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香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 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 年8 月—2014 年9 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60 例,按照是否实施手术治疗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NIHSS 评分、BI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损伤,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7-0037-02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implement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removal of clinical observationCui-xiang wang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utside a family Henan shangqiu, 4761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atoma hypertensive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2 -2014 September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hemorrhage in 60 patient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rger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inclu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patients using minimallyinvasive hematoma treatment, clinical treatment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Excellent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patients in theexperimental group NIHSS score, BI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on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rain damage, and promotethe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in patients, a significant effect, safe and reliable, it is recommended to further promote in clinicalpractice.
[Keyword]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minimally invasive hematoma; clinical observation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高血压性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微创血肿清除术以其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在临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具体临床疗效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于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取提供可靠的建议。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 年8 月—2014 年9 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6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所指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且经由颅脑CT 确诊为基底节区出血。按照是否同意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 例,17 例男性,13 例女性,年龄分布为39~67 岁,平均年龄为55.2±7.3 岁,出血量为30~57mL,平均出血量为44.9±10.7mL;对照组30 例,16 例男性,14 例女性,年龄分布为43~69 岁,平均年龄为56.9±3.3 岁,出血量为33~62mL,平均出血量为45.3±10.5m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2h 内入院治疗,且排除继发性出血、混合性卒中、血肿破入脑室、心肺功能障碍者、凝血在功能障碍者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对其实施血压控制、抑酸、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对症支持和康复治疗等。实验组患者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术前根据颅脑CT 检查结果对患者血肿位置进行定位,将距离颅骨最近的血肿中心处作为穿刺点,注意避开功能区和皮质血管。行常规消毒,选取长度合适的YL-1 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局部麻醉,沿穿刺点进行钻孔,然后将穿刺针缓慢置入靶点,将针芯拔出,使用5mL 注射器将血肿内的积血缓慢抽出,首次将40%~60% 积血量清除,防止患者颅内压过快压降引发再出血,术后进行颅脑CT 复查,保证引流管在血肿内的位置适当。术后每隔6h 将3~5 万U 尿激酶沿引流管注入血肿腔,在引流管关闭2~3h 后进行引流,直至患者血肿内积血完全清除后将引流管拔除。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BI 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病残程度进行评估,并通过颅脑CT 复查对血肿体积进行观察[2]。按照以下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①优:患者经治疗,其NIHSS 评分较术前减少程度在91%~100%,且病残程度为0 级;②良:患者经治疗,其NIHSS 评分减少程度为46%~90%,且病残程度在Ⅰ ~ Ⅲ级之间;③中:患者经治疗,其NIHSS 减少程度为18%~45%;④差:治疗结束后,患者的NIHSS 评分减少程度在18%以下,或有增加趋势。本次研究以治疗优+ 良作为临床治疗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对其进行X2 检验,P<0.05 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14d NIHSS 评分、BI评分分比为9.7±3.7 分,45.1±5.9 分,实验组患者术后14dNIHSS评分、BI 评分分别为6.1±3.0 分,59.7±6.3 分, 实验组患者术后NIHSS 评分、BI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0.05)。
3 讨论
调查显示,我国脑出血的发生率约为20%~30%,其中70% 左右为高血压性脑出血(40% 为基底节区出血),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影响[3]。研究指出,脑出血患者由于短时间颅内出现血肿占位,对周围脑组织造成压迫,造成周围脑组织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脑水肿和脑组织损害,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4]。
相关资料显示,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迅速、直接的清除血肿,且在目前已知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方式中损伤最小[5]。部分研究指出,同保守治疗相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同时可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提升[6]。
本次研究通过颅脑CT 定位,采用YL-1 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进行血肿缓慢清除,首次清除40%~60% 血肿量,并采用尿激酶对血肿固态和半固态部分进行冲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微创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符合临床研究的基本结论[7]。同时,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NIHSS、BI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次研究认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降低血肿占位效应,从而避免血肿进一步增大和毒性物质的释放,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损伤,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参考文献
[1] 张清平,邱建东,冯文峰,等.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6):540-542.[2]Wang G Q, Li S Q, Huang Y H, et al. Can minimally invasivepuncture and drainage for hypertensive spontaneous Basal Ganglia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mprove patient outcome: a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comparative study[J]. Mil Med Res. 2014, 1: 10.
[3] 黎志迪,魏建功,刘道斌,等.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14(21):38-40,44.
[4] 陈建江,徐凤云,郭勇.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不同微创手术治疗比较[J]. 中国医药导报.2011,08(23):53-54,58.
[5] 高卫丰, 饶海承, 顾彬, 等.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16-18.
[6]Miao Z L, Jiang L, Xu X, et al.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assistedby 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localization: a controlled trial in patients with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J]. Br J Neurosurg. 2014, 28(4):478-482.
[7] 徐向东.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5-86.
论文作者:王翠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7
标签: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基底论文; 实验组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微创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