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1]2000年在《四川省农村电话成本测算与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电信”经历了重大体制改革之后,正处于企业大改组、大调整、大组合时期。企业是经济组织,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集约化经营转变。电信企业一方面面临国家全面开放国内电信市场,取消对电信企业全部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面临基础电信资费又受国家的控制,在开展全面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如何开展竞争,如何在追求最大效益,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的同时保持企业长久发展动力,这是电信企业必须全面关注、认真思考和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近年来,我省农村电话经营连年亏损,中国电信公司化改造之后,怎样看待农村通信现阶段的亏损现状,怎样对待农村通信的高投入,这些都关系到中国电信现在的效益增长和将来企业的发展后劲,因此有必要对农村通信的成本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指导四川电信制定相关的农村通信发展和管理的政策。 为此,本文收集大量农村通信的基础数据,针对全省农村通信成本进行分类分析,对1994—1998年的农话建设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进一步量化成本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今后全省农村通信建设以及各项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同时本文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郫县、仁寿县和南部县,结合全省的平均水平,进行案例分析。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电信产品成本概述。该章对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描叙。在此基础上,针对电信行业的特点,对电信产品的成本构成、电信产品成本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依此对影响农村电话成本的因素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第二章是四川省农话成本测算与分析。本章简要介绍了财务成本测算法,并对全省农话成本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农话投资效益进行o 了评估。 通过对农村电话成本构成分析发现,四川省农村通讯的折旧 费、工资、修理费、业务费、管理费在总成本费用中占有较大的比 重;通过对农村电话成本变动趋势分析、计算,建立了全省农村电 话总成本函函数,为将来的成本测算建立了模型;通过对百元业务 总量平均成本曲线分析,证实了农村通信具有规模效应,随着规模 的提高,农村电话的平均成本呈递减性。以此提示四川省农村通信 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用户、扩大规模,以减低成本,最终体现效益; 通过对农村电话户均成本分析、单位容量成本分析、单位通话量成。 本分析显示,农村电话应该尽可能大力发展用户,提高交换机实装 率,降低户均成本,同时大力发展通话坦,充分利用己有的网络资 源,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对增长 速度分析发现,总成本的增长速度较收入的增长速度下降更快,显 示出近年来各局在重视农村通信业务发展、控制成本支出的工作取 得了明显的成绩;通过对平均成本与平均收入的分析发现,目前我 省农话收入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初装费和附加费收入,如果这种局 面不扭转,将极大影响农村电话今后的发展;通过对全省农村电话 财务评价看出,全省农话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财务静态投资回 收期均优于市话专业基准收益率和回收期;,且财务净现值大于零, 投资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但在敏感性分析中发砚,当再分配收 入下降15%时,全省农话投资在财务上己不可行,应引起经营者的 高度重视,为了保证投资的经济效益,必须尽力保持现有农话的收 入水平,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农话的业务收入,降低经营成本。 第三章实现农话成本控制,提高农话经济效益。本章从成本管 理、改革管理体制、确定成本控制重点、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重 视人力资源开发、调整农村电话政策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实现农话成 本控制、提高农话经济效益的建议。 第四章案例分析,本章对四川省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的仁寿、 南部县、郎县的农话投资效益分析,通过以上三各县的案例分析, 读者可以对四川省农村诅信钓成本及效益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四川省农村通信的四川省农村通信的规模较小,平均成本高,造成经营亏损是暂时的,其原因在于当前四川农村通信正处于起步阶段,网络建设处于投资高峰阶段。随着四川农村经济的发展,四J!!省广大农村地区对电话的需求将有大幅度的增加,只要重视成本管理,强化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四川农村通信一定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杨慧[2]2005年在《四川农村移动通信市场投资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四川移动通信市场取得巨大发展,尤其是城市地区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进入了市场成熟期,增长势头趋于稳定;但农村市场发展缓慢,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还比较低。四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移动市场巨大。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为农村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经济环境。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四川省未来的移动通信市场将逐渐从城市向农村渗透,四川本地的各运营商也会在农村市场展开激烈争夺,因此,如何开发农村市场日益成为四川移动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论文首先对四川移动提高农村市场投资力度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接下来从分析目前的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入手,从市场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方面分析农村投资的可行性以及将会面临的风险;最后根据可行性研究结论,提出在农村投资的策略以及风险控制措施。在阐述必要性时,论文主要从投资农村市场与四川移动公司目标实现、业务持续增长和应对市场竞争等三方面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述。分析投资农村市场给四川移动带来的机会。现状分析部分主要分析四川移动农村地区的网络现状和四川农村移动市场现状。既包括对四川移动自身情况的分析,也有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可行性分析分为市场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两个部分。市场可行性部分主要从四川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变化、制约农村居民使用移动通信主要因素变化以及农村用户消费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可行性部分不仅分析投资农村市场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分析间接经济效益,主要选取了四个典型地区,比较投资农村市场前后的经营效果,测算已建农村基站的经济效益。最后,四川移动农村市场投资策略部分给出了农村网络发展策
