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论文_孙立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论文_孙立文

宁夏石嘴山市第五小学 753200

摘要:小学阶段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是各学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体育教学不仅从儿童的身体健康角度给予更多的锻炼,增进身体机能的协调性,同时也在学生的意志与思维方面具有较为深远的间接影响。如何将体育教育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是文本试图阐述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

一、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据调查研究,我们能够发现,我们国家的体育教学在时代发展之下,弊端愈加突出。第一,重知识,轻方法。体育教学方法大多是运动技能的形成为中心,其主要学习的是运动技能,以其为学习中心,也是老师的教育重点。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过于重视教法单向传递,是传习式的教学。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而学生的任务是被动学习。而且在方法上,大多采用不断模拟动作,练习动作。

第二,重技术,轻素质。技术动作固然重要,但是身体素质才是最基本的保证。只有身体素质上去了,技术动作才能掌握。但是在传统教学之下,大家只注重技术动作是否精准,却忽视了和技术动作有关的身体素质的锻炼。这样之下,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无疑是揠苗助长,没有半分好处。

第三,重继承,轻创新。教育所教授的东西完全是上一辈所遗留下来的,无论是训练方法,还是体育教育思想。然而,创新教学却寥寥无几。真正的体育课堂,应该是以素质教育为重点,师生共同合作。老师的传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训练,而是应该让体育项目融入到学生的一切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其中掌握终生受益的体育技能。所以说,运用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枯燥无味的体育教学,已经是势在必行的趋势。“开始-准备-基本-结束”这个模式伴随了体育课堂太久时间,无论是什么样的体育教学,其基本内容与套路,都可以安上这个模式,没有任何创新点可言。

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一)转变旧有的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课堂更加灵活。

小学生年纪较小,好奇心比较强。借助游戏进行体育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合理的利用游戏,采取多种方式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这种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不仅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性,也能感受到竞争压力。小学阶段,体育游戏教学深受小学生的欢迎。这个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差,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游戏教学也要经常变换游戏方式,丰富游戏内容。启发式游戏教学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锻炼学生的集中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快速分析解决问题。也能得到语言启发。

例如,带领学生一起玩模仿游戏。老师和学生模拟乘坐公共汽车,停车刹车,向左向右转弯。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左右晃动,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摆臂的时候,左臂小于右臂的摆动,这是因为向右倾斜,所以离心力起到了作用。跑步也是这样,应该尽量避免离心力造成的影响。学生就能理解掌握跑步的要领,这就是游戏启发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生动有趣,学生亲身体验之后记忆就更加深刻,下次跑步的时候就能想起老师教授的动作要领,从而增加体育中有效的训练时间来提高联系密度。

除此之外。拓展训练能够丰富体育的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智力,以及反应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拓展训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发散性思维完成体育任务。拓展训练会借助游戏完成体育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既然有团队比赛就会有竞争,每一个人都需要进行团队协作,才能共同完成任务。这就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处理好个人和团队的关系,合理的面对竞争和合作。除此之外,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直面挑战。[1]

(二)鼓励学生多提问。

上文我们提到了拓展训练。拓展训练需要学生团队协作才能够完成。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进行沟通交流,一起计划。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之间只有相互沟通,换位思考才能同心协力完成任务。这个过程学生进行了情感的交流,如果老师和学生互动沟通交流。就能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就能改变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可能会教授一些运动技巧,例如篮球的运球法、羽毛球,乒乓球的打法等等。[2]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老师,可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育课程的特点十分鲜明,要进行理论教育,又要进行实践活动的教学。除此之外,体育教学在审核的时候和其他学科不同,不需要理论考核,只需要考察学生的各项运动技巧以及身体素质就可以了。所以老师首先要规范自己的动作,在传授技巧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详细的阐述每个动作的技巧,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体育表象。举个例子说明,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想让学生掌握“前滚翻”这个姿势的运动技巧,就可以让学生蹲地蛙跳,在这个过程中,屁股要比腰部高,头顶着地,这样的趣味活动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运动技巧。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联想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举一反三学习相似的运动技巧,这样学生在学习蹲地起跑动作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弹簧的原型,从而掌握其中的运动原理,老师还可以举很多生活中的小例子和体育运动相比较,发散学生的思维。[3]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举一反三让学生掌握运动的技巧,从而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陈运雄,赵广旭,刘正成.体育课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科学咨询.2016(12).

[2]何福健,徐德军,金丽媛.浅谈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2015(08).

[3]张香兰,吴明玉,钱鹏坤.过程哲学的视角:教育理论缘何脱离教育实践[J].教育导刊.2016(10).

论文作者:孙立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论文_孙立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