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可是水文地质勘查在实际的应用中却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相关技术不能满足地质勘查的需求。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先对水文地质勘查进行概述,再通过提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对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岩土工程;应用
引言
岩土工程,作为保证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使用安全稳定性的关键,其实际施工建设过程易受所处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而降低工程结构施工的安全可靠性。经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管涌、流砂、土体滑坡以及沼泽化与腐蚀性等方面。为此,岩土工程建设人员应将现有的勘查技术利用起来,即对地下水的水压进行压水试验,以确定岩土工程施工的压力参数,进而保证其不受水文环境复杂性的影响。
1水文地质探察工作的意义
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与岩土工程相关联。基于此,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建筑为例,在建筑基地周围所存在的地下水可以影响到在建筑周围岩土建筑物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建筑物的根本,同样,水文地质作为岩石和土壤资源的一部分,存在的地下水可以对岩土体的其余部分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对岩土工程的其他勘察工程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力度加大,其不但可以使勘察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保障,而且还可以对后续工程实施提供理论数据支持。然而在许多官方或非官方的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经常会忽视甚至遗忘掉水文地质因素,只是单纯性的开展一下,进而会在岩土工程随后的施工建设中,因为缺乏水文地质资料及其分布状况,比较容易会给后续工程施工埋下巨大安全隐患问题。
2水文地质因素对岩土施工工作的影响
2.1地下水水位变化危害
如果地下水位急剧变化,会对施工造成严重危害,大幅上升的地下水位会使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出现变化,对施工现场的土质造成影响;大幅下降的地下水位会使地面出现沉降,严重威胁着施工建筑的安全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频繁升降的地下水位会使不同的力作用于岩层上,对岩层造成破坏。造成地下水大幅度升降的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自然因素是强降雨等恶劣气候条件引起的,人为因素是过度开挖等人为干扰引起的。
2.2地下水动水压力的影响
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的过程中,水文地质所带来的重要影响首先为地下水产生的动水水压压力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地下水不会主动对勘察动作的进行产生不利影响。然而,一旦人们的建筑施工行为对其产生了影响,地下水的自然条件就会得到破坏,发生变化,出现地下水压力失衡现象。在此基础上,地下水将产生大量的动水压,这将严重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的顺利进行。还有一旦动水水压过高,就会对岩土工程造成一些地质灾害,比如管涌问题等。其结果不仅会对地质技术调查的进展产生影响,而且重则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正常建设施工。
2.3地区间的潜水位
在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急剧上升的潜水位会使地基出现软化情况,严重破坏建筑工程,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果地区间的潜水位急剧上升会使地下水土层的含水量大幅增加,导致管道突涌的现象发生,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3水文地质勘查中技术应用探讨以及具体分析
3.1地球化学和物理探查互补技术
应采用地球化学和物理探查互补技术,深入的探索地质类型,详细的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类型。地球化学和物理探查互补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采用动力、重力、磁力法进行地球物理勘测具有独特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遇到隐伏的地质条件时,深入和边界的划定精度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于岩土结构的地质条件,应采用高渗透的化学勘察技术。为了准确圈定地质伸出的构造边界,应采用地震勘探技术。如果对地质条件的认识不够全面,则应采用地球化学与物理、物理调查相辅的技术。
3.2电法技术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电法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效率。现阶段使用较广泛的电法技术主要是高密度电法,这一方法是阵列式的勘探方法,通过对电测探法以及电剖面法的有机结合,极大的提高了勘查工作的效率。之所以这种方法能够广泛的应用于野外地质勘查,主要是因为它这种方法的布置过程较为简便,同时可以极大的降低设备故障出现。随着国内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方法的操作变得简化,同时全自动化的设备越来越多,方便了数据收集工作。
3.3加大地下水试验站建设力度
地下水相关方面的试验站只有在各个地区都开发和铺设好,才能够确保准确有效地测出各个地区地下水资源数据,随后将其整合到国家相关机构备份。不同区域采取不同措施,对于如我国城市群等地域,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质,很多地方的浅水层被污染,只能够通过深机井或者从其他区域输送。所以,在监测水质污染系数方面要做到“精、准、快”,从而确保我国各地区的供水安全。
3.4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水文地质参数是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基础性数据,同时也是水文勘察报告编制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需要重视对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包括地下水位数据以及地下水流向,以丰富勘察报告的实质性内容。地下水位数据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为保证地下水位数据测量的准确性,需要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在对静止水位进行测量之前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时间,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含水层的渗透性有关。当地下有多层含水层时,为了准确测量不同含水层的水位,需要采取一定的止水措施,将已经测量完毕的含水层同需测量的含水层隔开后再进行测量。地下水流向是另一个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通过对地下水流向的分析有助于技术人员了解地下水同地表水之间的联系,为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5科学规划水文地质项目
建筑单位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要统筹安排,具备全局意识,提高相关工作对地下水开采工作进行时的定向问题探讨,通过有效措施加强操作能力。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项目科学、合理地规划,不仅可以使国家相关专业的项目建设有效加强,而且可以使国民经济大幅提高,同时有效推动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需求水文地质工作做支撑,只有对地下水长期稳定的开采,才能使得地下水这一宝贵资源最大程度上刺激我国经济发展,更加有利于我国对水文地质的研究。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查进展顺利。水文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勘查工作的开展。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更是极大的提高了勘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以后的地质勘查工作中,要注意水文技术的应用,以促进勘查工作的快速发展。因此,在使用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后,更好的了解建筑物下方的水文地质情况,应用好建筑力学的控制,防止水文地质问题引起的施工灾害。
参考文献
[1]杨明亮,袁从华,骆行文,等.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24(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探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38-43.
[3]张明聚,郭忠贤.提高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策略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2016,23(3):319-323.
[4]张发明,刘汉龙,赵维炳.预应力锚索加固岩质边坡的设计实例[J].岩土力学,2012,12(6).
[5]袁帅.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4).
论文作者:曹会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文论文; 技术论文; 岩土论文; 地质勘查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