刘世洪[3]2008年在《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超过了其他任何高新技术,信息化发展水平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梳理农村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对国家和区域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做出客观评价和分析是进行决策的基础。建立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研究评价的方法、科学和客观地测算以及比较分析我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对我国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运用信息化理论、经济测度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论,采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历程,系统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建立了用于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系统分析的思路,充分并灵活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估测法、德尔菲法等,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测度评价分析“综合指数法”,并比较分析出我国各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指数”和各“子项指数”,为政府制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农村信息化测度评价分析软件平台,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科学、便捷的软件工具。本文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次进行了创新性探索研究:(1)提出了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本研究定义,农村信息化就是指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提出了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等内容。并对形成农村信息化的六大要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揭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内部规律。(2)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总结指出,农村信息化测评横向(测评方法)上大致可分为信息化工作测评、信息化水平测评和信息化效果测评;纵向(测评目标)上,特别是在我国可分为省域、区域、县域、社区(村)、企业等信息化测评。(3)研究建立了用于分析我国农村信息化测度的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信息化测度分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遵照科学性与系统性、典型性与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导向性、动态性和互补性等原则,提出了测评农村信息化的六大类25个子类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农业信息产业、农村信息人才和农村信息化外部环境等。(4)研究创建了农村信息化测评“综合指数法”。基于建立的指标体系,依次实施数据采集-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建立模型-指数计算-比较分析等步骤,它不仅能够用于测评国家农村信息化水平,而且还能够测评区域(如东中西部、分省等)农村信息化水平,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5)开发了农村信息化测评分析软件平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农村信息化测评分析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指标体系管理、模型建立、测评分析计算、图形处理等功能。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个基于B/S模式的计算机分析和管理平台。(6)提出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夯实一个基础,开发整合信息资源;抓好乡村和社会专业化组织两个示范,突出信息化效果;完善农村教育、测评指标、信息采集发布三个体系,突破农村信息化瓶颈;打造省县乡村四级平台,完善信息化环境;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等五种“网络”,建立信息服务多元化体系;开发农村事务信息系统等六类应用系统,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杨婷婷[4]2009年在《四川省统筹城乡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筹城乡的内涵和实质,就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中去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协调发展。四川省是传统农业大省,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变必然涉及到农业的发展。四川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核心就是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对于四川这个农业人口大省来说,其途径就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四川省如何利用成渝经济区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加快发展,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本文深入了解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状况,运用理论与实证、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当前四川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四川省合理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统筹城乡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做了理论综述。然后界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涵和外延,指出在本文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指代相同的概念。与此同时,本文在分析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统筹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时还明确的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途径。然后,本文利用“劳均播种面积推算法”结合四川省的历史数据,研究了从1988年到2007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从测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在20年的时间里,除了1988—1990,1996—1997农村剩余劳动力分别各自上涨了4.5%和12.3%以外,总体上来讲还是呈缓慢下降趋势,共减少714.46万人,平均下降速度为1.9%。接下来本文运用非平稳时间序列中的ARMA模型对四川省未来几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预测,发现从2008年开始,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仍将以每年0.0317的速度下降,到2012年可下降到1293.23万的水平。然后本文基于经验数据对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现状展开论述,认为四川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规模大、转移进程缓慢、技术含量低、择业机会少等问题,但同时也发现,随着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务收入逐渐在农民增收份额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对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对制约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分析中,本文分别从二元结构、思想文化观念落后、人力资本存量低、城镇体系发展不健全、就业结构发展滞后的角度展开讨论。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在就业结构发展滞后制约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上,本文利用了“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演化大致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趋势明显,第二产业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上升趋势明显的现象。