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儿童福利院 云南昆明 650224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对脑瘫儿童发育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56例脑瘫儿童进行临床研究,所选儿童均符合关于脑瘫儿童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特殊教育,观察组进行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结合常规治疗与特殊教育。统计对比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的运动、认知功能、智力水平。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智力发育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结合特殊教育对治疗脑瘫儿童发育障碍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性瘫痪;特殊教育;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发育障碍
脑瘫患儿存在程度不同的运动障碍、智力障碍,加之我国大部分脑瘫儿童家庭经济情况不佳和治疗观念不强烈,大量脑瘫儿童因此错过了最佳恢复时机,以致对家庭及自身以后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多行对患儿行康复治疗,手段包括医疗康复及教育康复两部分,传统的医疗康复包括药物、手术矫正、中医药等,近期则有研究指出超声波治疗可能具备更佳的疗效[2]。以此为基础,我院对脑瘫患儿行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联合特殊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先总结相关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56例脑瘫儿童,诊断标准参考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推荐标准,纳入对象已排除听障儿童、强烈逆反心理及有中枢运动障碍儿童。随机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在4.1-7.5岁之间,平均年龄(5.6±0.3)岁;观察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在4.0-7.3岁之间,平均年龄(5.2±0.4)岁。两组一般信息大体一致,且本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予对照组行常规康复和特殊教育进行康复治疗;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并结合特殊教育治疗。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3个月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一次回访,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回访时的相关指标,观察治疗效果。常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中医推拿、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运动功能训练等。观察组头穴丛刺分区脑超替代疗法:先将超声探头均匀涂抹超生耦合剂,在额区放置3个、百会穴1个,用弹性头帽固定,设定探头刺激强度为1.0W/cm2,20分钟/次,每日1次。两组特殊课程教育主要包括:幼儿教育、智力培育、学龄前基础教育、感觉系统培训及游戏互动教育等,每项课程25分钟,每天安排2项课程,持续进行3个月。
1.3 评定指标 所有评价标准按以下评定指标为准: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转换为IQ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于开始治疗前、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进行统计。各项量表均得分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行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在粗大运动、智力发育情况及生活活动能力情况比较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个月后及随访数据对比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对比一般趋势为:治疗后观察组粗大运动功能评分、智力发育情况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表2、表3.
3.讨论
当前,我国脑瘫患儿的患病率依然较高,研究显示脑瘫儿童在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患病率有较大差异[3]。对脑瘫患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己成为医学界的共识,针对脑瘫的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早已得到验证,几种方法的简单叠加其治疗效果也已得到验证。
如陈天聪等人经研究认为运动平板训练有助于改善脑瘫患儿步态,提高其平衡功能[4];刘毅梅等人指出减重步行训练对提高患儿步行能力具有一定作用[5]。其它亦有关于特殊教育、延伸护理等措施的研究[6-7],均表明其具备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与既往研究一致,本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中医推拿、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运动功能训练等等,辅助开展特殊教育,能够达到一定效果,疗后3个月、6个月,患儿运动、智力及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显著提升。
常规医疗康复的主要目标在于恢复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各疗法均关注于教导患儿身体的活动形式,使患儿掌握自主运动能力,克服无意识或不正常的肌肉运动,使运动功能正常化。在此基础上开展特殊教育则有助于提升患儿学习及言语能力,6岁前进行及早的干预,虽无法扭转脑瘫患儿认知发展起步慢、速度缓的事实,但依旧能够降低其影响,使患儿具备一般生活及学习能力。
但考虑到脑瘫的发病机制复杂,且主要与脑神经损伤有关,我们认为在医疗康复训练中加入能够修复脑神经损伤的疗法,可能有助于提升患儿疗效。既往有资料报告超声波可以穿透颅骨,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治疗脑组织损伤疾病,其不仅能有效刺激脑细胞,并使其改变能量代谢,还能有效扩张脑血管,加速血液流通,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以其为基础,我们结合头穴丛刺方案[8]对观察组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指出疗效更为显著。本例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粗大运动功能、智力发育情况及生活能力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即是直接证明。
总之,在常规医疗康复的基础上采用头穴丛刺分区脑超结合特殊教育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秀,金炳旭,严晓岚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脑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45-46,58.
[2]周秀华.超声治疗脑梗死患者90例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4):1648-1649.
[3]汤加利,史惟,郭金颖等.学龄期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6):552-556.
[4]陈天聪,叶一卫,程佩锋等.运动平板训练对学龄期脑瘫患儿平衡功能与步态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7):633-636.
[5]刘毅梅,惠需,周碧波等.减重步行训练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27):57-59.
[6]王辉,范佳露.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学生教育康复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1):32-37.
[7]骆雪英.延续护理对脑瘫患儿出院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707-708.
[8]李晓宁,马洪丹,李萌等.头穴丛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2,29(5):66-68.
论文作者:赵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患儿论文; 脑瘫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 能力论文; 儿童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