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身份认同论文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身份认同论文

•政治研究:认同专题•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身份认同

沈卫荣

(清华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急速发展的浪潮中,每个人和民族、国家不断发生身份认同的各种变化,并真切地感受到“认同危机”。中国各民族拥有作为单一民族和中华民族的多重身份认同,中国及其各民族的传统和现实以及身份认同也都面临这种世界之变的巨大冲击,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危机尤为显著。这激发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极保护(如国学热、西藏热),进而对传统重建和身份认同作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拥有多种身份认同,不应过分强调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不该有丝毫疑虑,还须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持开阔和包容的心态,从而构建既丰富多彩又和谐友爱的多元文化社会。

关键词: 身份认同;民族;中华民族;传统;多元文化

一、变化的世界与身份认同危机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身份认同(Identity)这个词变得越来越常见,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生活在今天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的身份认同,都早已不像从前那样简单和单一了,他们居住的地点、接受的文化、民族、职业和身份地位等,都不可能像从前一样一辈子固定不变。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和人生经历的展开,我们与当下这个急剧变化中的世界的物质、政治和文化关系都在不断地发生变换和变化,随之,我们的身份认同也会相应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很多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拥有不同的身份认同。面对这样的身份变化,我们难免会担心自己可能在这个飞速变化着的世界中彻底地迷失自我,每当我们回头审视和反省自己的人生经历时,常会觉得今日之我早已不是那个昨日之我了,真切地感受到“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所以非常希望能够切实地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明确地知道我到底是谁、我的身份认同应该是什么。由此可见,身份认同对于我们活在当下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可忽略的东西。

个人如此,一个民族、国家亦同样如此,它们都正在经受着巨大的变化,所以常常要思考它们的身份认同问题。近年来,不断有人发起“何谓中国”“何为中国”这样的讨论,这即表明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如何明确地表达变化中的中国的身份认同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或者说我们对如何来建构作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疑问, 对传统中国如何转变成了西方政治学理念中的现代民族国家也还没有十分清楚的理解,所以,尝试着要从历史和现实、民族和国家、区域和世界等各种不同的角度,来对它进行更合理的和更确切的定位和解释。

温柔的树袋熊,女(PS:不要问女生年龄),明清史硕士(其实最稀罕魏晋士人来着),喜欢旅游(尤其是不用自己掏荷包那种)。长卷发、天秤座、爱吃辣椒,喜欢传统君子士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可惜现代社会很难遇见,所以有了这篇文章。

今天的中国被明确地定义为一个多民族、多元一体的现代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个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大家庭之中。但是,不管是从其持续的居住地、悠久的文化传统,还是从其长期保持下来的民族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等来看,事实上,56个民族都拥有许多和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的政治、地理、语言、历史和文化特征。所以,它们都曾经拥有,并继续保持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民族心理意识和身份认同。中国形成为今天这样的面貌,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各自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它与其他民族交往和相融的历史有长有短,方式也千姿百态。虽然今天它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但是,它们都曾经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身份认同。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民族关系复杂的现代民族国家中,每个个人或都同时拥有作为单一民族的(族群的)和作为整个国家的(中华民族的)两个甚至多个不同的身份认同。

