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综合护理的实施价值分析论文_谢顺枚

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妇产科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综合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护理(营造良好病房环境,给予饮食、用药和活动指导,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产后出血护理、穴位按摩、产后子痫的观察及护理和预防急性左心衰竭等),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随访显示母婴均健康。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产后综合护理能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减少产后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综合护理;产后子痫;产后出血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之一,可引发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和生命安全[1]。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发病率在我国已达9.4%,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约占22.3%,是导致PIH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2]。研究证实[3],实施有效、合理的产后护理能有效控制PIH产妇的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并能最大程度减轻PIH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本文以我院收治的PIH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后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其实施干预,旨在观察其护理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PIH产妇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26.72±4.30)岁;初产45例,经产15例;血压140~160/90~110mmHg40例,>160/110mmHg20例。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25.93±4.36)岁;初产43例,经产17例;血压140~160/90~110mmHg41例,>160/110mmHg19例。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次、血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为产妇营造安静、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提供饮食、用药和活动指导,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中与产妇及其家属交流时态度应温和,耐心解答疑问,主动讲解疾病及治疗相关问题,做好新生儿护理工作,消除产妇的顾虑和担忧,必要时应用镇静药物,以减少产后子痫发生。(2)产后出血护理。胎儿娩出后采用措施促进子宫收缩,细心观察伤口敷料、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检查产妇宫颈、外阴等处是否有裂伤,如有则行缝合术,操作时避免因缝合所致出血。使用1:5000高锰酸钾或温开水冲洗会阴,以保持清洁。产后产妇恶露较多,及时更换会阴垫。(3)穴位按摩。产后在按摩室内接受穴位按摩,室内温、湿度适宜,播放轻柔音乐使产妇放松心情,然后取仰卧位,由专业按摩师按摩肾俞穴、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4)产后子痫相关护理。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密切观察子痫先兆症状,及时实施镇静、降压、解痉、扩容、强心及纠正酸中毒等急救处理,开展给氧、预防舌咬伤、禁食水、预防窒息及吸入性肺炎等护理工作,缓解期补充钙和维生素,以预防先兆子痫。(5)预防急性左心衰竭。及时纠正病因,给予强心、利尿、吸氧等治疗,及时减轻心脏负荷,以缓解心衰。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术中及术后的输液速度、输液量及生命体征,输液量每日应少于1500ml,仔细记录尿量。

1.3 观察指标

血压控制效果[4]:分为显效(≤140/90mmHg)、有效(140~160/90~110mmHg)、无效(160/110mmHg)三级。统计先兆子痫、子痫、急性左心衰竭、产后出血发生和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

观察组血压控制显效42例,有效18例,无效0例,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产后并发症及预后

观察组产后先兆子痫、子痫、急性左心衰竭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两组均无死亡病例,随访显示母婴均健康。

表1 两组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先兆子痫、子痫、急性左心衰竭、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且预后良好,表明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控制PIH产妇血压,减少相关并发症,利于预后,与既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5]。

PIH产妇受妊娠、病情、新生儿性别以及缺乏相关医学知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滋生悲伤、恐惧、过度兴奋等情绪不稳定现象,进而出现头痛、心神不宁和失眠等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心理护理对产妇的重要性,在护理工作中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其效果,消除其负面情绪。PIH产妇产前需大量使用解痉、血管扩张和镇静药物,其子宫收缩乏力,尤其是羊水过多、双胎或巨大儿产妇,易引发产后大出血,危及其生命[4]。应加强产后出血护理,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穴位按摩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平揉法、循压法或压放法进行穴位按摩,能激发患者体内的痛觉调节系统,抑制疼痛和不良情绪反应,并能使气血经络运行通畅,协调宫颈、宫体及内脏功能,增强患者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和抵抗力,进而减轻疼痛,减少产后出血。产后子宫收缩加剧、外界刺激、产妇情绪不稳定、手术创伤、过度疲劳、伤口疼痛等因素可致PIH产妇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儿茶酚胺类物质在血液中骤增,血压随之升高,应激能力较差者易突发子痫,且研究证实环境温湿度的改变会对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产生影响,气象因素骤变时也可能诱发子痫[5]。因此,应密切观察子痫的先兆症状,发生子痫后及时给予急救处理和针对性护理。急性左心衰竭发生可能与血管痉挛、心肌射血阻力上升、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心排血量下降和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严重危险母婴安全。因此应采取措施预防急性左心衰竭,在纠正病因的同时采取措施减轻心脏负荷,严密观察围术期输液速度、输液量及生命体征,以防发生急性左心衰竭。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血压水平,减少产后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斌,徐铭军,白云波.全产程分娩镇痛与第一产程分娩镇痛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程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2):109-112.

[2]蓝永洪,饶朗毓,杨智,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中HIF-1α和HSP70的表达及其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44(2):346-349.

[3]胡志芳.综合护理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5,4(22):94-95.

[4]史晶.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0):282-283.

[5]罗晓华,王成亭.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6):274-275.

论文作者:谢顺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综合护理的实施价值分析论文_谢顺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