总的来说,产业结构正向促进就业的方向发展,然而就业结构变化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最后,本文根据上述对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分析,就推进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制度创新和路径选择两方面分别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对策,认为要加快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了在政策上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支持力度,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包括土地、金融信贷、户籍等多方面的制度创新以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加快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方式促进就地就业;第二,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大城市作为加快城镇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培育形成绵阳、德阳、宜宾、乐山、南充、达州、自贡、攀枝花、泸州、遂宁、内江、广安、广元等一批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充分激活和发挥大城市聚集经济、辐射带动和吸纳乡村人口的能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重要载体;第三,优化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以产业结构高度化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四、充分发挥政府、中介组织等的推动作用,积极利用我国非常重视亲情、乡情等的传统文化优势,搭建助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关系网络平台;第五、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采取培训主体多元化、培训专业品牌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就业一体化的方式,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
谢屏频[5]2008年在《四川省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四川省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居民需求的调查,在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测算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于当前我省实际的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为规范我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提高政府补偿资金的有效使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确定构建四川省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的项目界定原则及成本测算方法;抽取四川省六城市12中心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收集所需数据;通过专题小组讨论和问卷访谈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需求现状;运用作业成本法测算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结果:1、四川省政治环境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不仅出台了相关政策,而且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为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政府投入仍显不足,财政拨款收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入构成中所占比例平均为9.02%,中心仍靠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加以支撑。2、目前部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得比较扎实,如基线调查、建立健康档案、慢性病人家庭访视、计划免疫、疫情报告、儿童保健、孕产妇及生殖保健等;而在健康教育中的相关主题日宣传、主题讲座,慢性病筛查,结核病及其他传染病的家庭访视,相关的健康咨询等方面还有待提高。3、社区居民需要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率最高的项目分别是建立健康档案及动态管理、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和重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等,但是愿意为这些项目付费的居民却很少,愿意付费者所占比例不到一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还不是很理想,其原因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很好地开展该工作、上级技术指导部门职能没有很好地下沉以及居民自己不太接受。4、综合居民需求、中心主任的意见、专题小组讨论结果、2006年样本中心开展服务情况及成本测算结果,最终形成的四川省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包括5部分15项工作要点以及52项评价指标,明确了工作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了依据,并加以规范。5、在不考虑不可预测成本的情况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基本公卫包要求,向每万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成本总额为91498.15元,其中提供健康生命信息管理服务功能成本为13897.84元、健康教育服务功能成本为8328.70元、疾病预防控制服务功能成本为30851.62元、重点人群保健康复服务功能成本为37015.44元、突发公共事件报告服务功能成本为1404.55元。
林文芳[6]2012年在《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运输渠道,是全国公路网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各地政府部门把农村公路建设放在了交通建设中的首要位置。随着四川省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建设以及路面改造工程的实施投入,农村公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修建了大量的农村公路建成后,为了保障农村公路的服务质量与水平,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努力搞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尤显重要。为了加强四川省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实现农村公路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村公路的概念界定入手,概括了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特点接下来分析了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总结出了目前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部分其他省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举措,形成了有效解决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另外对未来几年四川省农村公路的里程、养护资金投入与支出做了预测分析,测算出2012-2015年期间的养护资金缺口。然后再针对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措施及建议。主要从建立和完善养护管理体制,规范养护资金的筹集、使用与管理,以及其他诸如推行养护市场、规范养护队伍等方面来实现。论文最后提出了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陈丽霞[7]2005年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个跨世纪理想和行动目标。经过20余年的努力,原来制定的小康目标在20世纪术已基本实现,但此时的小康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均衡的小康。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全面审视中国小康社会建设已有成就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小康社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要求建立一套更能反映全面小康社会的新内涵,突出高水平的、均衡的和全面性特征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当前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三农”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只有农村实现小康,全国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本文试图构建一个更能反映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用以指导农村小康社会的评价和发展。 