勒的M型结构理论,并推动企业空间组织网络的形成,由此可将之划分为内聚式、跨区域、国家区域、全球辐射4种网络模式。第6章基于企业网络视角的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首先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空间组织网络构成为基点,逐次分析了企业总部、研发机构、生产基地等单元的区位特征,发现总部与研发机构具有发达地区及特大城市指向型特征,生产基地则相对分散化。其次,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世界500强中的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为例,分别研究了在其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城市内向型网络和外向型网络。结果显示,与传统城市等级体系相比,城市网络体系拥有更多包容性,它可以将具有发展机遇的城市涵盖在内。同时,外向型网络具有较强的趋利性,即跨国公司主要投资于特大城市、发达地区及其外围,但其联系密度要高于内向型网络。第7章企业总部集聚特征与中国城市区位环境评价。本章节重点分析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区位特征。在宏观层次上,500强总部主要集聚在以北京、上海、深圳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长江叁角洲、珠江叁角洲,以及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下游的特大城市,与中国城市体系相关性较强,但不同行业总部区位指向各异。在微观层面,城市中心区、近郊区和外围县市均是总部集聚地,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及高技术区是制造业企业总部的重要空间载体。通过对影响总部区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外商投资、金融能力、科技水平等均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实力因子解释性较强。由此,构建由综合经济、生产服务、基础设施、生活环境4大因子组成的总部区位环境评价模型,对中国45个主要大城市进行评价,结果与中国大型企业总部实际分布相对一致。第8章基于企业网络体系优势的上海城市功能升级。以上海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上海国际城市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从中发现旧时期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崛起,与其地理区位、国内外贸易、金融及制造业实力等因素相关。但新时期全球城市建设处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背景之下,上海产业转型需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经济形态,城市功能升级路径则要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由此,文章指出,与长叁角地区一起,上海可以借助构建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网络体系,提高对国内外经济的控制能力和全球性生产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功能地位的升级。本章呼应了上述全球城市区域形成的理论分析框架。第9章结论。通过以上理论假设与实证分析,基本上能够将新时期的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的重塑进行较好的关联分析,这样有利于对中国企业、城市、区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考虑,并对其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意见和政策建议。从中可以发现,在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地理空间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功能日益增强,并成为与流动的全球资本相结合的重要“生产资料”。同时,企业组织则成为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动力之源,逐步塑造和影响着地方的空间结构及其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面对全球竞争环境工业企业组织模式研究[D]. 李军. 沈阳工业大学. 2002

[2]. 企业的整合与分化[D]. 鲁利民. 西南财经大学. 2012

[3]. 基于企业组织能力的组织模式创新比较研究[D]. 徐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

[4]. 现代产业组织模式研究[D]. 郭岭. 武汉理工大学. 2004

[5]. 基于供应链嵌入视角的企业空间组织研究[D]. 许树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 煤炭企业组织模式研究[D]. 霍丙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

[7].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网络化研究[D]. 姚建农. 浙江大学. 2005

[8]. 基于敏捷性的制造企业组织变革研究[D]. 王铁骊. 中南大学. 2007

[9]. 模块化生产网络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 刘欣.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6

[10]. 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与区域空间重塑[D]. 武前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面对全球竞争环境工业企业组织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