眼下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急速发展的时代,世界正在变小,不同地区和民族间的此疆彼界早已经被打破,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流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文化和社会差异正在日渐消失,人们对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追求也渐趋一致。总而言之,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众多领域,都不同程度地结合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显然,各民族固有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存习惯难以经受住现代化、全球化的强烈冲击,它们或正在渐渐地远离我们而去,直至完全消失。许多使用了几千年的民族语言、文字和地方方言等也正被无情地舍弃,乃至直接被人遗忘。不敢相信,统治了中国三百年的清王朝被推翻至今也才不过百有余年,但满语已几成绝唱,满学成了绝学,整个中国今日能通满语文者已寥寥可数。还有更多历史上使用过的民族语言和长期以来被持续使用的少数民族语文,眼下却被越来越少的人使用,濒临消亡,亟待抢救。毋庸讳言,近几十年来中国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巨大发展,给中国各地区、民族、社会和传统都带来了史无前例且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使我们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二、对“民族”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冲击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复兴各民族文化传统、界定各民族身份认同的努力,如果引导不当、推进过猛,有时也会适得其反,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假如我们为了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化认同而不惜片面和过分地强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忽视、贬低或者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就必然使得这个建立“认同”的过程,同时变成为一个“认异”的过程,进而导致不同民族和文化间产生隔阂和冲突。 例如,当我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国学”界定为汉族的传统文化,甚至更加狭隘地将它界定为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这就错误地把汉族文明以外的中国其他民族文化传统都排除在了“国学”即中国的古典文化传统之外,这样的“国学”无疑与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一体的中国的国家定位严重不符,它对于构建中华民族这一当代中国之身份认同也势必将有百害而无一利。

犍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守土把关,全面落实“四有两责”,管控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监管工作连续多年综合排名乐山市第一。该局先后荣获“市级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学法用法示范单位”“省级卫生单位”等称号,2016年9月被评为“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跻身全省县级局前列。

在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感觉自己正在失去或者已经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独一无二的那些民族传统和民族特性,担心自己使用的民族语言文字不再能够继续存在下去,自己民族固有的精神特性(mentality)也会在一夜之间消失。这样的担忧和危机自然绝非杞人忧天,其严重影响已波及全中国包括汉族在内的所有民族,令他们或多或少都经受到了这种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他们也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方式对现代化和全球化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反应和反抗。而且这种以现代化和西方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或更会以特别显著和激烈的形式出现在中国的一些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与人数众多的汉族相比较,对于那些人数较少、地处偏远、语言和文化流传不广的少数民族而言,他们抵抗现代化和全球化之冲击的力量相对弱小,他们赖以存在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被剥夺。所以,他们的自我认同危机远比汉族强烈,故愈加重视自身民族和文化之身份认同的建构和保护,他们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抵抗也一定更加激烈。

所以,当我们努力建构和确立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时,我们一定要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保持一种开阔和包容的心态,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决不能对它们采取狭隘的藐视和排斥的态度。从以往他人建构民族文化传统之身份认同的各种事例和经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三种常常会出现的偏颇和有害的倾向。一是为了建构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加强和提升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和地位,不惜创造出一些自己民族文化中原本并不存在的传统,进而把它们标榜为自己民族所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特性;二是过分强调自己文化传统的独一无二性,否认自己的文化传统实际上与他人的文化传统具有很多相似或者相同的特点,否认很多文化传统本来是两个或者多个民族共享的,或者是在多个民族长期交流和交融的过程中共同形成的;三是因担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不够强势,它会因受到其他文化传统的侵袭而失落,从而滋生出了一种强烈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认为别人是无法理解自己民族所独有的思想、宗教和文化传统的,只有自己懂得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够传承和光大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以上这三种倾向,无疑都不利于正确地确立自己民族身份认同,也不利于建立起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多元文化社会。

比较而言,现代化、全球化对于中国的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所造成的观念上、传统上的冲击比对汉族和汉族地区更为显著。由于以往我们对民族(族群)和国族(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等概念没有做出明确的区分,以至长期以来在思想观念上和具体实践中都对民族和民族国家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产生了许多的混乱。迄今为止,我们对中华民族这一理应成为全中国人民共同接受的身份认同的构建和宣传做得也远远不够。这导致了目前在中国生活的不同民族的同胞不但同时拥有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两种不同的身份认同,而且对这两种不同的身份认同的理解有不同程度的混乱。