本文指出全面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是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在内、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要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阶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消除贫困、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要实现的目标。在审视现有指标体系,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有代表性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生活质量指数,完善了包括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等26项指标的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为克服指标间相关程度较高带来的信息重复,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应用综合评价法计算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本文选取四川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四川省农村地区在进入总体小康阶段,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3.24%。并提出四川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的对策: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改水、改厕。实证说明本文的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能为农村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提供依据。
张勇[8]2014年在《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2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7.31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53.73%,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而城镇空间是城镇化发展和推进的物质载体,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城镇空间形态单一、城镇空间密度偏高、城镇空间地域结构和城镇空间规模结构不合理,将阻碍城镇要素合理流动和城镇化发展。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加速了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而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投资和产业转移则是在一定的时空约束条件下,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区位布局,一般通过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在城镇的集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和形态的城镇空间,并随着生产要素、政策条件、市场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战略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十七大进一步补充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并且提出“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并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可见,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问题逐渐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城镇空间结构布局与优化调整将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统筹城乡关系、协调大中小城镇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本文选取四川为研究范围,主要因为四川是西部大开发和内陆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火车头”,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加速器”,是全国最重要的能源供给和保障基地,是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四川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旅游、文化大省,对其城镇空间结构的科学布局和优化调整,有利于探索中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从而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同时,可以为四川落实“三大战略”提供政策参考,可以为四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也可以为其他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一个总体目标为核心,通过三个层次,三条线索,三大检验和三大机制来对总体目标展开研究。具体的讲,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以城镇空间密度、城镇地域与规模空间、城镇空间形态为三条线索,通过空间引力模型、功效函数与协调函数、空间滞后模型三大检验得出四川城镇空间结构现实格局、评价结果及城镇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并从政府作用机制、市场配置资源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三大机制去解决和理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最终实现特大城市为核心、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中小城市和重点镇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总体目标。本文结构安排如下:前半部分为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城镇空间内涵及其概念的界定、城镇空间基本理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评价方法和城镇空间机制研究。其中:第1章对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背景、范围和意义进行说明,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研究,梳理本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2章对城镇空间结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清晰界定城镇空间结构、城镇空间密度、城镇空间功能和规模结构以及城镇空间形态等概念,并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理论对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启示。第3章探讨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内涵和指标评价体系,以基本理论为支撑和指导,构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总体目标,并阐述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内容和分析框架,初步介绍熵技术修正下的层次分析法和指标体系构建,为后文的研究做好理论准备。第4章对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机制进行研究,从理论上理清机制的内涵和要素,通过政府作用机制、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社会公众协调机制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为后文分析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做好理论铺垫。后半部分是实证部分,主要包括四川城镇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格局,三大检验对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做实证研究,以及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机制及其问题、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宏观路径和当前的政策措施。