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思考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贾志敏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老于的忧虑》。文中的“老于”就是我。我忧虑什么呢?忧虑全国的小学生不会朗读。这不是危言耸听。我走遍了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接触了成千上万的小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得正确、流利的,也为数不多,所以我很忧虑。贾老师说,这也是他的忧虑。
为什么学生的朗读不过关?问题出在哪里?我一直在思索着。
思来想去,问题出在“应试教育”上。如果废止语文考试“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机制,把“口试”加进去,或许会改变这种局面。一张书面试卷怎么能涵盖语文素养的全部?语文素养还包括朗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些能力,是试卷无法考查的。不考,教师就不教了。问题就是这么明摆着。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即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置课程于不顾,置学生全面发展于不顾。
问题还出在教师身上。多数教师自己不会朗读,自然也就不善教。我说多数教师不会朗读,并非言过其实。“应试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教师也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没系统地学过朗读,不会教朗读,不重视朗读。这样一来,唱读、顿读、矫情做作地读便流传至今。说到底,还是“应试教育”造成的,也不能埋怨教师。
如此说来,朗读教学就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不是。要改变朗读教学的现状,得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认识,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并且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建议教师读两本书,一是美国作家吉姆·崔利斯写的《朗读手册》。读了这本书,一定会知道怎样教语文、怎样教育子女。但这本书只是讲朗读的意义,并未讲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要明白朗读的技巧,还得读第二本书——张颂先生写的《朗读学》。
老实说,我在读《朗读学》之前,也不懂朗读,只是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在听电台广播、听王刚朗读《夜幕下的哈尔滨》、听京剧念白时,受到点启发,再加上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找到了一点点感觉。那时我的朗读很感性,是跟着“感觉”走,处在“必然王国”状态。学习了张颂先生的《朗读学》,我才从懵懂中走出来,基本上明白了朗读是怎么回事,朗读水平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认为,张颂先生写的《朗读学》应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必读书,应是师范院校的教材。
不久前,我在深圳听了两位研究生应聘时试讲的语文课。一看板书的课题,再听他们的朗读,感到十分汗颜!不是为他们,而是为所有教过他们的教师,尤其是他们的硕士生导师。面对着立志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生,为什么不指导他们研究朗读和书法!这是语文教师应具有的基本功啊!这些硕士生导师,将学子“导”到哪里去了?文凭在社会上是没有用的!无论什么工作,需要的是学生的水平。
不读《朗读学》,我哪里知道朗读的“四大技巧”,哪里懂得“朗读学”实际上是“语气学”?学生朗读的问题,恰恰就在语气上。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说:“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为什么要语气自然?叶圣陶先生说:“朗读要像说话那么自然。”因为朗读者是在替作者“说话”。既然是“说话”,就不能拿腔捏调,否则听的人会感到不舒服。我牢记了这句话,所以练朗读时,力求“言语皆出吾口”“意皆出吾心”。
朗读还要注意停顿。《朗读学》告诉我们:题目读完了要停顿,句号要停顿,自然段之间要停顿。但这又不是绝对的,还得根据语境、文中的感情作调整,有时逗号要当做句号读,有时句号、叹号要当做逗号读。没有停顿,便没有思考、想象的空间,也无法变换语气。不要说小学生,就连教师,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很少。所以,我和贾老师很忧虑。
重音是朗读的四大技巧之一,被称为朗读的“王牌”。至于哪些词语要读重音,则要看在这一句话中,作者要强调的是什么、最想告诉人们的是什么。这就有赖于朗读悟性和语感了。悟性好的人,“一看便知”;语感好的人,“一读便晓”。
朗读一篇课文,则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处理好强弱、高低、快慢、虚实等关系。这叫读出“节奏”。节奏,被称为朗读的第四大技巧。朗读一篇课文和唱一首歌一样,节奏是变化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懂点音乐,有点艺术修养。
这些,我在没读《朗读学》之前,一点也不知道。
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是对书面语言进行有声化的再创造。朗读受朗读者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语文素养、艺术修养以及悟性等因素制约。因此,语文教师要在以上诸方面加强修炼,平时要多听、多读、多揣摩,力求准确、充分地读出课文的思想感情。一切能力都是在思考和实践中形成的,自然包括朗读能力。
我备课都会先备朗读,反复地读,体会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最重要的。感情的基调把握准了,才能做到“因情用气”“以情带声”,才能让语气自然。自然不自然,自己能听出来,别人更能听出来。“自然”,就是听着顺耳、舒服,“不自然”,就是听起来不舒服。我之所以常常读给大家听,就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备朗读时,更要教师“合作探究”。不管怎么说,多练最重要。我备朗读时,常常一句话反复地读,直到自己满意、同事满意为止。一些重点课文,我差不多都能背下来。课文不读好,我是不敢走进课堂的。朗读好,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这不是夸张,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现在好多教材配备了朗读光盘,这非常好。这些光盘中的朗读者虽非语文教师出身,但语音正确,语气自然,值得我们学习,可以放给学生听。但我不用。我反复听过之后,在他们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去读。我会读得更活泼、更有情趣一些,因为我比他们更了解小学生,我知道读给小学生听还需要添些什么。
我教学生朗读没有什么窍门,就是示范,像台湾的王财贵教授说的那样,让学生“跟我读”。任何人学朗读前都需要听,需要模仿,大人、小孩无一例外。我这样说,没教过中小学语文的理论家一定会撇嘴——怎么能这样说、这样做呢?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能引领学生走进作者、课文情感的深处,能丰富学生的情感,能启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积累语言。模仿多了,经验多了,最终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是笃定的。任何高超的讲解,在有声有色的朗读面前都是苍白的。
徐世荣教授对讲解和朗读作了十分精辟的分析。我用他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徐教授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
标签:应试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