三、民族文化传统的复兴运动

与“国学热”相应,“西藏热”也在中国蓬勃兴起。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的藏学研究得到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协力推动和积极支持,藏传佛教更是得到了全社会各阶层的热情追捧和推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最近二三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西藏事实上正经历着一次文艺复兴式的传统藏传佛教文化复兴运动。于西藏和藏区重建、扩建和新建的藏传佛教寺院之多史无前例,与它们同时修造的佛之身、语、意三所依,即佛像、佛经和佛塔的数量之众则更是难以计数。近几十年来,从政府到民间,众多个人、机构和团体都在从事收集、整理和出版藏传佛教(包括本教)各宗派的传世经典和各种类别的藏文文献,其规模同样史无前例,它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利美”运动时诸多不分派运动的藏传佛教领袖们汇集、整理和重印藏传佛教文献时的规模。目前,以唐卡为主的藏传佛教艺术传统不但在西藏和藏区得到了精心的保护和研究,新一代的唐卡艺人的培养和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鼓励,而且唐卡艺术还在整个中国遍地开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广,业已成为中国佛教艺术的一朵奇葩。中国的藏学研究由于得到了政府和全社会的积极支持,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藏学研究队伍,其中藏族学者的数量及其研究成果的比重正在不断增长之中。中国藏学研究的领域也得到了持续不断的拓展,从文本、历史、考古、艺术研究,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等等,都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随着信仰藏传佛教的汉族信众之数目的不断扩大,以藏传佛教为主的西藏传统文化在整个中国生根开花,业已成为中国大众文化中一个十分醒目的元素。

值得肯定的是,因这种身份认同危机而激发的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极保护和维持,显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推动中国各民族文化事业复兴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为了明确自己的身份认同,彰显自己于这个世界中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身份地位,我们自然首先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有明确的界定和深入的了解,进而才能够塑定自己的民族形象和身份认同,并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宣传和推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这个时代背景出发,我们或就不难理解为何自新世纪初开始,中国各民族都表现出了对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热情。例如,在全中国出现的轰轰烈烈的且至今方兴未艾的“国学热”中,我们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国人对此前一度曾经十分遭人嫌弃的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执著。这是一场以全社会倡导“国学”为标志的复兴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群众运动,它的兴起显然与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回应全球化的冲击、重塑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认同有密切的关联。从其积极的一面来看,“国学”的复兴对于我们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等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果在原有作品基础上,通过改变作品的表现形式或者用途,从一种文体改为另一种文体,例如由戏剧改编成小说,或由小说改编成电影,则属再创作之作品,应依新作品进行分类,即按改编后的文体和改编者的国籍、时代标引。但对于改编类民间文学作品,因作品责任方式的不严谨,应不考虑改编者的国籍,按作品的发源地、流传地进行分类标引。

四、在一体化中“美美与共”

毫无疑问,现代化和全球化对整个中国,对中国境内所有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和现实,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来势越凶猛,它的过程和速度越迅猛,它对我们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的冲击也就越大。与此相应,我们就必然会越发珍视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越发会努力维持我们的政治、经济利益和文化遗产不受侵犯,并严格保持我们作为民族国家之主权、领土和身份认同的完整和统一。

显而易见的是,不管是全民的“国学热”,还是持续升温中的“藏传佛教热”和中国藏学研究的巨大发展,它们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和中国人之身份认同的构建和确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大规模复兴和它在整个中国的广泛传播,对于推动汉藏两个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加强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的情感联系,作出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以藏传佛教为主的藏族文化传统在整个中国的流行,对于建立一个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多元文化社会具有积极的典范意义。

特别是,如果我们在对这些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不能很好地注意到对这些地区传统的民族语文、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其经济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持,就势必会对这些民族的文明传统和身份认同的维护造成巨大的困难,由此而引发激烈的反弹和冲突。值得再次强调的是,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出现的这种身份认同危机,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与我们尚没有能够完备地构建和确立一个包括所有56个民族的整个中国的身份认同有直接的关联,而它反过来也对我们进一步确立中华民族这一应该属于全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造成了更多的困难。当我们自己还无法说清楚“何谓中国”或者“何为中国”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更重视自己属于的某个族群的身份认同,而较少地强调自己的国家认同,这样就难以解决全球化浪潮下出现的这种因出现了民族的(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中华民族的)这两种不同的身份认同所带来的严重危机。