其中:第5章研究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格局,在简述中国城镇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各个阶段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演变及其现实格局,并总结四川城镇空间结构布局的特征。第6章是本文核心实证部分,通过空间引力模型探讨城镇空间结构现实格局的具体类型,通过功效函数与协调函数判断四川城镇空间结构所处的具体阶段,通过空间滞后模型(SLM)对影响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指标进行显著性分析,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第7章研究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机制及其问题,通过前文对机制的研究,逐一比较分析,以便理清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政府作用机制、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社会公众协调机制存在的障碍,并在实证结果基础上对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8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通过对三大机制和主要问题的深入剖析,明确四川省城镇空间优化的总体思路,包括优化的原则、内容和重点等,探索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宏观路径并对当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第9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全文的梳理与总结,得出本文研究的结论并提出研究展望。本文围绕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总体目标,以城镇空间结构理论为指导,着力在城镇空间密度、城镇空间地域规模结构以及城镇空间形态三条线索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是从研究单个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扩展到研究四川省范围内的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和布局问题,对城镇空间地域结构和规模结构展开了探讨并对城镇在整个城镇空间系统功能、作用及其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二是构建起了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得出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所处的阶段,以便分析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内容和重点;三是理清了推进四川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政府作用机制、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和社会公众协调机制,并对三大机制如何推进城镇结构优化做了详细探讨;四是考虑了空间因素对四川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加入了空间权重矩阵对影响四川城镇空间结构的因素做了客观的检验和分析,提高了模型解释的可信度。因此,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可以为四川落实“三大战略”提供政策参考,可以为其他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赵智[9]2016年在《权益保障、公平感知与市民化倾向》文中指出我国正在经历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堪称人类发展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城镇化运动。农业转移人口从乡村转入城市,处在一个身份认同和自我认知的转型阶段,其能否顺利完成转型并融入城市,直接决定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属性、特征和走向。可是,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半市民化”甚至“逆市民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进城农业人口面临着物质、权利、社会及人力资本权益保障不到位,公平体验不佳以及市民化积极性不高的困境。现实的无奈往往让农业转移人口无法坚定“脱农入城”的信念,甚而做出“逃离城市、返回农村”的个人决策,这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新常态下“人与城”之间的要素流动与关系重构。所以,深入了解权益保障、公平感知及其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倾向的关系,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规避社会风险,避免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正是着眼于当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首先通过回顾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梳理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历史脉络;第二,运用需求理论、公平理论架构了权益保障和公平感知的分析框架,利用期望理论和目标设置理论,建构出了“市民基准(期望值/进城目标)—公平感知度(媒介/信息反馈)—权益保障水平(效价/绩效与报酬)—市民化倾向(激励力量/满意感与承诺)”的理论模型,厘清了权益保障、公平感知与市民化倾向的逻辑关联;第三,基于四川省不同层次城市(特大、大、中及小城市)、户籍地(本市、省内和省外)、构成类型(农民工、失地农民、高校在校生、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的调研数据,运用AHP层次分析、熵值、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完成权益保障水平和公平感知度的度量;第四,从权益保障、公平感知的视角,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倾向展开Logistic分析;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模式和我国国情,提出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若干对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现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保障和公平感知状况欠佳,市民化倾向不够强烈。具有明显市民化倾向的总体样本比重仅为23.57%,个体工商户、省内户籍、迁入特大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更愿意成为市民;当前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水平综合只达到71.59%,本市户籍、迁入大城市和私营企业主的整体权益保障水平较高;样本高低公平感知度总体比重相当,省外户籍、中等城市和农村籍高校在校生的高公平感度占比相对较高。(2)权益保障水平正向影响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倾向,但不同群体间可能存在一些类别差异。中低权益保障水平对本市户籍、大中小城市、其他构成类型(高校在校生、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的市民化倾向影响为正,对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外地户籍(省内和省外)、特大城市的作用方向为负;而高权益保障水平对失地农民、外地户籍、特大城市的影响为正,对其他类别的影响为负向。(3)高公平感知度对能够正向强化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倾向,而低公平感知度对市民化倾向具有负向作用。从不同类别来看,失地农民的高公平感知度影响方向为负,与其他类别有所差异。(4)高公平感知度会减轻中低权益保障水平对市民化倾向的负向影响,但有时也会加剧高权益保障水平带来的负向影响。其中,对于本市户籍、失地农民、特大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来说,高公平感知度会负向调节中低权益保障对市民化倾向的影响,对于其他类别的则是正向调节作用;而在高权益保障水平下,高公平感知度能够正向调节失地农民、其他构成类型(高校在校生、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中小城市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倾向,对其他类别的调节方向为负。由分析结果可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倾向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保障客观的个人权益方面,亦体现在增强主观的公平体验上,催化由“农民”转换为“市民”的过程需要同时关注权益保障和公平感知。基于上述发现,结合国外市民化的经验,认为革除体制弊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城市功能、搭建交流平台、关注分层需求,是提高权益保障水平、改善公平感知度、强化市民化倾向的有效渠道。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重新界定市民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的内涵,从物质、权利、社会、人力资本要素的视角,在城乡人口的共性与特性之间寻找农业转移人口权益保障边界的平衡点;第二,构建了权益保障、公平感知与市民化倾向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强调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决策的主体性,阐明了内外因素对市民化倾向的影响机理;第三,利用构建的多方法组合评价方法,测算了农业转移人口的权益保障水平;第四,从地域特征(户籍地、迁入城市)和构成类型的角度,探讨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的异质性,突破了以往将农业转移人口归为同质性群体的传统认知局限。
