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贺宝
身份证号码:44162319860910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向绿色经济方式转变,大力建设生态式环境,传统城市市政道路建设模式占地面积多、排水功能不足、绿色功能少,基于此,住建部提出“建设海绵型城市”全新概念,城市建设中引入海绵城市概念提升城市绿色生态环境质量。本文对传统市政道路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道路路面材料的选择、绿色植物种植、生态排水等方面进行阐述建设海绵城市道路,建造绿色环保、生态平衡、排水能力强的绿色生态城市道路。
关键词:绿色生态道路;海绵城市;市政道路;应用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不同场合提出重要指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全面提出我国建设生态型社会的重要目标。住建部城市建设司也随着新时期建设生态社会提出“建设海绵型城市”全新概念,旨在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发展绿色海绵城市是我国建设生态型城市的发展重点方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市政道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把传统市政道路建设成为绿色环境条件好、安全快速、美观造型好的生态型绿色生态道路,成为我国目前建设绿色生态型城市,打造海绵城市的全新实施方向。
二、传统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人们都开始认识到城市建设中市政道路实施绿色生态环境创建的重要作用,以往对绿色道路施工的看法只是认为绿色景观设计、施工就是绿色生态道路,结果在实际施工中发现绿色道路建设得不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市政道路绿色环境整体构建也就无从入手。随着我的绿色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深入开展,实施绿色生态环境整体构建具有相当重要的迫切性。在传统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地下水资源流失大
近年来很多大中城市建设速度快,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大,建设的市政道路比较密集,占用城市用地面积通常达到10%-25%,建成的道路路面主要为不透水路面,地面水无法作为水资源集中补充到地下水中。
2、道路排水性能差
城市建设的市政道路路面多为不透水的密实路面,在雨季季节中很容易产生大量积水无法得到及时排放,致使路面抗滑功能性失效,增加了雨天行车的危险性,极大地影响市政道路的正常功能使用。
3、道路绿化效果不佳
城市建设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施工理念落后,绿化建设无法满足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观念仍然与传统城市建设一样,先建设后补绿化功能,道路绿化率低或绿化功能效果差,致使建成的道路绿化需要重新补救,达不到新时期城市建设绿色生态环境的要求。
三、新时期我国绿色生态道路发展主要理念
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比较快,随着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全面建设生态型社会文明。交通运输部在2016年开展启动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建设,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制定工作在部分省市陆续推开,2013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率先发布DB53/T449—2013《绿色公路评价标准》,把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技术进行集成,建立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绿色公路评价体系。目前,由于现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比较容易受到土地资源制约,发展城市市政绿色道路对道路周边环境保护标准要求高,生态平衡要求可持续发展性好,因此,建设绿色生态型城市道路的内涵在一定范围上等同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道路”。
全新发展绿色生态道路理念,需要对这一理念中的内涵、评估标准、实施技术指标进行详细研究,对市政道路的整体生态环境影响、景观环境设置、环境影响监测、生态资源综合利用、后期管养和保护等几个主要要点进行实施,在市政道路使用的合理年限内,利用新型环保材料、节能环保设计、绿色施工工艺,降低施工过程中对道路周边影响和污染,集中综合利用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建设绿色生态道路环境,为城市车辆的快速通行和人们出行便利提供更优质的绿色道路。
四、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技术应用方式
当前,我国建设海绵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发点是减缓市政道路路面水积水、调节道路排水形式和绿化布置形式,减少对径流污染。
1、海绵城市道路路面材料的应用
传统型市政道路的铺设的路面通常是由不透水材料组成,遇到大雨时路面排水速度慢,积水短时间升高对路面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产生危险因素,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路面采取透水形式,使用的材料以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为主,这些材料要根据路面的等级、类型、承受荷载等合理选用。铺设的行驶车辆的道路以排水降噪沥青路面为主,包括排水沥青面层、封水层、密实结构中下面层、基层,其中排水沥青面层厚度约4cm,孔隙率一般在15%~25%。一般排水降噪沥青路面是一种半透水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非机动车道透水路面一般采用全透水结构的透水混凝土结构,人行道多采用透水砖铺装。
