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700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低分子肝素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外科进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126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以及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降低其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其预防效果良好。
关键词:骨外科;下肢静脉血栓;原因;防治
引言
下肢静脉血栓史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出现不正常的凝结,形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1]。下肢静脉血栓多见于骨科手术术后,可向心性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可堵塞肾静脉,造成患者肾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安全。本次研究将通过对骨科手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有效的防治方案。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骨外科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男性82例,女性44例,年龄为23-81岁,平均年龄为42.18±2.42岁。其中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4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例,下肢髋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36例,石膏固定术患者22例,下肢骨折复位固定术患者28例。采用随机等分的方式将12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相似,P>0.05,具有可对比性。所有患者术前均未使用过抗凝治疗,经B型超声检查证实无血管栓塞性疾病。
1.2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应有常规抗凝和抗炎治疗,并口服阿司匹林用于防止血小板凝集。患者如发生肺栓塞痢疾需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每次80000U+250ml的5%葡萄糖混合后静脉滴注,2次/d,持续用药7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
在手术过程中要轻柔、细致操作,尽量减少对组织和静脉内膜的损伤,认真对伤口进行冲洗和引流。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每日500ml,连续滴注5d。术后12h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术后24h伤口引流减低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2次/d,连续使用10d。同时术后1d开始指导患者早日进行踝关节的屈曲和旋转运动,股四头肌的静力性运动。术后3d指导患者配合下肢功能锻炼器进行患肢的被动功能性锻炼,每日5-6次,每次10-20min。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制动,每日2次,抬高患肢20-30°,放平肢体,保持髋、膝关节的屈曲。对于已经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的患者应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每次80000U+5%葡萄糖250%混合静脉滴注,2次/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给药10d。同时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者30°制动,膝关节屈曲10-15°左右。
1.3疗效标准
术后当天及卧床10d后对患者双下肢进行静脉彩超检查,采用多普勒彩色血管显像技术进行检查诊断,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1.4统计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见表1。
以55岁年龄为界限,136例患者中55岁以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6.92%,55岁以下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81%。合并糖尿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79%,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27%,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严重的血栓性疾病[2],其是由于患者术后在静卧位或者各种原下导致的凝血状态发生改变,血液在下肢的静脉血管中不正常凝集,从而形成血栓。由于患者静脉管腔发生阻塞,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从而形成不同程度的静脉功能性障碍。严重时可发生血栓移位,引发肺、脑以及肾脏的栓塞,导致患者猝死]。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发病较为隐匿,病情凶险,其成为骨外科手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下肢静脉血栓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混合型,其形成与血流速度、血凝状态和血管壁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即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血管壁受损情况下极易形成血栓,三个因素互相关联、促进,共同参与了血栓的形成[3]。骨科术后由于炎症和创伤导致血管壁损伤,术后制动静卧等导致患者血流缓慢,而创伤、手术、应激等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骨科术后极易导致血栓形成。
低分子肝素是有普通的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其所含的因子Xa活性对于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素的影响较低,使其抗血栓作用于出血作用相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出血的风险。低分子肝素在皮下给药后,生物利用率可到100%。对于确诊或疑似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其低分子肝素抗凝。
本次研究通过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术中和术后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术中对静脉内膜和组织的损伤。在术后预防性应用药物干预,并配合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增加患者下肢的血流量,促进下肢血液的循环,对于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
结 论
在骨外科患者手术的围术期内应有低分子肝素能够有效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同时针对骨科术中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余苑.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10,10(2):92-94.
[2]李建明.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原因及防治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142-143.
[3]蒋米尔,陆信武.下肢静脉性疾病外科治疗再发展前景[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6(5):273-275.
[4]王罡.226例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12,7(4):31-32.
论文作者:王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下肢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肝素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静脉论文; 骨科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