王正惠[10]2014年在《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研究》文中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行动。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发展政策的演进历程,已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从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出,到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发展,再至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机制的构建,国家教育政策的重心无疑指向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市相续探索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改革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政策功效与作用,但还存在着诸多困惑与问题。因此,继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与时俱进地对政策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论文以成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案例,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文本、政策运行状态及政策运行结果进行全面考察,以模糊—冲突矩阵理论来解释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成败的实践逻辑,通过构建"中心原则"的成功运行机制,从而保障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在绪论部分,通过对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厘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进展与不足,在总结凝炼前人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视角、思路与方法。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确立部分,通过对国家与地方政策文本的全面解读与分析,既梳理了国家层面上城乡二元教育政策到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嬗变过程,揭示出国家教育政策确立的"渐进变迁"特点;又以成都试验区为例从地方层面运用多源流分析框架,探讨了国家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在地方确立的"多源流耦合"特点。由此,笔者认为: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演进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积极互动,以及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创新又进一步促成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变迁。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在第二部分中,以成都试验区为例,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中的城乡差距进行了对比分析,一是通过静态考察政策执行结果与政策目标的一致程度,二是通过动态考察执行主体的政策执行忠实程度,对政策执行者的行为进行更为广泛的评估。在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结果的静态考察方面,论文从三个维度五大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三个维度即成都市整体维度、圈层维度以及县域内的城镇——乡村维度;五大方面即教育机会、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五大方面的城乡差距。在动态考察执行主体与相关利益主体的政策执行忠实程度方面,论文从管理体制、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师资建设等四大方面入手对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第三部分,即第五章、第六章。由论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可见,成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践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政策目标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政策执行过程的复杂性,政策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困境,致使政策在地方政府的执行过程中并未得到成功实施。政策执行成败的原因何在,其"背后"的制约因素是什么?论文第第五章运用模糊—冲突矩阵理论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执行矩阵进行了构建与分析,以期探寻政策执行成败的背后逻辑。论文从国家层面探讨了影响国家政策在地方试验性执行的五大逻辑;从地方层面探讨了影响国家政策在地方执行的两大逻辑。上述政策执行的实践逻辑,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模糊—冲突矩阵下的"中心原则"——资源、权力、联盟力量、背景条件等因素——运行阻滞甚至失效,最终导致了政策执行差距。为保障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的成功运行,论文第六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完善激励与问责机制、建立政策信息沟通与评估的有效机制、构建政策运行合法性机制、加强政策运行制度的"一体化"建设,以共同合力确保"中心原则"的运行环境,最终保障政策的成功执行。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农村电话成本测算与分析研究[D]. 林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00
[2]. 四川农村移动通信市场投资问题研究[D]. 杨慧. 西南财经大学. 2005
[3]. 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 刘世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4]. 四川省统筹城乡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 杨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四川省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研究[D]. 谢屏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8
[6]. 四川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究[D]. 林文芳.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7].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陈丽霞. 四川农业大学. 2005
[8]. 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张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
[9]. 权益保障、公平感知与市民化倾向[D]. 赵智. 四川农业大学. 2016
[10]. 区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运行研究[D]. 王正惠.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标签: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农村论文; 新型城镇化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三农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