四是走进全区中小学校,发动全区中小学开展以“积极参与扫黑除恶,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号召广大师生、家长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同时要求各学校结合“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扫黑除恶、防止校园欺凌、安全保护等内容教育。发出倡议,积极检举揭发干扰教学秩序、威胁师生安全、以各种“套路贷”“校园贷”“裸贷”等方式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等10种与教育行业有关的黑恶行为线索,坚决铲除校园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坚定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环境,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安全。

早在1994年,美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东方主义理论的创始人萨义德先生(Edward Said,1935-2003)就曾经在他的名著《文化与帝国主义》中说过以下这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说:

没有人今天纯粹是一个东西。像印度人,或者女人,或者穆斯林,或者美国人这样的标签,不过只是各种出发点而已,假如紧接着进入实际的经验,那么一会儿它就很快会被彻底丢弃。在一个全球的范围内,帝国主义巩固了各种文化和认同的混合。但是,它的最坏的、最荒谬的礼物是让人相信他们只是、主要是、完全是白人或者黑人,西方人或者东方人。然而,就如人类制造他们自己的历史一样,他们也制造他们的文化和族群认同。没有人可以否认悠久的传统、持续的居住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地理的延续不断的连贯性,但是,除了恐惧和偏见,似乎没有其他理由让人坚持执守他们[与他人]的分离性和独一无二性,好像这就是人类生活的全部。事实上,生存就是事物之间的联结;用艾略特的话来说,现实不能剥夺“住在花园里的其他回响[花或者相应物]”。与只想“我们”相比,具体地、富有同情心地、设身处地地去想想别人,则更有益处,也更困难。但这也意味着不要试图去统治他人,不要去将他们分类或者在他们中间划分等级,最主要的是,不要反反复复地重申“我们的”文化或者国家何以是第一(或者就此而言,不是第一)。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没有那些也已有足够的价值可做了。① Edward W. Sai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 pp. 335-336.

今天距离萨义德先生说上述这段话时已有二十五年之久。今日世界各个民族、国家和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与二十余年前相比自然更加紧密不可分了,同一个国家中不同民族和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也更趋向于一体化了。没有一个人纯粹地只拥有一种特定的身份认同,也没有一个民族能够长久地保持自己独有和纯粹的民族语言、居住地区、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因此,人们要对自己的种族、民族和文化认同做出壁垒分明的划分和构建,于今天无疑更是一件十分复杂和困难的事情。正如萨义德先生所说,我们也“没有其他理由让人坚持执守他们[与他人]的分离性和独一无二性”,因为这绝对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对于今日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的更应该是世界各个民族、文化和社会之间的互相联结。所以,只有消除民族、地区、种族、阶级的划分施加给人们的局限,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我们这个世界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我们的生活也才会变得更好。

以优化园艺植物生态环境为中心,实行减少菟丝子种子的来源、合理轮作、优化水肥、合理密植、覆盖地面等园艺技术措施,达到除草的目的。

五、结语

总之,我们无疑应该继续努力保护和维持我们自己民族的语言、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同时更开放地对待和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建立起一个既丰富多彩又和谐友爱的多元文化社会。我们或可以同时拥有多种不同的身份认同,但绝不应该过分地强调自己特有的民族和文化身份认同,同时排斥他人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更不应该对全中国人共同属于的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有丝毫的疑虑。

中图分类号: C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519(2019)06-0084-06

收稿日期: 2019 - 10 - 26

作者简介: 沈卫荣,清华大学中文系、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董宇宇

标签:;  ;  ;  ;  ;  ;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身份认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