2、海绵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形式的应用
传统市政道路绿化带的设置主要考虑以外部绿色景观造型美化和不同种类绿色植物栽种为主,对绿色植物的实际调节排水、雨水径流调节和地下水资源补充功能性方面考虑比较少。在新型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的绿化带的布置形式则全面充分考虑到调节排水、滞蓄水功能,把传统比路面高的绿化用地调节为低于道路路面的绿地,增强道路路面滞蓄水功能。传统道路横断面主要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中央分隔带、侧分带、行道树绿化带、退线绿化等,断面形式可分为单幅路、两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殊形式等。与传统道路相比,海绵城市道路断面分幅与组织功能不做改变,而是通过绿化空间LID设施应用来实现雨水径流控制和分级消减。
3、海绵城市道路排水方式的设置
以往城市市政道路的排水方式有路面直排和竖向雨水管井、沟排放形式,海绵城市市政道路排水要求比较高,通过新型排水设施和竖向雨水管渠结合方式,控制中小型降雨直接排水消化和超标准雨水的生态排放。以城市市政施工的双向四车道路为例,每一个排水区域的雨水先通过直接开孔的路缘石进入绿地内新型排水设施进行渗透和滞蓄,当水位已经达到调蓄上限之后,雨水通过绿化带内溢流式雨水口直接进入市政雨水管网或者设置好的蓄水设施进行下一步收集,以便对雨水的二次循环综合利用。
五、海绵城市道路建设中的新技术应用
1、绿色生态理念与海绵城市道路的环保节能材料应用
从当前我国城市绿色生态道路的实际应用不同功能性来看,道路生态规划设计和运营养护管理强调的道路基础的线性和断面规划设计要求以及道路建成后的运营养护的主要功能,与海绵道路的设计几乎没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仅将绿色生态道路的景观绿化布局、资源节约利用、环境质量控制三方面技术与海绵城市道路技术要求进行对比,经对比可以发现,绿色生态道路技术体系中相关性强、相关性弱和不相关的技术占比分比为48.2%、20.8%和31%(表1)。其中,资源节约利用板块的技术结合度最强,说明环保节材的路面技术最适合我国当前应用于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景观绿化布局和环境质量控制技术的结合度相近,可分门类别进行详细地考虑,在满足海绵城市的雨水径流控制基本功能基础上,可将本地植物和功能性植物的理念直接应用于海绵城市道路的生态化环境建设布置。
表1 绿色生态道路技术与海绵城市道路建设相关性分析
2、注重性能和环保节能双重功能的节能路面材料应用
在新型绿色道路设计性能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路面透水性能以外,绿色生态理念的海绵城市道路路面材料还应以性能提高和节能环保材料为主要需求实施有效导向,优先采用可再生利用、可循环的环保型路面材料,同时兼具路面降温、降噪、安全耐久等性能。具体路面材料可采用多种环保性能提升策略。
3、绿色道路选择以功能性强为主导的植物
绿色生态海绵道路绿化植物种类选择,应按照“生态、安全、功能、景观”的原则配置,优先选择滞尘降噪、抗逆性强、减轻污染的本地植物,兼具功能性植物和用水需求量小的节水耐旱型植物,海绵城市生态道路主要常用绿化功能性强、耐水性好的植物。
道路绿化植物要优先考虑滞尘降噪、降低车辆尾气的效果,通过利用植物的抗虫害性好和污染指标性合理的功能要求选择本地区优良植物,并采用乔灌草复层绿化形式实现生态防护功能。海绵设施内植物考虑可降解和去除污染物质,选择耐涝耐旱、湿生旱种、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最后注重植物的观赏性和季节性不同变化,形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季相景观,兼顾绿色生态道路的生态性和观赏性。
4、生态环保的多手段排水控制方式
绿色生态海绵道路排水设计终极目标是实现对道路的地表径流总量和污染控制。全透水路面结构可以优先选择符合生态环保指标的透水面砖和保水剂、滤水剂,避免路面结构本身带来的径流污染问题。海绵设施内填料、过滤、蓄水材料均应选择生态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材料。通过道路透水铺装、海绵设施渗透、路面径流引导、绿化植物净化等多手段生态环保技术,实现雨水径流总量与径流污染控制满足设计和绿色施工规范要求。
六、结语
为了有效改善我国城市道路绿色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社会各界对生态、绿色环境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将绿色生态道路理念渗透到海绵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从路面材料选择、功能植物配置、生态排水三个方面实现海绵城市道路的优化设计。通过绿色生态化海绵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海绵城市道路建设引入新的绿色发展阶段,科学、合理的建设我国绿色生态道路,全面促进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振波.郑州市常西湖新城市政道路海绵城市技术措施设计与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16(11):70-73.
[2]温小瑜.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3):105-107.
[3]杨国淑,张改景,邹寒,等.绿色生态道路标准体系研究综述[C].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8:1-7.
论文作者:吴贺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海绵论文; 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城市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透水论文; 绿色生态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